孫紅霞
【摘 要】目的:觀察剖腹產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剖腹產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8例)與觀察組(38例),對照組給予手術治療,觀察組則行藥物聯(lián)合手術治療,比較兩組產婦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產婦臨床治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采用藥物聯(lián)合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關鍵詞】剖腹產術;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孕三烯酮
【中圖分類號】R711.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剖腹產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是指產婦活性子宮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內膜以外的部位,育齡期女性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嚴重影響了產婦的生活質量[1]。近年來,隨著剖腹產術發(fā)生率的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病人數(shù)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手術是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見方法,雖然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術后復發(fā)的概率較大。近期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藥物聯(lián)合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诖?,本次研究針對我院收治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進行分組討論,旨在為臨床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的治療質量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剖腹產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8例)與觀察組(38例),本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且76例產婦以及產婦家屬簽字同意。
對照組年齡22-45歲,平均(28.47±3.45)歲;初產婦28例,經(jīng)產婦10例;切口方向:腹部橫切口32例,腹部縱切口6例。觀察組年齡23-44歲,平均(28.36±3.12)歲;初產婦30例,經(jīng)產婦8例;切口方向:腹部橫切口33例,腹部縱切口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給予手術治療,手術流程為:在產婦硬膜外做好局部消毒和麻醉處理后,指導產婦采取仰臥體位,沿著腫塊外側緣附近做手術切口,逐層打開皮膚至病灶部位,然后切除腫塊。手術完成后用生理鹽水清洗切口并逐層關閉切口,術后給予產婦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則行藥物聯(lián)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給予產婦孕三烯酮膠囊(生產廠家: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020,規(guī)格:2.5mg)治療,每周2次,每次2.5mg,連續(xù)接受6個月的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臨床治療效果,判斷標準[2]:產婦疼痛等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果未發(fā)現(xiàn)異常回聲結節(jié),臨床檢查結果顯示沒有腫塊或結節(jié)則說明痊愈;產婦疼痛等癥狀無好轉,B超檢查發(fā)現(xiàn)異?;芈暯Y節(jié)則表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經(jīng)t檢驗,計數(shù)資料經(jīng)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對照組產婦臨床治愈率86.84%顯著低于觀察組97.37%(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剖腹產術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主要由遺傳以及免疫防御功能缺陷等原因所致,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jīng)、月經(jīng)異常以及不孕等癥狀[3]。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若是未及時接受治療,不僅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等狀況,嚴重時還會影響產婦的生殖系統(tǒng)功能。因此,臨床上加強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次研究主要探討了剖腹產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療效。手術切除病灶是目前臨床上常見且廣泛應用的有效方法,但是單純的手術方法無法完全清楚病灶,術后產婦容易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的情況。近年來,臨床上出現(xiàn)越來越多藥物聯(lián)合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研究報道,且效果良好。孕三烯酮是一種性激素以及生殖系統(tǒng)調節(jié)藥物,也是常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藥品,對子宮內膜以及異位細胞病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最終使得異位細胞病灶萎縮,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產婦臨床治愈率為86.84%,顯著低于觀察組97.37%,進一步證實了孕三烯酮聯(lián)合手術在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孕三烯酮聯(lián)合手術治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婦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可以提高產婦的治療效果,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張路野. 活血化瘀湯聯(lián)合抑那通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卵巢功能及血清EMAb、MMP-9、TIMP-1、APN水平影響[J].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20(5):219-221.
丁仁波, 丁書貴, 呂會娟. Ⅲ~Ⅳ期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癥術后達菲林與中藥輔助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8,19(3):267-268.
王苗苗, 仲紀祥, 薛惠英. 腹腔鏡聯(lián)合夫精宮腔內人工授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癥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性科學,2018,27(5):90-92.
杜立娟. 腹腔鏡術后應用戈舍瑞林、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預后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刊,2018,45(17):10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