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智
古詩承載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語言凝練含蓄,結構精巧別致,情景優(yōu)美動人,是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絕佳素材。課堂教學是教師引領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育思想品德的主渠道。古詩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夯實學生發(fā)展的基礎。
一、學習語言的構建與運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語言雄渾有力,節(jié)奏頓挫鮮明,遣詞造句獨具匠心。詩句中的“白草折”中“折”突出北風猛烈迅疾,也為下文的描寫埋下伏筆;“冷難著”生動寫到因天氣寒冷,鎧甲縮小難以穿上,也暗示即便如此寒冷的天氣,戰(zhàn)士們依然穿上鎧甲保家衛(wèi)國;“百丈冰”寫到冰雪覆蓋沙漠,一望無際,天氣寒冷,路途艱難……這樣的好詞好句還有很多,如“錦衾薄”“不得控”“凍不翻”等詞句,仔細品味意蘊十足,不僅是傳達信息,更是表達情感,甚至是承載文化。
語文是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科,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讀出效果,如“胡天八月即飛雪”要強調邊塞奇異天氣,就重讀“即”字,把八月的風雪之奇凸顯出來。教師可以示范讀,也可以對比讀,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奇寒無比的冬天,可以讓學生仿寫出酷熱難耐的夏季,學生一定會興致十足,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漁”就是方法技能,其內核就是思維。思維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品質上,包括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敏捷性等。這首古詩表達新穎別致,想象奇特浪漫,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獨具匠心,將奇寒無比的冬天化作暖意融融的春天。用“暖”寫“冷”自古未有,詩人岑參逆向思維寫出了上乘佳句,讓人品讀有味,回味無窮。這句詩想象奇特,賦予肅殺蕭條的寒冬以盎然生機。講解至此還遠遠不夠,教師要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就要引導學生質疑:作者何出此言?因為作者具有“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的英雄氣概和樂觀豁達的情懷,同時也給戍邊將士帶來了溫暖和希望。至此,學生思維品質得到提升,同時也理解了“一切景語皆情語”。
這首詩全篇未見一個“冷”字,卻讓人感受了邊塞的徹骨寒冷?!板\衾”為何“薄”?“角弓”為何“不得控”?教師引領學生發(fā)揮想象:因為邊塞奇寒,軍帳中主帥烤爐火、蓋錦緞被尚且不能御寒,站崗放哨的士兵們又是何等冷不堪言?這樣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對戍邊將士的敬仰之情。
三、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詩人岑參三篇杰出的邊塞作品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佳作。全詩十八句,每句十四個字,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鮮明,顯示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音韻之美。前十句寫景,后八句話別,語言美、景物美、人格美、人情美貫穿全文?!扒淙f樹梨花開”想象奇特,教師可以輕吟慢讀,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塞北寒冷的冬天,竟有江南春天的溫暖,既有風景之美,更體現(xiàn)了健康陽光心態(tài)的人格之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把如此雪景描述出來,學生一定會呈現(xiàn)很多美麗的畫面,這不但培養(yǎng)學生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冰天雪地,中軍置酒,管弦交錯,蒙太奇般的手法凸顯了異域風情的浪漫之美。好友武判官即將離開荒漠凄涼的安西邊塞,前往繁花似錦、游人如織的京城長安,自己歸期遙遙,內心復雜。詩人還是為好友能夠回到政治、經濟中心的都城,個人事業(yè)也將有新的起點而高興,體現(xiàn)了詩人岑參的人性之美。路途遙遠、天寒地凍、大雪封山,只愿好友一路平安順利抵京,留給詩人的只有雪地上的馬蹄印,體現(xiàn)了依依惜別的人情之美。
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者和諧統(tǒng)一,構成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課堂可以根據(jù)文章的特性有所側重,不必面面俱到,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加強訓練,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課堂上得到良好的培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田家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