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陳英梅
【摘 要】目的:探究疼痛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響。方法:在本院接收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抽選40例作為本研究的觀察對象,擇取時間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經(jīng)簡單隨機分組法被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疼痛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疼痛控制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其疼痛控制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結論: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實施疼痛護理有利于降低疼痛感知水平。
【關鍵詞】晚期惡性腫瘤;疼痛護理;疼痛感知水平
【中圖分類號】R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2
多數(shù)惡性腫瘤患者于晚期可出現(xiàn)癌性疼痛的癥狀,臨床相關統(tǒng)計表明[1],全球每天至少約550萬腫瘤患者受癌性疼痛的折磨,而其中晚期腫瘤患者占比為80%左右。疼痛不僅可加劇患者身體上的痛苦感,且可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質量。為此針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臨床醫(yī)務人員需要結合其具體需求,實施合理的醫(yī)療干預工作,以緩解患者的身心痛苦感[2]。本文主要分析疼痛護理應用于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的價值,具體研究內容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中觀察對象均選自于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40例患者經(jīng)簡單隨機分組法被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各占20例。對照組: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年齡平均值(65.35±2.46)歲;依據(jù)疾病,胰腺癌患者3例,膽囊癌患者2例,肺癌患者10例,乳腺癌患者1例,肝癌患者4例。觀察組:男、女患者各占14例、6例;年齡平均值(65.43±2.28)歲;依據(jù)疾病,胰腺癌、膽囊癌、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患者例數(shù)各占1例、3例、11例、2例以及3例。入選標準:經(jīng)過臨床相關檢查被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患者;病變處于晚期且不做手術治療的患者;同癌性疼痛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的患者。排除標準:病情危重隨時可能離世的患者;存在意識障礙或者精神疾病的患者。兩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資料數(shù)據(jù)相比對,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即開展常規(guī)飲食干預、心理疏導、健康宣教以及用藥指導等,同時依據(jù)患者的疼痛程度,為其開展體位護理工作。
觀察組患者給予疼痛護理,詳細護理內容如下:
(1)音樂療法:實施前,根據(jù)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經(jīng)濟情況、文化水平、疼痛程度等,評估患者的音樂喜好以及音樂鑒賞能力,結合患者的性格特征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每天開展兩次20min的音樂療法,播放音樂時將患者體位調整為半臥位或者平臥位,囑其放松身體,維持病房安靜的環(huán)境狀態(tài),結合患者的聽力情況以及個人的舒適度。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放松身體,想象自己身處優(yōu)美的大自然中,同時可引導患者回憶愉悅的體驗,以提升疼痛控制效果。
(2)專業(yè)心理輔導: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人文學科修養(yǎng),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實施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以及需求等,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完善解釋工作,提升患者的信任度及安全感,穩(wěn)定情緒。將導致疼痛癥狀出現(xiàn)的原因向患者展開詳細的介紹,以豐富其對疼痛相關知識的認識;鼓勵患者家屬加強患者的陪伴,避免孤獨、焦慮情緒對機體耐受度產(chǎn)生影響;除此之外,叮囑家屬切忌在患者面前表現(xiàn)出悲傷、無奈的心情,以避免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評分——以數(shù)字模擬評分法進行評估,分值為0-10分,以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癥狀越嚴重。
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控制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并分析本研究中相關數(shù)據(jù)并且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用()表示疼痛評分和疼痛控制時間,以t檢驗。P<0.05代表組間數(shù)據(jù)比對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其疼痛控制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見下表。
3 討論
癌性疼痛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可延長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且可加大患者的身心痛苦感,極易導致負性情緒出現(xiàn),甚至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輕生的情況[3]。疼痛癥狀可降低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水平,且可影響疾病的救治質量,為此針對此類患者,臨床醫(yī)護人員不僅需要充分重視常規(guī)護理工作的實施,且需要針對疼痛癥狀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機體的疼痛癥狀[4]。
常規(guī)護理工作缺乏針對性,護理人員未重視疼痛癥狀的護理,因此無法獲得理想的護理干預效果。疼痛護理即為護理人員全面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患者喜好以及心理狀態(tài)以后實施的系列護理干預措施,以極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促進生活質量的提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疼痛控制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疼痛護理措施實施以后,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個人特征,為其播放喜愛的音樂,有效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進而緩解疼痛癥狀;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況,實施合理的心理疏導工作,改善負性情緒,將不良情緒所致的應激反應減輕,緩解疼痛癥狀,間接促進轉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疼痛護理在改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機體疼痛癥狀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廣泛應用于今后臨床中。
參考文獻
莊菊萍.晚期癌癥病人對安寧療護的需求現(xiàn)狀及安寧療護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19):2411-2413.
葉菁,閔振興,徐桂銀,等.標準化心理干預對中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9,25(15):1959-1962.
史建文.優(yōu)質護理服務用于晚期癌癥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與意義[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6(12):54-55.
紀京緒,杜彩云.階梯性鎮(zhèn)痛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負性情緒、疼痛狀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23(4):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