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寧
【摘 要】目的:探討中醫(yī)培土生金法治療感染后咳嗽的臨床療效。方法:對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分別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治療和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聯(lián)合“培土生金”中藥方劑治療,觀察并比較其臨床療效。結果:方劑組患者治療后的非重度咳嗽率為95.24%,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各中醫(yī)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結論:中醫(yī)培土生金法能夠有效提高感染后咳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感染后咳嗽;中醫(yī)療法;培土生金法;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11【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44-01
感染后咳嗽是臨床常見的亞急性咳嗽之一,以呼吸道感染緩解期咳嗽遷延不愈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雖然3~8周即可自愈,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臨床主要利用鎮(zhèn)咳藥和組胺藥治療[1]。中醫(yī)認為,感染后咳嗽一般屬于“風寒咳嗽”的范疇,多由風寒犯肺,肺失宣肅,子病犯母,脾失健運引起,故臨床常根據于脾、肺的五行屬性和母子關系,以培土(脾)生金(肺)法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84例,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方劑組,每組各42例。
1.2治療方法
常規(guī)組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結合感染指標檢測、痰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等輔助檢查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讓患者每日口服3~4次噴托維林片,每次25mg,5歲以上兒童劑量減半。方劑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之上,以生甘草、茯苓、黨參、紫菀、蟬蛻、杏仁、麻黃、前胡、白前、陳皮、荊芥、桔梗和百部等中藥組配“培土生金”方,隨癥加減,外寒內熱者酌加蕎麥、黃芩和桑白皮;胸悶痰粘者酌加厚樸、貝母和半夏;咽癢喉痛嚴重者酌加桔梗和牛蒡子,諸藥先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經過煎煮、過濾取液、加水、煎煮、過濾取液、混合藥液等步驟獲取300ml中藥湯劑,讓患者分早晚2次飯后口服,每次150ml[2]。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咳嗽嚴重程度及其他臨床癥狀。
1.4評定方法
中醫(yī)方面,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納呆、胸悶、咽癢和咳嗽等中醫(yī)癥狀進行量化評分分級,用3分、2分、1分和0分分別表示重、中、輕和無四個等級,評分與中醫(yī)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西醫(yī)方面,根據咳嗽頻率及其對患者生活的影響對咳嗽癥狀進行評估,其中頻繁咳嗽且嚴重影響日?;顒雍鸵归g睡眠者評為重度咳嗽;頻繁咳嗽,僅輕度影響日?;顒雍鸵归g睡眠者評為中度咳嗽;日間、入睡時和夜間偶有短暫咳嗽者評為輕度咳嗽。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的臨床資料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西醫(yī)療效
常規(guī)組和方劑組的42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分別有36例(85.72%)和40例(95.24%)治療后輕中度咳嗽或咳嗽癥狀消失,二者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中醫(yī)療效
常規(guī)組和方劑組的42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療后的腹脹納呆、胸悶氣短、痰多咯痰、咽癢喉痛和咳嗽咳喘等中醫(yī)癥狀的評分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由表1可見,方劑組患者治療后的咳嗽癥狀明顯輕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說明中醫(yī)培土生金法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噴托維林片作為中樞及周邊性鎮(zhèn)咳藥,治標不治本;而“培土生金”方具有健脾益肺、疏風散寒、宣發(fā)肺氣之效,既可解決“肺失清肅”之標,又可清除“子病犯母”之本,進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由表2可見,方劑組患者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明顯輕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說明中醫(yī)培土生金法可全面緩解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不適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噴托維林片只能通過抑制延髓呼吸中樞、解除支氣管痙攣發(fā)揮止咳作用;而“培土生金”方除了能夠宣肺止咳外,還可有健脾和胃、散寒平喘、降氣祛痰、化痰利咽之效,進而在止咳的基礎之上消除其他脾肺功能失常引起的癥狀。
總之,在感染后咳嗽的治療中輔以“培土生金”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增強止咳效果,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標本兼治和全面高效的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范海媚,林德仿.培土生金法治療感染后咳嗽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8,33(10):1441-1443.
李學明,梅文星.疏風宣肺培土生金法治療感染后咳嗽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2,30(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