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曉
一、案例背景
在日常教學中,難免會碰上讓人頭疼的“搗亂”學生,很多時候他們都讓教師覺得束手無策,但置之不理又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白饚熤氐馈?,作為學生就應該乖乖遵守教師定的規(guī)矩,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但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不聽話的越來越多,有時候教師責問,學生要么沉默以對,要么滿嘴理由,抵觸、反抗情緒不斷增加。如何引導有這類行為的學生能正常地上好一節(jié)課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二、案例描述
學生小A是這學期開學后轉到我們學校來的。剛來的幾天還好,雖然有些小動作但還不影響正常上課,可沒過多久情況就變得越來越糟糕了。有一次上體育課,大家都站好隊了,卻一直沒見他的蹤影,過了一會兒他從校園里提著垃圾桶走了過來。我說:“小A,為什么這個時間去倒垃圾?鈴聲響了你怎么沒趕緊回來?大家都準備上課了,快點兒拿球站隊?!彼f:“老師,今天我……”“好了,別說了,趕緊站隊?!甭爲T了他日常的各種理由,為了不浪費上課時間,我打斷了他。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不會影響接下來的課堂,可誰想他先是報告要上廁所,還去了很長時間;后是回來后沒有兩分鐘就在隊伍里轉來轉去還不停地和旁邊學生說話,我點名提醒,可每次他都堅持不到一分鐘就又站不住了,后來干脆在隊伍里面爬來爬去。沒辦法我只能把他叫到隊伍前面的墊子上坐好,可稍不留意他就又不知會出現(xiàn)在哪里,還時不時發(fā)出怪聲逗逗同學,整節(jié)課被他擾亂得無法順利完成原定的學習任務。
課后,我去找小A班主任深入了解了一下這名學生的情況。他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早上出門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到很晚才能回家;他的媽媽要照顧生病的姥姥,一天下來他的爸爸媽媽都很少有時間管他。前段時間他的姥姥病情加重去外地住院,他的媽媽只能把他送去了午托和晚托,有時候晚托結束后還要待在他爸爸的車上到很晚才能回家,這樣使原本就自律性很差的他問題更加嚴重了。知道這些情況后我由開始的生氣變成了心疼。以后的課上當小A出現(xiàn)問題時我都會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一次課間我走進教室,小A從講臺上拿起一本書說:“老師,這是數(shù)學老師的書,我能幫他送去嗎?”“可以呀,真是個細心又樂于助人的孩子?!闭f完,小A高興地送書去了。從這點可以判斷,雖然他有時候“皮”得讓人頭疼,但他有樂于助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他的這個優(yōu)點以后,每次課上我都會給他分派一些事務讓他來“幫”我。他雖然有了一些變化,但還是經(jīng)常會對我上課有些干擾。
課后,我找機會問他:“你想不想做名好學生,有很多好朋友?”
小A:“想,可是他們都不和我玩?!?/p>
我:“你知道大家為什么不喜歡和你玩嗎?”小A皺著眉頭疑惑地看著我,“因為你不遵守規(guī)則,大家不喜歡這樣的朋友。”
小A:“可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老師想幫你,你愿意和老師一起努力嗎?”
小A:“好?!?/p>
我:“那從下次課開始咱倆開始做游戲好不好?”
“好??!”小A高興地回答。
我:“我們先來想想你現(xiàn)在都有哪些問題。上課說話、離開自己的座位、出怪聲……好,先說這些,你可不可以告訴老師一些暗號?”小A不解地看著我,“當我看到你不能管住自己時,我就用暗號提醒你一下,你覺得怎樣?”
“好??!”他顯得格外興奮地說,等他說話時就讓我單手把手臂屈起來握緊拳頭;離開座位時就讓我做一個“停止”的姿勢……
我很認真地把我們的暗號記了下來,他也躍躍欲試的樣子。我悄悄地告訴他:“你讓老師用暗號的次數(shù)越少,你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彼麊枴罢娴膯幔俊蔽椅⑿Φ攸c點頭。
我找時間給班里除小A以外的學生開了個會,討論小A的情況,大家都表示只要他不搗亂都愿意讓他參與游戲或參加小組活動。暗號的作用出乎意料的好,僅僅過了兩個星期時間,小A的“搗亂”行為就很少了,可以比較順利地上完一節(jié)課了,而且可以和同學們一起游戲或參加小組活動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每節(jié)課后都會和他聊一會兒,讓他自己評價這一節(jié)課的表現(xiàn),然后我再給他總結、給他加油。后來我也會再找1~2個和他一起活動的學生對他做出評價,聽到別人給他指出問題時,他不再像以前那么激動地帶有敵意地“狡辯”了,更多的時候是不好意思地憨笑。
一天放學后,小A主動幫我把落在校園里的錄音機送回了辦公室,我順便和他聊了一會兒。
我:“小A,老師有個疑問,為什么以前你搗亂的時候老師點名提醒,你不聽,而現(xiàn)在用你的暗號你卻表現(xiàn)得這么棒?”
小A:“嘿嘿,老師,您點我名時我覺得沒面子所以不想停下來,現(xiàn)在您用暗號提醒我,我覺得反正同學們也不明白您是在說我,就趕緊讓自己站好了。”
我:“那你喜歡現(xiàn)在的你還是過去的你?”
小A:“當然是現(xiàn)在的呀!”
我:“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以前自由了,為什么喜歡現(xiàn)在的?”
小A:“以前我想跟同學一起玩,大家都不要我,我一生氣就給他們搗亂讓他們都玩不好?,F(xiàn)在大家都愿意和我一起活動了,我喜歡這種感覺。”
三、案例分析
1.小A是一個有著正常智商和能力的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家長和教師在有些問題上還不能了解他或沒有及時采用有效的方法處理造成的。
2.要進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嘗試了解學生產(chǎn)生對抗情緒的真正原因。通過和班主任的溝通,了解到小A的情況:一是因為爸媽沒時間關注他,他想得到大家的關注,但運用了錯誤的方式。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采用了以下方法:通過幫他安排任務改變他的行為方向,使他有被關注的感覺;當他出現(xiàn)問題時不急于提示,適當忽視他的行為,給他時間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當他進步后及時地鼓勵他。這一點不是為了避免沖突而對他的行為視而不見或者對他讓步,而是出現(xiàn)問題時要用堅定而和善的目光看著他,讓他能感覺到教師在給他機會,教師覺得他可以做好;引導其他學生給他機會,寬容地對待他,讓他感覺到大家對他的關愛;讓他參與解決問題,如自己設定秘密暗號等方式來幫助他,使他有存在感并愿意接受我對他的暗示提醒。二是他的“搗亂”導致了大家對他的不認可,長時間沒有歸屬感讓他產(chǎn)生了“你不跟我玩,我就讓你也玩不好”的報復心理。當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后,筆者沒有采用懲罰的方式處理,而是首先和他交談,承認他的感情受到了傷害,讓他對筆者有信任感,然后處理問題。同時告訴他,如果他愿意,筆者就是他的朋友,有心事可以和他一起想辦法。剛開始他還有所懷疑,但通過幾次實施,他順利地和同學們化敵為友,使他信服、真正接受了筆者這個大朋友。
四、案例反思
1.鼓勵是改變學生不良行為的強大動力。行為不良的學生其實大都缺乏自信心,要轉化這類學生,首先我們要幫他們找回自信,而鼓勵是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的有效方法。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關注學生的每一種努力,并及時給予鼓勵性的回應,當他們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鼓勵時,不良行為的動機就會消除。
2.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鑰匙。不管成人或是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人就更容易做出過激或錯誤的行為。學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是避免沖突和對抗的有效方法,當學生感覺到自尊心受到保護時,就不會打開自己的“保護罩”,也就更容易接受別人給他的意見。
3.巧用非語言溝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鼓勵和關愛,非語言溝通既能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又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被傷害,是我們?nèi)粘=虒W中一種不錯的方法,案例中用到的暗號提醒方式,就是出于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