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琰珂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廣大教育者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學校因此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大多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以學科課程為主,活動形式的心理教育還不普及,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诖?,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開展針對性的活動課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從設置導入環(huán)節(jié),營造課堂氛圍;明確活動目標,優(yōu)化活動設計;鼓勵人人參與,重視學生感受;及時課堂評價,提升活動效果四個方面,探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有效性
高中生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面對升學,高中生受到來自家長、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學習壓力,整日沉浸于學習當中,娛樂活動幾乎沒有,導致學生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焦慮、抑郁、厭學等心理問題頻發(fā),嚴重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诖?,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明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和基礎。筆者將自身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認識分享如下,希望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以參考。
一、設置導入環(huán)節(jié),營造課堂氛圍
在心理活動課的開始階段,很多高中生還沉浸在上堂課的學習或者課件討論的題目當中,情緒并沒有真正拉入心理活動課當中來,學生對心理活動課程還沒有足夠的情緒和精神準備,因此需要教師設置一個活動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暫時放松緊張的神經,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課堂導入的目的在于調動起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課堂導入需要根據(jù)活動課的主題進行設置,而且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要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調動學生情緒的同時為接下來的課程打好基礎。
例如,在以合作為主題的心理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入新課。首先,教師邀請學生們想一想,世界上有沒有只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必須靠兩個人或者兩人以上才能完成的事情?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根本就完成不了的事情?試著通過舉例來證明你的觀點。學生討論交流后由教師歸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別人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下工作需要多少人合作才能完成?出版一本書;制造一輛汽車;唱一臺好戲;三峽工程。學生討論交流后師生共同歸納:完成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眾人合作,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大到國家的建設,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合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學生們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將思緒拉入課堂,而且通過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課堂教學。
二、明確活動目標,優(yōu)化活動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基礎和前提是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針對性的活動設計,這樣才能確保心理活動課有序進行。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時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認知、情感和行為。首先,心理活動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認知特點;其次,能夠起到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保證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有所收獲,獲得心理成長;最后,在心理狀態(tài)改變的同時能夠外化帶動學生行為的轉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以“克服自卑,提高自信”為主題的活動課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活動目標,即讓學生認識到自卑心理的危害和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分析并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通過心理活動讓學生走出自卑,提高自信心,激發(fā)自身潛能。明確基本的活動目標之后,教師要以此為依據(jù),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活動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分禮品游戲、案例分析、情景劇表演、“扔掉自卑包袱”“勇闖自信關”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克服自卑、提高自信的經驗。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心理的震撼,獲得心靈的成長,這相對于單純進行理論課的講授效果要更好。
三、鼓勵人人參與,重視學生感受
在心理健康活動課中,很多教師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只在乎課程是否是按照自己的活動設計進行的,而忽視了學生在活動中的感受,使得大多學生無法深入挖掘自身的內心世界,自己也正視不到自己內心的感受,無法從心理活動課中獲得真正的心理上的成長。因此,教師在進行活動課的過程中,不要過分注重課堂進度,可以少設置一些環(huán)節(jié),但是要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將重點放到每一個學生的感受上,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通過了解自我懂得如何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在進行以“如何與異性相處”為主題的活動課時,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積極發(fā)言,談談自己在于異性相處時內心的感受。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環(huán)節(jié):男女生分別面對面而坐,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與對面的異性學生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與異性學生探討問題的感受,教師可得知學生對異性相處所持的態(tài)度,以此來了解學生間異性相處的大概情況,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通過讓每個學生談一談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教師更能清楚地明白活動課的重點應該放在哪些方面,使得心理活動課更加具有針對性,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動課的教學效果。
四、及時課堂評價,提升活動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并非進行完所有環(huán)節(jié)就結束了,學生在活動課中難免因為投入而只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并沒有深入體味活動的意義,使得活動課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要明白活動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課后總結和課堂評價,教師要注重通過課堂評價讓學生有所感悟,促進心理健康成長。每個主題的心理活動課結束后,教師要注意及時進行課堂評價,將活動課的重點引到心理發(fā)展上來,讓學生在活動評價中獲得心理上的成長。為了讓心理活動課的效果更加長久,教師在活動課過后可以針對活動主題布置一個長期的心理作業(yè),確保學生通過活動課獲得長期的心理成長效果。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活動課程能夠給學習緊張的高中生一些放松的時間,有助于學生停下來轉向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的心理,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為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凌燕.關于積極心理學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59-60.
[2]?龐海云.“喚醒、合作、發(fā)展”模式——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實施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01):40-43.
[3]?郭艷彪.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為載體,深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內涵式發(fā)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