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延續(xù)至今,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武術在新時期下進一步發(fā)展需要在訓練中有所突破,多樣教學法應運而生。為促進武術的可持續(xù)化發(fā)展,教師應在明確多樣教學法在武術訓練中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應用策略,利用多樣教學法提高武術訓練的針對性和訓練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武術學習能力。
關鍵詞:多樣教學法;武術;訓練;學生
中圖分類號:G8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9-0089-01
1?引言
武術從古代戰(zhàn)爭中誕生又發(fā)展傳承至今,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武術訓練不僅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夠在人們遇到外界攻擊時進行坐自我保護和防御。開展武術訓練是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弘揚。武術由于歷史悠久,系別繁多,其動作變化較大,加之武術運動的年齡跨度較大,老少皆宜,因此技術性要求較高。在現(xiàn)代武術訓練中教師應積極尋求訓練方式,依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學習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多樣教學法的應用為武術訓練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思路,能夠有效提高武術訓練的針對性,提高武術訓練的整體有效率。
2?多樣教學法在武術訓練中應用的意義
2.1有利于增強學生武術訓練的積極性。武術動作的變化較多,表現(xiàn)性強但也相對復雜。傳統(tǒng)武術訓練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的動作掌握情況和實際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所忽略,導致學生在訓練中逐漸失去對武術的興趣,導致學習效率等問題。多樣教學法更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變通,將課上訓練與課下練習相結合。多樣教學法能夠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武術訓練中將有一定難度的武術動作進行拆解并練習。通過不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除教師演示外,利用多媒體設備等更加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以此增加學生武術訓練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2有利于加深學生武術動作的理解。在傳統(tǒng)的武術訓練中,多采用教師示范,學生跟做的模式,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是進行機械性的重復,并未真正理解動作的內涵和精髓,課堂效果不理想,學生不會融會貫通,當下一次遇到相似動作時仍不會。多樣教學法模式下的武術訓練,教師在課上通過技術的講解和動作的分解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動作技巧。通過視頻教學等形式,在課下進行知識的鞏固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進行知識的遷移,降低學習類似動作的難度。
2.3有利于建立輕松有趣的訓練環(huán)境。武術訓練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具備足夠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日常的訓練中,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示范的動作不斷進行重復訓練,并且教學時間有限,學生無法在課上掌握大量動作技巧,這使學生覺得教學枯燥無味。利用多樣教學法,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改變單一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還能夠營造一個輕松的訓練氛圍,提高訓練的趣味性。
3?多樣教學法在武術訓練中的應用方法
3.1整體示范法。在武術訓練中,教師示范法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多樣教學法仍應以教師示范為主要內容,但相較于傳統(tǒng)的示范法應有所改良。教師應合理利用上課時間進行示范,分別從整體示范和分解示范進行。在整個示范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制定示范方式。首先應讓學生對整套動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再進行動作的逐一示范。如學生對某一動作存在困難,教師應多次進行演示,注重細節(jié)之處,對動作不到位的學生進行及時糾正;對學生已經掌握的部分可以適當減少示范時間,做到合理規(guī)劃示范時間,為學生留下自主訓練的時間。
3.2分解教學法。現(xiàn)階段教師在武術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動作的整體效果,忽略細節(jié)動作的展示。多樣教學模式應注重分解教學,教師應合理安排授課內容,將武術的整套動作劃分為若干段落,進行分段教學。依據(jù)學生實際掌握情況,對難點動作做重點教學,分解為更細小的動作以化繁為簡。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向學生更直觀的展示動作技巧,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入手規(guī)范自身動作。通過每個動作的拆解學習,將整套動作串聯(lián)起來,有效提高武術訓練的質量。
3.3自主訓練法。教師在武術教學中應發(fā)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僅僅依靠教師示范是遠遠不夠的,同時應注重學生的理解和練習。在訓練中給學生充足的自主訓練時間,幫助學生對動作進行理解和鞏固記憶。在自主訓練中,學生能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掌握自己訓練中的不足并重點加以練習。同時應注意的是,學生自主訓練并不代表教師的工作已經完成。教師應及時對訓練中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解答,引導學生提高動作的規(guī)范性。
3.4趣味講解法。目前在武術訓練中,教師往往將關注點放在了動作的教學上,忽略了武術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很少給學生講解武術動作的來源和其中的內涵。學生對所學武術缺乏一定的認知,對動作理解不到位從而只能重復訓練,導致提不起訓練興趣。教師應采用生動的講解方式向學生講解動作的由來,通過這一動作能夠起到的鍛煉效果等。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相關的人物或故事,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營造一個良好的授課氛圍,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性。
4?總結
武術訓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多樣教學法與武術訓練的有機結和具有重要意義。將整體示范法、分解教學法、自主訓練法和趣味講解法應用進多樣教學法中是對傳統(tǒng)訓練模式的補充和提高,從而激發(fā)學生武術學習的興趣,提高訓練的有效性,促進武術教學的整體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忠華.多樣教學法在武術訓練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7):32+34.
[2]李佳靜,劉敏.拓展訓練教學法在高校武術課中的應用探析[J].運動,2016(14):87-88.
[3]劉志勇,楊少雄.拓展訓練教學法在高校武術課中應用的實驗研究[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0(02):74-78.
作者簡介:魯勇(1972.5)男,漢,新疆烏魯木齊市人,碩士,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