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娜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救治產后出血性休克的情況。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78例產后出血性休克患例,然后對臨床資料、原因、療效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在這78例患例中及時搶救治療產后出血性休克并成功的有70例,采用子宮全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治療的分別有4例、3例,急救無效導致死亡的有1例。結論:在產科中產后出血性休克這種癥狀尤為嚴重,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因素有多個方面。為了有效降低該類患者的子宮切除率和死亡率及時進行診斷和搶救是尤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臨床推廣和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產后出血性休克;臨床診斷;原因;救治體會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79-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s: 78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ic shock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8 to August 2019, and then the clinical data, causes and efficacy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of the 78 cases, 70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ic shock, 4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3 cases with subtotal hysterectomy, and 1 case died of failur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symptom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ic shock are particularly severe in obstetrics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condi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hysterectomy and mortality of these patients, timely diagnosis and rescue is the key link, so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引 言
在產科臨床中產后出血性休克這一種現象尤為常見,并且屬于危重病癥,其嚴重程度和出血量通常而言和產婦的耐受能力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對于晚期妊娠和產后患者,這一現象給產婦生命安全帶來的危害性更大。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產婦失血過多,所以體內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就會供不應求,進而血循環(huán)受到影響后由于組織缺氧,所以產婦就會出現酸中毒的情況?;诖颂热舨荒芗皶r采取有效的醫(yī)療診治措施進行處理就會影響其它身體器官的運行,即出現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最后產婦便會走上死亡的道路。因此,為了使產婦預后得以有效的改善,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尤為凸顯[1]。以下本文選取我院治療的78例患例,以此探究產后出血性休克的治療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78例產后出血性休克患例,年齡區(qū)間在20歲至38歲,平均年齡為(26.7±5.0)歲。而對于產后出血性休克的診斷標準這些產婦都已符合,其中初產婦和經產婦分別有30例和48例。同時有流產史、引產史、二者兼有的分別有33例、15例、9例。以患者的失血量為依據,休克情況分為三個等級,即輕、中、重等級,并且輕度休克、中度休克、重度休克的分別有40例(740-1150)mL、25例(1150-1750)mL、13例(1750-3500)mL。臨床表現有如下癥狀,即臉色無血色、皮膚干燥、血壓降低、四肢冰冷、脈搏脆弱甚至消失、意識喪失等。
1.2臨床原因
具體有六個方面:第一,子宮收縮乏力。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并且產婦的情緒和鎮(zhèn)靜劑的使用與之相關。第二,生殖道裂傷。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宮頸裂傷,二是陰道窟窿裂傷,三是子宮下段裂傷等。第三,胎盤因素。主要與胎盤植入、黏連、剝離不全存在關聯(lián)。第四,凝血功能障礙。第五,子宮局部因素的影響。第六,全身因素的影響[2]。具體情況如以下表1所示:
1.3治療方法
對于上述的產婦都予以止血、補血、控制體位、供氧、保溫、調節(jié)體內酸平衡、用藥物輔助治療等。在此過程中首先讓產婦保持平臥的狀態(tài),并且對其做好保暖、供氧工作。而為了更好的使產婦止血還要善于采用如下方法:一是使用宮縮劑,二是進行局部縫合,三是血管栓塞,四是對子宮動脈進行壓迫,五是切除子宮等。同時,為了防止失血過多導致體內血循環(huán)無法運行還要及時對產婦進行補血,倘若產婦無尿或者尿量過少還應為其注射相關的利尿劑。等到補充一定量的血容量后,待產婦恢復中心靜脈壓時如果產婦依舊面無血色、四肢冰冷還應為其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擴張藥物。此外,在對其進行救治時為了減少并發(fā)癥和手術感染情況出現的概率還應積極輔助抗感染治療[3]。
1.4觀察指標
對產后出血性休克現象產生的原因和進行治療后的療效進行分析和總結。
2 結果
在這78例患例中及時搶救治療產后出血性休克并成功的有70例,采用子宮全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治療的分別有4例、3例,急救無效導致死亡的有1例。
3 討論
在產婦分娩期產后出血性休克是尤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屬于低血容量休克,可能造成的后果為靜脈壓低、心動過速、血壓降低、四肢冰冷、脈搏脆弱甚至消失、意識喪失等,倘若不能及時進行搶救勢必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而通過研究得出臨床原因有上述提到的六個方面,為了避免導致無法挽回的結果,當產婦出現這一癥狀時要對產婦予以止血、補血、控制體位、供氧、保溫、調節(jié)體內酸平衡、用藥物輔助治療等,必要時還應該進行子宮切除手術,以此確保產婦生命安全[4]。由上述分析可見,經采取有效的治療后在這78例患例中及時搶救治療產后出血性休克并成功的有70例,采用子宮全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治療的分別有4例、3例,急救無效導致死亡的有1例。因此死亡率相對較低,故而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5]。
綜上所述,在產科病癥中產后出血性是較為嚴重的一種,而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多。為了有效降低該類患者的子宮切除率和死亡率及時進行診斷和搶救是尤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臨床推廣和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毛曉紅. 產后出血及其臨床救治體會[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99-199.
[2] 王曉英.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研究[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76):14913-14913.
[3] 茶雪艷. 產后出血的預防及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5):29-30.
[4] 孫麗瓊.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治療研究[J]. 健康之路, 2018(5).
[5] 魏思慧. 產后出血性休克的臨床救治體會[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4(5期):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