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上次龜兔賽跑,兔子因為輕敵和驕傲,讓烏龜贏了比賽。兔子回家后認真反思了自己,決定找烏龜再進行一場比賽。烏龜爽快地答應(yīng)了。
烏龜老弟,今天我們比個賽,看誰先跑到家。
好啊,沒問題!
他們請來了山羊當裁判,兔子甩甩胳膊,扭扭腰,擺出一副沖刺的樣子。
預(yù)——備,開始!
山羊的號令剛落,烏龜就把頭縮進殼里,而兔子迅速地跑了出去。兔子跑出去幾步,回頭偷看烏龜,發(fā)現(xiàn)烏龜根本沒動。
烏龜老弟,你怎么了?
哈哈,我贏了,我到家了呀!
狡猾的烏龜利用了一個邏輯謬誤讓自己“贏”得了這場比賽。想知道烏龜利用了什么邏輯謬誤嗎?讓我來給你分析分析。
笑點播報
我們一般說“家”指的是房子,兔子也是這樣理解的。烏龜卻把自己的殼說成“家”。如果兔子早知道他有這樣的想法,才不會提出跟他來這場比賽呢。
在這個故事中,狡猾的烏龜偷換了“家”的概念?!巴祿Q概念”是一種邏輯謬誤,只要是歪曲別人的某個概念,就是偷換概念。其實,我們接觸到的很多笑話都犯了“偷換概念”這個邏輯謬誤。
知道了“偷換概念”這個謬誤,再來看一則笑話吧——
長頸鹿的煩惱
螞蟻對長頸鹿說:“真羨慕你有一個長脖子,不費力氣就能吃到樹葉?!遍L頸鹿說:“唉,可別羨慕了,我覺得它一點都不好!”螞蟻迷惑不解地問:“為什么呀?”長頸鹿郁悶地說:“因為它總是害得我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