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華
摘 ?要:活動目的:揭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漠現(xiàn)象,呼吁人們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
關鍵詞:美好家園;活動分析;冷漠與關愛
活動背景:2011年10月13日下午5:30分許,廣東佛山南海黃岐的廣佛五金城里,兩歲女童小悅悅在過馬路時不慎被一輛面包車撞倒,并兩度碾壓,隨后肇事車輛逃逸,隨后開來的另一輛車輛,直接從已經(jīng)被碾壓過的女童身上再次開了過去,七分鐘內(nèi)在女童身邊經(jīng)過的18個路人都對此冷眼漠視,置若罔聞。最后,一名拾荒阿婆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發(fā)網(wǎng)友廣泛熱議。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jīng)醫(yī)院全力搶救無效,于0時32分離世。“小悅悅事件”廣泛引起媒體和民眾的關注和熱議。
活動方向:由小悅悅事件引發(fā)的諸多熱議,使我們對人性的冷漠與關愛,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人的本性善與惡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為探究當今社會上人們對周圍事件、人的關愛與關心的程度,著力以此為課題進行研究,共同努力探討人性的本真、本質(zhì)。
活動方法:采用問卷調(diào)查、網(wǎng)上收集信息、路人采訪等形式,對社會上的人們進行了有關于“拒絕冷漠建設和諧美好家園”的課題研究活動,并錄制相關視頻來記錄被采訪人的一言一行。之后對視頻、問卷調(diào)查表、網(wǎng)上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
活動發(fā)現(xiàn)與分析:冷漠源于自我保護。自我保護,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給予他人幫助的時候,很自然的會估計這種付出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雖然幫助他人也可以讓自己快樂,但是如果預計自己的付出將會給自己帶來較大損失或者招惹較大麻煩的時候(如彭宇案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們的善意就會變得很猶豫,甚至是漠不關心,但舉手之勞的事情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還是很愿意付出的。一旦有了冷漠,在人們心目中就會形成“要是我遇到了麻煩會不會有人幫助我”的疑問,這實際上是一個可怕的“冷漠循環(huán)”。所以,人們?yōu)榱俗晕冶Wo,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也只好把自己的善良藏在心底,任憑良心的折磨。
拉塔內(nèi)和羅丹(Radin)(1969)通過以下實驗對旁觀者效應的發(fā)生情形進行了驗證,參加實驗的人被領到一個房間,回答關于游戲市場的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公司的女職員對問卷進行了說明,在實驗參加者回答問卷的時候,那個女職員走到隔簾的另一邊去了。過了四分鐘之后,那個女職員在書架上拿書時,好像從椅子上摔下來了,扭了腳,在這一邊可以聽到她的呻吟聲。呻吟聲持續(xù)了一分鐘左右,之后傳來了扶起椅子的聲音,她好像從另一邊的門走出去了。回答問卷的實驗參加者采取了怎樣的行動呢?另外,如果是你的話,又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呢?1.就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一樣,集中注意力回答問卷;2.對呻吟聲有所注意,看一下窗簾那邊,并環(huán)視一下周圍,不過還是繼續(xù)回答問題;3.隔著窗簾問她“沒事吧?”但還是繼續(xù)回答問題;4.打開房門,去叫調(diào)查公司的人;5.停止回答問卷,馬上站起來,拉開窗簾確認她有沒有事。如果沒事,則繼續(xù)回答問卷。
以上是幾種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實驗條件有四種:一人條件(一個人在房間里回答問卷),冷淡的實驗協(xié)助者條件(除了實驗參加者以外,還有一個即便聽到呻吟聲也回答問卷的實驗協(xié)助者),互不相識的二人條件(彼此互不相識的兩個人一起回答問卷),友人二人條件(兩個朋友關系的人參加實驗)。因此,在除了實驗者之外還有一個人在場的條件下,有可能出現(xiàn)另外一種情況,即:甲對另一個人說:“你聽到呻吟聲了嗎?不要緊吧?(或者把視線轉(zhuǎn)向?qū)Ψ剑┤缓蟛扇⌒袆?。而實際上,女性的呻吟聲是用錄音放出來的。在采取了某種援助行動(拉塔內(nèi)等人稱之為“介入”)的實驗參與者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走到窗簾的另一邊去了解情況,有24%的人問要不要緊。在一個人的情況下,有70%的人從聽到呻吟聲之后70秒以內(nèi)采取了某種援助行動,而在有冷漠的實驗協(xié)助者的情況下,援助率為7%,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另外,在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援助率為40%,而在兩個人是朋友的情況下,援助率為7%,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在兩個彼此互不相識的人的情況下,援助行動受到抑制,而在兩個人是朋友的情況下,進行援助的比率與一個人的情形相同。達利和拉塔內(nèi)(1968)進行的另外的實驗也證明:對于在路上發(fā)病的人的援助率在一個人的情況下為85%,兩個人的情況下為62%,4個人的情況下為31%,周圍的人越多,援助率越低。活動呼吁:關愛與熱情。
在課題研究活動中,我們還進行了一個小實驗,以自身作為一名高三學生對于即將到來的高考非常緊張和焦躁不安,希望能從他人那里得到些許安慰和鼓勵。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有路人熱情的擁抱;有關切的話語和輕撫;也有輕松暢談的歡笑,當然快速的走開、果決的轉(zhuǎn)身、沒理由的推脫也并不少見。這個小實驗表明人們對他人的關心仍然存在甚至遠多于對周圍事件的漠視,生活中的感動無處不在,不要讓冷漠“侵占”我們的世界。
活動結(jié)論:廣東佛山的小悅悅所經(jīng)歷的事情、路過的十八名路人所表現(xiàn)的冷漠,無不令每一個人痛心與震驚。小悅悅被車撞倒在地時,沒有人去抱起她,當她被再次碾壓時,沒有人去救助她,十八位路人經(jīng)過,竟然沒人去救助當時已經(jīng)受重傷的年僅兩歲的小悅悅。一條鮮活的生命在路人的冷漠的“注視”下逝去。
與路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位拾荒的阿姨陳賢妹。是她對小悅悅施以了援手,雖然最終小悅悅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陳賢妹的行為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人所具有的高尚的品德和對那些需要繼續(xù)幫助的人的關愛。
通過“拒絕冷漠,建設和諧美好家園”這一次的課題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了雖然在社會上存在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的現(xiàn)象,但是大多數(shù)人還是樂于幫助他人,對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婦女聯(lián)合會. 美好家園筑和諧[M]. 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
[2] ?邵石平. 營造和諧氛圍 共建美好"家園"[J]. 新課程(中學版),2008(Z1):57-57.
[3] ?程歡彥. 拒絕冷漠,請向前一步[J]. 上海人大月刊,2016.
[4] ?孫海光. 慈善不該被道德綁架[J]. 網(wǎng)球天地,202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