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空間屬于物質屬性的營造,給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不同的生活場景,它時時刻刻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感知和身心感受。其不只是人們日常接觸的建筑空間會給人帶來心理體驗,具有儀式感的建筑空間往往能給人更加深刻的體驗。儀式感作為心理特征的一種形式,能夠體現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通過了解儀式感與儀式感建筑空間的形成,以及對儀式感建筑空間的深層分析,以此探索儀式感建筑空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與作用。
關鍵詞:儀式感;建筑空間;空間形態(tài);心理感知
一.儀式感建筑空間的發(fā)展脈絡
儀式起源于傳統(tǒng)的巫術祭祀活動,是儀式初步成為一個體系的原始階段。祭祀儀式通常利用某些動作、聲音和裝飾等來進行活動,營造出神秘感和恐慌感,因此儀式感就伴隨祭祀儀式這種獨特的方式產生出來,而祭祀活動起源于遠古時期人們對祖先和信奉的圖騰的一種崇拜方式。
儀式起源于祭祀活動,意味著儀式感建筑空間起源于具有祭祀功能的建筑,但現今傳統(tǒng)的祭祀空間卻在逐漸消失。建筑空間是承載儀式的載體,其隨著儀式的發(fā)生而發(fā)揮特定的作用?,F代儀式建筑空間分別體現在宗教性、政治性、紀念性和世俗性等,且各種性質的儀式空間都是長期并存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開始能夠用科學的手段來證明未知的現象,因而儀式從神圣性轉變成世俗性。傳統(tǒng)祭祀中帶有神秘感且比較繁瑣的形式逐漸被人們所摒棄,人們逐步轉向了具有紀念性的儀式,有些會保留祭祀儀式的形式,但基本上都更加世俗化。
二.儀式感建筑空間
1.儀式感建筑空間的空間分析
1.1 空間形態(tài)
簡單來說,空間形態(tài)是具有方向性的,空間可以是向心的,也可以是發(fā)散的,有些空間則是向前或者向上的。不同方向的空間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并會給人一定的方向感,這不僅包括了人在勻質空間中辨別方向的能力,同時包括了在更大的范圍內人與空間的相互關系。
簡單的幾何形態(tài)形成的空間可以產生向心性。正方形的空間形態(tài)就如正方形的結構,通常使人產生平靜、莊重的心理感受。譬如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就是結合正方形的構圖,將兩個正方形進行四十五度角的扭轉和相疊,用簡潔的形體形成具有紀念性與莊重感的建筑,呼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方正”、“正直”的精神。
而圓形是最沒有方向感,又最具向心感的圖形,它具有向心性,且有“團圓美滿”的傳統(tǒng)寓意。向心型空間強調空間的中心,中心性對精神和思維有著強烈的影響作用,因此它更容易塑造其精神地位,形成空間的等級感。
1.2 空間序列
空間序列的形成方式是將每個空間場景聯系起來,一般會與情感的發(fā)展相對應,通過空間的連續(xù)來帶動體驗者的情感發(fā)展,并相應的產生情感的序列。人感受空間時會帶來時間和空間的運動,形成對空間序列的感知,而空間序列的組織是沿著主要的流線展開一連串的空間變化。
從進入建筑物開始,要經歷一系列主要和次要的空間,直到最終結束,都像進行一個完整的儀式。其整個儀式的組成部分分為開端、高潮、尾聲,都能使人對空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譬如婚禮儀式,儀式的開端引導人們進入空間,使人們適應婚禮現場所帶來的視覺體驗和身體感受;儀式的高潮,是整個空間的重點,整個空間氣氛被營造到最高點,使人的情感與空間產生了共鳴;儀式的尾聲是對高潮空間的收束,使人產生意猶未盡的情感和空間效果。因此這一個完整的空間序列,會給人不同的空間體驗,產生出不同的情感效果。
1.3 空間組合
在儀式感建筑空間中,空間之間的相互組合會影響到情感的表達。而儀式感建筑空間注重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在情感上發(fā)生的轉變和影響??臻g之間存在著重復或對比的關系,我們稱其為對比性組合和重復性組合。在統(tǒng)一的空間中,對比空間可以打破單調乏味的感受,重復空間則通過協(xié)調來獲得整體的統(tǒng)一,這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空間組合類型。
對比性組合主要體現在兩個連續(xù)空間的不同尺度或形式的方式,人體驗到空間在變化時,心理和情感也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從狹小的空間進入寬敞的房間,會給人帶來心情舒暢的轉變;而從寬敞的房間到狹小的房間,會使人產生壓抑感??臻g的重復,并非是同一空間疊加成整個統(tǒng)一的大空間,而是與其他形式的空間相互交替組合成的一個整體。比如廊架、回廊這種具有重復性的構件會使人產生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因此,合理有序的空間重復,可以使空間充滿儀式化,得到建筑空間給人的心理反饋。
2.儀式感建筑空間的影響因素
2.1 對空間的本體
儀式感建筑空間的本體屬性是建筑空間,它比自然空間具有更加豐富的情感,其在寄托人類情感的同時也反作用于人類情感。在儀式感建筑空間的塑造過程中,建筑空間的本體要素給整個空間提供了設計的舞臺,而在儀式感建筑空間的建構過程中,空間本體要素是對空間的形態(tài)、組合和序列等的運用。人們對建筑空間的感知除了物質要素的影響之外,還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這種心理上的情感體驗正是儀式感建筑空間的設計核心。同時儀式感建筑空間強調空間與情感的聯系,人作為空間要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儀式感建筑空間的主體,使人在空間中有情感的體驗。
2.2 對人的情感
我們從身體的體驗出發(fā),通過多種視覺和肌體的體驗,使我們獲取對儀式感建筑空間的直覺感受,在特定的體驗空間感知特定的空間氛圍,形成特定的建筑空間效果。在特定的建筑空間中,儀式活動發(fā)揮出特定的功能,帶動了身體對空間的感知,而身體上的感知又引發(fā)了精神上的共鳴,帶給我們特定的空間感覺和空間想象。因此,只有當空間滿足人的需求的時候,它的價值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三.儀式感在建筑空間中的作用與重要性
儀式感在當今社會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詞語,它讓人們在儀式活動中,引起精神上的共鳴,體會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同時儀式感在建筑空間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把空間賦予了更深層次的精神色彩,人的感情色彩也能隨之充斥在空間環(huán)境里的每一個角落。
儀式感建筑空間的發(fā)展可以豐富現代建筑空間的類型,并能豐富建筑空間設計的手法。通過營造儀式感建筑空間,可以創(chuàng)造更加合理的建筑和城市環(huán)境。同時儀式感建筑空間從情感層面來積極營造的空間,為身處在現代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人們提供可以放松心靈的空間環(huán)境,能夠寧氣靜心的體會空間帶給我們真正的空間美感。
參考文獻
[1]閆兆宇.中國傳統(tǒng)禮儀空間設計研究[J].哈爾冰工業(yè)大學,2015.
[2]馬曉彤.紀念性空間情感表達設計研究 [J].大連理工大學,2016.
[3]唐雅冰.紀念性建筑外部空間活力提升的設計方法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姓名:馬琪真(1996-),女,學歷:碩士;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研究方向:藝術史與現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