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峰
摘 要:針對于BIM的技術而言,在城市軌道交通進行規(guī)劃和土木工程規(guī)劃以及設計等方面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在城市規(guī)劃交通中,合理應用BIM技術對城市規(guī)劃交通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城市軌道交通中合理應用BIM技術,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內容,希望能夠為同行業(yè)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BIM;應用現狀;分析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促進我國各個行業(yè)的不斷進步,同時也帶動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提高,在城市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軌道交通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對軌道交通進行建設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該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了一定影響。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了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在軌道交通行業(yè)中,合理的應用BIM的技術,對于該行業(yè)持續(xù)的發(fā)展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我國城市化建設腳步的快速進行,因此BIM技術的應用要引起足夠重視。
一、應用現狀分析
一是在規(guī)劃的階段,BIM軟件和GIS進行結合主要是一個開放性思路,能夠對場地進行精準測量和可視化呈現出良好的設計方案,提高其現場仿真效果,幫助業(yè)主對項目進行了解,為最終決策提供出更好環(huán)境。我國軌道交通工程在建設規(guī)劃的過程中,應用BIM主要是為探索階段,存在多種原因,例如規(guī)劃需求不明確和場地以及水文等為外部信息錄入比較慢等。二是合理的應用BIM的技術,為工程設計帶來了較為明顯的改變。和傳統(tǒng)的設計模式進行對比,BIM的技術有效的打破時間上的壁壘,對設計流程進行優(yōu)化,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改善設計變更處理工作。現如今BIM在設計階段的應用是比較廣泛,具有良好的成果的,但依然無法替代現有的設計流程,也存在不足地方,比如數據庫建設不成熟和三維設計成本比較高等,同時我國建筑行業(yè)和BIM軟件契合度比較差,在二次開發(fā)過程中需求較大,因此BIM技術的應用投入產出比依然難以進行衡量。三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用BIM技術涵蓋點相對比較多,根據其工程視情況設計出專業(yè)的三圍模型,能夠對施工的可行性進行驗證,有效的避開錯誤。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BIM應用的需求是明確的,要具有清晰的應用點,在施工的過程中,三圍數據模型通常情況下要自行進行擬建,這時會缺少著一定的數據來源,工程項目造價應用時依然為起步階段,缺少相應的管理和BIM技術進行整合平臺,同時施工方多數情況下都采用紙質文件進行歸檔管理,導致信息化難度相對比較高。
二、發(fā)展方向分析
(一)應用中的障礙
一是由于數據基礎存在著不足,相關標準不是十分完善,對于現如今的軌道交通線路來說,依然缺少著模型數據,一些新建的軌道交通項目,缺少統(tǒng)一模型交付時的標準。二是由于BIM基礎技術相對比較缺乏。對于軌道交通中,供電和通信以及環(huán)控等較為特殊的專業(yè)工程中,模型構建工作存在著很大的空白,同時在規(guī)劃決策階段的變化拆遷用地信息和地質勘察信息等進行有效的保存和利用依然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三是由于缺少合理的BIM信息管理的系統(tǒng)。在管理平臺上,對于信息的數據輸入和輸出功能不是十分完善,同時很多模型并不能提供出較為完整的數據接口,這樣便無法實現數據的相互共享以及轉換。此外管理平臺之外的系統(tǒng)是否能夠對數據有效輸出進行支持也是一個難題。四是在進行設計和施工的時候,因為數據流并不十分連貫,在規(guī)劃和運維的過程中需求也是存在不明確。當今在工程項目中,BIM的應用在設計方面是較為成熟的,但是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數據庫和應用框架,然而在規(guī)劃和運維的時候需求不是十分明確,其中應用的模型和現有的體系無法相互的匹配,直接導致BIM在進行規(guī)劃和運維的時間難以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二)分析應用建議
一是要對技術數據和標準進行優(yōu)化深入,保證其可以對基礎標準進行完善,積極研究數據存儲標準和數據交換格式等,最終保證數據能夠實現集成和信息管理。二是需要將專業(yè)的通用軟件數據共享和功能相互的結合到一起,根據現如今的BIM軟件進行分析,對軟件商的資源進行相應的整合,通過圍繞著軌道交通工程可以開發(fā)出滿足其實際需要的軟件平臺和工具,根據其工程應用需要作為基礎,積極的創(chuàng)新軟件功能,其中主要是包括了模塊框架和管理體系等,也需要根據數據和模型的實際標準,對普通軟件和通用軟件的數據交換性進行完善。三是需要將信息管理以及應用相互的融合到一起。根據數據庫和數據平臺來作為相應的基礎,通過充分的去結合數據的錄入和存儲以及三維模型等,根據云計算平臺來作為支撐,有效解決BIM的信息集成和提取等問題。四是做好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以及應用框架建設工作。在軌道交通工程中,需要充分的去集成生命周期的信息數據流,保證實現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傳輸和拓展,妥善解決信息不對稱和數據不兼容等情況,這樣可才能形成較為完整的應用框架。
三、結語
通過對上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得出,最近幾年來我國軌道交通行業(yè)對BIM技術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通過從技術應用和研究層面上進行分析,分析我國軌道交通行業(yè)BIM技術應用的發(fā)展方向,其應用要點主要集中到設計和施工方面,但是由于BIM技術相對比較薄弱,所面對著的挑戰(zhàn)比較多,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應用這項技術,必須要加緊步伐,形成軌道交通BIM的標準體系,同時逐漸的完善軟件層面的數據和交換,建立信息集成和管理的平臺,保證其軌道交通行業(yè)可以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錕,張新亞,雷曉燕.城市軌道交通高架橋箱梁結構振動特性分析[J/OL].鐵道標準設計:2019-12-02.
[2]唐文彬,肖秋菱.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投資效益提升路徑與策略[J/OL].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97-105
[3]甘金榮,陳治亞.考慮均衡各站乘客等待時間的城市軌道交通客流協同控制模型[J/OL].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2-02.
[4]李曉紅,王珂,郝鵬遠.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程標準的開發(fā)與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9,40(34):187.
[5]張瀝文,莫廣進.淺談如何降低城市軌道交通自動扶梯事故的應對措施[J].科技風,2019,99(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