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走進基層才能發(fā)現文化的傳承。作為新聞記者的第一要點就是深入新聞現場、“走”下去,只有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從新聞事件中感受事件的全部過程,才能做出更好的新聞作品。新春走基層是結合基層發(fā)展變化,聯系群眾切身感受,反映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生動展現基層群眾的節(jié)日生活,堅持“三貼近”、推進新聞創(chuàng)新工作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新聞戰(zhàn)線;創(chuàng)新;采訪;報道;媒體
近幾年,全國新聞戰(zhàn)線開展了“新春走基層”采訪活動。我們新疆巴音郭楞廣播電視臺也不例外每逢新春都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有人說,基層是新聞的富礦沃土,生活是新聞的源頭活水。春節(jié)期間,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感受。記得有位老記者說過:“越是到基層,越能了解改革建設的關鍵是什么,越能發(fā)現人民群眾的關注點是什么,越能看清國情、民情,越能找準報道的著力點。越是到基層,越能了解廣大群眾的所思所想,越能感受時代的脈搏。通過這樣的報道方式更加貼近民生,與老百姓拉家常、察民情、聽民意,用筆觸、鏡頭和話筒,寫報道、遞民聲,故事生動感人,生活充滿激情。這種報道方式具有創(chuàng)新性、貼近性和影響力。
一、創(chuàng)新性
“新春走基層”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首先在于組織創(chuàng)新、策劃創(chuàng)新。各新聞媒體均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發(fā)揮現代傳播手段與新媒體技術優(yōu)勢,全程跟蹤報道,增強了民生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感召力與影響力。
“新春走基層”報道形式不拘一格,是記者、編輯、主持人改變老套采訪方式和播報形式的重要契機和實踐舞臺。記者以點帶面,以情感人,以小事件烘托大主題的形式,關注百姓喜迎新春這一新聞事件。 (1)體驗式報道:它是指記者深入新聞現場、體驗新聞采訪對象和新聞事件而采用的一種新聞報道方式。這種報道真實、自然、親切,現場感強,有較強的可看性和可讀性。 記者親歷新聞事件,采用百姓喜歡的語言,與采訪對象面對面交談,甚至轉變角色進行體驗,真實客觀,可親可信。(2)拉家常式報道:所謂拉家常式報道,是指記者采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語言,真心實意與群眾交朋友、拉家常,融洽與采訪對象之間的關系,并從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中捕捉新聞事件而采用的一種新聞報道方式。(3)平民化的視角:是指記者用平民化的視角,呈現樸實化的語言。“新春走基層”把鏡頭、筆觸和話筒對準歡度新春的老百姓,對準重建家園的災民,對準堅守崗位的普通人,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播報百姓身邊的事,新聞充滿親切感,因此備受觀眾歡迎。
二、貼近性
“新春走基層”活動重在“走”,情在“基層”,對象是“民眾”。記者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和百姓交朋友,體驗火熱生活,共度新春佳節(jié)。新聞報道凸顯“三貼近”,對廣大讀者和觀眾起到較好的輿論引導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叵氪汗?jié)期間采寫的稿件,大抵就是為了傳遞真情,傾聽人民心聲,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望,而這些也正是最能打動廣大受眾的地方。下基層,要的是切身體驗帶來的用心體會。
1、真心感受
“新春走基層”實際上是記者訪“親友”看“親人”,采訪中,只要記者真心感受基層群眾的脈搏,真心體會老百姓的冷暖,真心感悟新時代帶來的新變化,一切都變得生動真切,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可能變成主題報道的真實細節(jié)。進廠房、走田坎、訪社區(qū)、入農家……春節(jié)期間,我臺新聞戰(zhàn)線的記者們帶著滿腔熱忱與祝福,踏上“新春走基層”的采訪路,傾聽追夢的故事,感受發(fā)展的脈動,用手中的筆、鏡頭、話筒記錄群眾的多彩生活,講好奮斗故事,生動展現巴州經濟社會發(fā)展再上新臺階取得的新成就、新氣象。
2、用心發(fā)現
“新春走基層”,更要用心走基層,接“地氣”。如果不用心,就體會不到社會的新變遷,就感受不到基層的新變化,也無法及時掌握新聞線索?!叭罕娫谀睦?,基層就在哪里,新時代的巴州故事就在哪里。”記者們聚焦脫貧一線,關注各地民俗活動,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感悟、用筆去記錄,推出了“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圖報道,不僅年味十足,而且突出了新年新風尚,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3.留心細節(jié)
新聞報道要重視細節(jié),要用細節(jié)塑造新聞的靈魂,有細節(jié)新聞才能精彩,才會感人。記者走基層采訪中,只要處處留心,就可以捕捉到許多珍貴的新聞細節(jié),來提升新聞報道的內涵。人民,是新聞的源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聞源泉。只有扎根在基層生活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豐厚土壤中,新聞才能生生不息,永葆活力。作為一名記者,我們更應該做到時時刻刻“在基層”,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牢記黨的新聞工作根本宗旨,一心想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弘揚敬業(yè)精神、職業(yè)道德,做到品行兼優(yōu)、人文并美。
在采寫“春運路上的高速交警”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天的時間,和一線高速交警在一起。我們一起巡邏、一起檢查、一起幫助駕駛員,小年夜我們更是一起度過。我用文字、用圖片、用影像,記錄他們的執(zhí)勤時刻,記錄他們的守護瞬間。
三、品牌影響力
“新春走基層”活動是各級媒體創(chuàng)新新聞的契機,“新春走基層”專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快速成為一檔名牌欄目、品牌節(jié)目。
“新春走基層”讓編輯記者再次認識到,新聞實踐要樂走基層、勤走基層、敢走基層,努力創(chuàng)新報道方式,在采訪報道中提升社會責任,讓”新春走基層”成為新聞工作者”常走基層”的起點,將”走基層”常態(tài)化。同時我臺通過注冊“抖音”APP的公眾號,記錄基層最真實、最直觀的新聞素材,提升我臺的品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巴州,從而達到宣傳巴州文化、歷史、教育、旅游、民俗等的效果。
結語:走基層會帶來有溫度的報道;走基層是對采訪作風的一次錘煉;走基層可以搭建起記者學習交流的平臺。最美的風景總在基層。但是走基層最重要的是“走”下去、“沉”下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融媒體的生態(tài),既要勇立潮頭,也要走到群眾心中,走到基層百姓生活中去,用心傾聽百姓心聲,用鏡頭捕捉生活細節(jié),使報道更真實、更貼近生活,生動的講述充滿親情、溫暖人心、喜慶祥和的中國故事,反映各地新氣象、新變化,展現各族群眾歡樂祥和和迎新春的喜人景象。
作者簡介:楊吉曼(1983-),女,蒙古族,新疆庫爾勒人,本科,中級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