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磊
摘要:本文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并介紹了開放性問題的特點和評價,通過課堂實錄,闡明了開放性問題能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其各方面的智能,真正地使學生掌握英語的表達與交流。
關鍵詞:英語教學;開放性問題;設計;課堂實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闭n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的基本控制手段。開放性問題,即open?question,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問題,它不拘泥于表象,而是最大程度地鼓勵學生來回答問題。
一、開放性問題的特點
隨著課改的深入,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開放性問題將逐漸成為課堂提問的主流。一般而言,開放性問題具有下列特點:
1.內容的整體性
問題要緊扣教材內容,以利于突出重點、攻克難點。例如,在牛津英語(上海版)5A?Unit?1?Wild?animals中,我首先問:What?animals?can?you?see?in?a?jungle?
當學生說到monkey?時,呈現(xiàn)圖問:
﹒What?can?monkey?do?
﹒What?does?it?like?to?eat?
﹒Do?you?like?monkeys???Why?
這一連串的問題真正地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fā),學生能對問題進行整體思考,從而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2.形式的多樣性
開放性問題的形式非常多樣,多以How,Why,What do you think,If,等特殊疑問代詞作為開頭,讓學生有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比如在5B Module3 Unit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中,課文自帶的問題有:
﹒What?did?Hong?plant/build?
﹒Where?did?Hong?put?the?rice?
其實根據(jù)課文內容,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更有意思的問題,如:
﹒What?do?you?think?of?Hong?
﹒If?you?were?a?farmer,?how?do?you?run?your?farm??等等,這樣比課文中的問題又多了幾種形式,從語法和思維角度雙向訓練了學生。
3.答案的發(fā)散性
作為開放性問題的回答,我們追求的是個性化,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在6B Module2Unit2 Will you be my friend?中,假定你想要成為一位地球的朋友,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課堂實錄片段:
T:How do you do that?
S1:I must pick up litter.I must put the litter into a litter bin.
S2:I promise to keep the air clean.
T:Why?Is there air pollution?
S2:Yes,I think so. I promise to stop cutting down forests and recycled usedpaper. I promise to plant tall trees,beautiful flowers.
以上這段課堂實錄中有兩個學生進行了不同的回答,一個想通過撿垃圾來保護環(huán)境,另一個想通過不亂砍亂伐森林,循環(huán)使用紙和種植樹和花來凈化空氣??梢娝麄兊乃季S都比較活躍。
二、開放性問題的設計
關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將涉及到許多方面,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等,需要教師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
1.層次清晰,圍繞主題
開放性問題通常會圍繞某一個主題。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層次分明,圍繞主題,最好在某個情境下進行適當?shù)耐卣埂?/p>
2.貼近生活,豐富想象
貼近學生真實的生活,最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開放性問題的評價
1、交互性評價
開放性問題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以“yes”或者“no”來回答,而是需要開放性的回答。
2、動態(tài)性評價
討論式評價主要存在于生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往往會帶來主題式討論。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是問號?!毕啾绕饌鹘y(tǒng)的問題,開放性問題更能鍛煉學生綜合英語素質,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拓寬學生思路。當然,我們也要從教材、學生實際角度出發(fā)來進行設計適當?shù)膯栴},本著從易到難、層層深入、恰當評價的原則來鼓勵學生完成開放性問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