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才
摘?要:有聲思維最早被用來描述和研究人類對問題處理過程的認知演變,其能很直接地記錄解題思路和處理方式。有聲思維即人們在從事某項任務(wù)時隨時隨地說出頭腦中的即時想法和全部信息,亦可以理解為行為人時時刻刻在用語音表述當時的思想狀態(tài)。文章用有聲思維來描述大學英語聽說課中學生的認知過程,對比分析解題、思考和判斷的過程,有助于進一步改善和優(yōu)化聽說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有聲思維;大學英語;聽說課堂;
有聲思維作為一種調(diào)查方式廣泛地應(yīng)用于人類某段特定的思維過程的研究中,它能直接地反映出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和思維的運行模式以及思考步驟。有聲思維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協(xié)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掌握學生的思維模式,獲知真實的反饋信息,從而達到檢驗教學效果和指導(dǎo)教學方式的作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包括讀寫課程和聽說課程,有聲思維作為有效而新穎的教學工具被采用于聽說課堂教學,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具有一定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一、聽說關(guān)系與有聲思維
聽說讀寫譯,“聽說”先行,是提高英語技能的前提和基礎(chǔ)?,F(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材由讀寫和視聽說兩部分組成,可見“聽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新媒體的多元介入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聽說一體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亦能帶動閱讀和寫作技能的提高,形成有機結(jié)合、相得益彰的學習效果。聽說不分家,聽是理解,說是表述,聽與說是學習語言和深入異質(zhì)文化交流的基礎(chǔ)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大學外語教學摒棄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屈于應(yīng)試教育而忽視聽說能力的缺點,加大了聽說課的課時比例,但聽說過程尤其是聽力解題路徑的認知過程往往易被忽略,而有聲思維恰如其分地記錄縱向認知分析過程,能夠展示問題和解釋理解與記憶的過程,從而指導(dǎo)教學行為的修正、強化和提高。
二、有聲思維與聽說認知過程
(一)受試者和材料的確定
受試者為本校大學一年級非英語專業(yè)在校生(受試者一)和同年級校實驗班在校生(受試者二),前者英語水平一般,后者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均未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測試的聽說題目均選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第二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測試題目均為受試者未曾接觸過的并匹配大學一年級學生的階段性英語水平。在沒有干擾的語音室逐一對受試者進行記錄,試卷發(fā)給受試者后開啟聽力播放,聽力題目有一個長對話,附加5道選擇題,口語為限定主題表述優(yōu)劣勢的題目。聽力題目播放結(jié)束后開啟有聲思維錄音,令受試者把解題過程和心理感受全部說出,口語表述之前給予2分鐘的構(gòu)思時間,此部分也令受試者進行表達,實時記錄有聲思維。從而生成2段包含聽力解題過程、口語思考過程和口語表述過程的音頻文件。
(二)過程分析
大學英語聽力的認知解題過程首先是前期準備,即受試者的題目閱讀瀏覽過程,然后是語音輸入和切分,此過程會因為連讀、省略和口音等因素導(dǎo)致出現(xiàn)信息丟失現(xiàn)象;語碼保存后開啟自上而下的知識庫-語義分析-字詞識別和自下而上的字詞識別-意義分析-知識庫的理解過程,此過程是最能反映認知過程的階段之一,有聲思維報告顯示受試者在此過程中自下而上的使用率遠高于從知識庫出發(fā)確定的字詞識別,說明學生沒有及時地把相關(guān)性背景知識提取出來;隨后的信息整理和保存過程在有聲思維中無法直接記錄;分析和匹配、判斷和排除、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是另一段十分重要的有聲思維記錄認知過程的片段,此過程可以反映出受試者的邏輯推理能力、翻譯策略的選取和答題技巧的使用,以及語義和語篇分析的過程。之后的口語準備時間里受試者開始時均使用母語進行構(gòu)思,二者均思路清晰,表述明確,進行英語轉(zhuǎn)換時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停頓和表述不明,有聲思維記錄表明前者遇到單詞不會的障礙,后者遇到語法表述的障礙;口語正式表述過程中受試者一只說出支離破碎的單詞和短語,受試者二句法單一,只用主謂賓的簡單句表述。
(三)研究結(jié)果
研究結(jié)果表明,聽力測試后2道無法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的題目受試者二有更好的準確性,不同英語水平的受試者均運用了表層語義匹配、深層語義匹配、聯(lián)系背景知識和推理四種聽力解題策略,表層語義匹配能夠使受試者在較短時間內(nèi)解答難度低的題目,深層語義匹配令受試者完成中等難度題目的作答,啟動背景知識和邏輯推理過程融入部分主觀思維和答題技巧的成分,有聲思維反映出在啟動背景知識后,英語水平較高的受試者能夠十分準確的從大腦中提取十分高效的相關(guān)信息輔助解題,并且在推理過程中有效地掌控主觀判斷及巧妙地運用答題技巧,著重會話細節(jié)的捕捉,利用已知信息推測未知信息,從而取得較好的聽力效果和較高的解題準確性。在隨后的口述過程,有聲思維顯示受試者的表述思維都十分清晰,導(dǎo)致受試者1口述不佳的原因是單詞阻礙,導(dǎo)致受試者2口述簡短的原因是句型匱乏、搭配不當。由此可見,大學英語聽說課應(yīng)強化背景知識的輸入,進行解題技巧和推理判斷的專項訓練;并增加詞匯量和常用口語句型的講述,從而提升學生的聽說水平。
結(jié)語
有聲思維調(diào)查方法在外語教學研究方面發(fā)揮著獨具特色的作用,基本上涉及外語教學研究的各個分支,其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隨著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在認知語言科學方向的發(fā)展和教學研究與語言學以外的諸如神經(jīng)科學的跨學科研究的深入,有聲思維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的應(yīng)用充分發(fā)揮著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其充足的理論意義和應(yīng)用價值也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所關(guān)注和重視。有聲思維法在聽說課的應(yīng)用能幫著教師改善和提高學習者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針對性地進行聽說訓練以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白會凌,王健燕,白日升.基于“有聲思維”策略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設(shè)計[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4)91-92.
[2]郭純潔.有聲思維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