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輝
摘? 要:時光飛逝,人類語言發(fā)展到今天,變化太多,以至于學生對古代的語言的載體——文言文,望而生畏,見之頭疼。我卻對文言文情有獨鐘。
關鍵詞:文言文;文言精華;中華文化
引言:文言文發(fā)展到今天,在中學課本中仍占有一席之地,自有它的魅力,能選入中學教材中的文言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它重塑了一代代優(yōu)秀學子的心靈,教會了他們在文言文的海洋里汲取自己的精神食糧。
一、文言文能簡化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它言簡意賅而韻無窮。你想表達自己很孤單,用現代漢語需要十幾個字,而用文言文只需八個字:“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你想表達自己才華橫溢卻無人賞識時,只需用“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你想表達自己追求理想決心很大時,則可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還有許多出自文言文的詞語沿用至今“風和日麗”“欣欣向榮”“大鵬展翅”等,數不勝數。文言文語言清新質樸,為我們現代漢語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古典美。
文言文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文言文能根據規(guī)律斷句,正確斷句后再讀文言文意思明確,意境開闊,節(jié)奏感強。“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薄皩?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保ㄌ諟Y明《歸去來兮辭》并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保ㄍ醪峨蹰w序》)朗讀時節(jié)奏感強,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
二、文言文還能傳承中華美德
選入課本中的文言文讀懂后能了解古人的思想狀態(tài)、精神面貌、社會現狀,學習他們的美德、為人處世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內在素養(yǎng),引導我們向更高素質的方向發(fā)展。讀《出師表》,我學會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讀《馬說》,我明白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讀《陳情表》,我懂得了“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重孝、重情、重義,在文言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是傳統美德的載體,可以帶領我們徜徉在“之、乎、者、也”的世界里,品味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欣賞一種別樣的美。
三、文言文篇幅雖短,卻能傳承中華美德,語言表達簡練,節(jié)奏感強,是文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那么,怎樣才能讀懂文言文呢?我根據自己從教多年的經驗,提供以下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首先,遇見文言文不要怕?!俺跎俨慌禄??!蔽覀儗W生剛剛步入學習文言文的大門,記憶力好,動手能力強,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梢园盐难晕漠斪鲎约旱呐笥?,從不認識到認識,從不了解到了解,從陌生到熟悉,一步步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解開它的奧秘,文言文也就不是一只虎,而成為一只能給你帶來樂趣的貓了。文言文是語言的高度凝縮,只要我們能勇敢去面對,去探索,文言文不足為懼。
其次,遇見文言文也應多讀?!皶x百遍其義自現。”文言文更不例外。對于文言文來說本就不好理解,那么我們應怎樣讀呢??略讀。拿到文言文不要急于細讀先粗讀:讀開頭,讀中間,讀結尾,了解大意,明白寫了什么事或寫的是什么人,然后根據人和事在腦子里面想關于人和事的相關事宜,有初步印象,做到胸有成竹。?細讀。再讀課文,從細節(jié)入手,弄清每一句的意思,把它按照一定順序連成完整的故事,在故事中揣摩人物的形象或者文章的中心。?品讀。文言文在讀幾遍之后就會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這時,我們就應該抓住重點字、詞、句理解意思品讀重點詞句中所蘊含的感情。比如:李密的《陳情表》“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中“夙”解釋為“很早”,“嬰”解釋為“纏繞”,疾病和人之間有一個關系,就是被動關系。那么整個句子意思就是:劉氏很早被疾病纏身,時常臥病不起,我侍奉她喝水吃藥,不曾停止過。體現出李密對祖母的拳拳孝敬之情。一個“夙”一個“嬰”理解清楚之后,整個句子意思豁然開朗,理解其中的感情就容易多了。我們在文言文的朗讀中也就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增強了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再次,遇見文言文要多積累,善聯系。每篇文章都有值得記憶和保留的東西。有的需要記住字的讀音,有的需要記住詞語的意思,有的需要記住同一個人在不同文章中的思想。拿“數”這個字來說在“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中讀“cù”,我們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想到在“范增數目項王”中讀“shuò”,進而聯想到“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中也讀“shuò”。再通過平時的積累,我們可以歸納出“數”的所有讀音。再如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體會其思想:向往者和平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我們可以想到他的其他作品《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飲酒》等,抒發(fā)的是同樣的感情。只有在不斷地積累與聯系中,我們才能豐富自己的文言文底蘊,喜歡上文言文,進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最后,置身文中,品味內容。文言文不少文章故事性很強。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置身詩鏡,借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寫的故事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使整個心靈沉浸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中,為后面理解文章內容提供幫助,加深理解。
在審美想象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體會和審美經驗,和作者取得共鳴;也通過聯想,進入作者所描述的、我們從未經歷過的境界中,獲得審美體驗。
結束語:總之,文言文是中華古老文化的精華,魅力無窮。作為現代人,應在習慣了現代語言環(huán)境的情形下,重視文言文的閱讀與傳承。否則,這一文學明珠將黯然失色,甚至退出歷史舞臺。品文言精華,悟文言魅力,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現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桂英. 如何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J]. 魅力中國,2016(24).
【2】古建紅. 敲開文言文閱讀之門——淺談怎樣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J]. 語文天地(初中版),2014(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