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點評: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是他們傳道受業(yè)解惑,是他們無聲潤物更護花。“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
9月10日,第三十六個教師節(jié)來臨。老師,這個親切的稱呼縈繞在每個人的腦海里。“老師您好!老師謝謝您!”這是每個人對老師的終生感恩之情。
2020年“全國教育楷?!泵麊沃泄灿?2位教師入選,其中既包括抗疫中表現突出的鐘南山、張伯禮,也有各類教育行業(yè)的教師,竇桂梅、高夯、孫浩、魏亞麗、胡豫、張云閣、肖敏、何梅、張桂梅、丁海燕。他們是千千萬萬個堅守在教師崗位上盡責履職、默默奉獻的教師中的代表。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書寫了師者的責任與擔當。
63歲的張桂梅是云南麗江市華坪縣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創(chuàng)辦者,從2008年至今,建校12年畢業(yè)10屆學生,1600多名女孩從這里走出大山圓夢大學,學校招收的大多是貧困、輟學或落榜的女學生。從2011年起,全校連續(xù)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2020年的本科上線率94.3%,如此成績,張桂梅傾注了全部心血。12年的艱難支撐,張桂梅身上陸陸續(xù)續(xù)患上了肺氣腫、小腦萎縮等10多種疾病。她說:“為了學校,我?guī)缀醺冻龅氖巧!?018年,張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拉住來醫(yī)院看望她的華坪縣縣長的手說:“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敝劣谒约?,“把我的骨灰撒到金沙江里就完事了。我救了一代人,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教數學是我的樂趣,三尺講臺是我今生的摯愛。”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高夯說。高校的數學課對大多數文科生而言抽象、晦澀、難懂。但在高夯的課堂上,同學們則是聽得津津有味,座無虛席。高夯的數學課程叫“人文數學”,這不是簡單地修改課程名稱,也不是對專業(yè)數學的壓縮,而是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內容、培養(yǎng)方式上進行全新的改革和探索?!拔抑饕囵B(yǎng)學生兩個素養(yǎng)——不亂說和不說亂,有根據地說話是‘不亂說,有邏輯的說話是‘不說亂?!痹诤芏鄬W生看來,高夯不只是數學家,還是哲學家。從教39年的高夯一直把因材施教當成培養(yǎng)學生的出發(fā)點?!皩W校不是工廠,課堂不是流水線。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應該各有特點和個性?!彼€將目光投向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師范大學培養(yǎng)的是中小學教師,只有把他們培養(yǎng)好,他們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們國家才會變得更好?!?4歲的高夯教授的數萬名學生遍布祖國各地,而他希望能工作到70歲?!拔业脑竿芎唵?,希望自己還能被需要。”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教書育人崇高而偉大,十年樹木,十萬棟梁。老師您辛苦了!人生路上,感謝有您陪伴;夢想彼岸,感謝有您指引。老師,節(jié)日快樂!
人物點評:
雖有公職在身,卻未丟棄自己的研究,更摘得未來科學大獎,并致力于將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級高水平的研究平臺。
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公布,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因其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
盧柯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6歲出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38歲當選為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48歲成為中國“萬人計劃”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選之一,53歲被任命為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而職業(yè)科學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扎根東北的盧柯,十分關注當地的振興發(fā)展?!皩|寧來說,全省工業(yè)增加值的三分之二來自與材料關系密切的裝備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業(yè)。我們要促進原創(chuàng)、要補基礎,從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級高水平的研究平臺?!?/p>
盡管成名很早,盧柯仍然堅持在一線研究、教學?!翱萍脊ぷ髡咭詴r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主動擔當,投入到科學實踐中,用自己微弱的知識之光照亮周圍的一片區(qū)域。我希望年輕人能快點超過我,一個領域、機構要發(fā)展,一定是下一代超過上一代,我們年長一些的應多為年輕人提供幫助?!?/p>
對于獲獎,盧柯感到突然,他感謝評委會認可材料科學這門古老的學科。獲獎是對該學科的巨大鼓勵,激勵著盧柯繼續(xù)在這個學科中作出更多更好的工作。
人物點評:
他以“誠信、務實、高效、奮進”為座右銘,腳踏實地,兢兢業(yè)業(yè),推進企業(yè)品牌建設和社會發(fā)展。
9月8日,農夫山泉上市高開85.12%,報39.8港元每股,總市值超4400億港元。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鐘睒睒晉升中國新首富。
“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些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均出自鐘睒睒之手。他是中國企業(yè)家里最懂得營銷的人之一,總能通過標新立異,提升旗下產品的知名度。鐘睒睒本人非常低調,很少應酬、交際,幾乎不上酒桌,除了工作就是讀書。
1996年,農夫山泉在國家一級水資源保護區(qū)浙江千島湖畔建廠,記者出身的鐘睒睒給農夫山泉設計的核心標簽——“健康、天然”一下子擊中了人們對健康升級需求的心理。自此農夫山泉迅速發(fā)展,生產設備世界領先,擁有國內單機生產能力最大的吹瓶機和灌裝機,且產品包裝種類齊全,品質優(yōu)異。2002年,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產值即達8億多元,2004年產值達到28億元。2019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鐘睒睒排名第186位。
致富不忘回報社會,鐘睒睒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1998年特大洪災之時,他帶領全體員工向災區(qū)捐獻價值100多萬元的錢物,為此榮獲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頒發(fā)的“人民不會忘記”獎牌。2000年,農夫山泉被指定為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比賽訓練專用水。2003年,農夫山泉出資1000萬元,支持中國航天工程事業(yè),被授予“中國航天員專用飲用水”榮譽稱號。面對未來,鐘睒睒將繼續(xù)引領農夫山泉做好大自然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