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石立群 石立君
摘 ? ?要:結構性能的穩(wěn)定很大程度地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和施工質量,損傷、腐蝕和銹蝕等問題都會威脅橋梁的正常使用及耐久性。本文全面分析了橋梁工程中存在的幾種結構病害,介紹了橋梁的檢測內容及評定,探討科學的綜合防治措施。
關鍵詞:橋梁工程;結構性病害;檢測評定;修復
1 ?引言
橋梁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各種病害,如不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病害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不斷惡化,甚至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掌握橋梁的病害種類,采取有效處理方法,才能做好全維護工作,增加橋梁的安使用壽命。
2 ?常見的結構性病害
2.1 ?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裂縫是橋梁最常見的病害,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如混凝土收縮引起表面龜裂而出現的網狀裂縫,大跨度梁出現的下緣受拉裂縫,設計不當、施工養(yǎng)護不良或溫度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腹板裂縫,墩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梁端上部裂縫,分層澆筑間隔太長導致的梁側水平裂縫,支座與橋軸偏斜引起的梁間橫隔板裂縫。綜合來說,裂縫的產生主要由施工設計、材料質量、荷載、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通過對不同病害成因展開分析,才能從根本上抑制裂縫的產生和發(fā)展。
2.2 ?鋼筋銹蝕
鋼筋銹蝕是也是比較普遍的病害,產生原因主要是環(huán)境作用。鋼筋銹蝕直接影響鋼筋的可用截面面積。如果銹蝕程度嚴重,在鋼筋所在位置的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現平行裂縫,進而造成混凝土保護層剝離脫落,導致露筋情況的發(fā)生,影響橋梁整體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為最大程度降低鋼筋銹蝕的發(fā)生,在施工作業(yè)中做好鋼筋表面的防腐處理,并注意混凝土振搗澆筑的方法,應做到密實均勻,避免出現蜂窩、麻面、空洞等情況,保證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2.3 ?伸縮裝置損壞
橋梁上使用的橡膠條伸縮裝置分兩種,一種用于填塞對接,另一種是嵌固對接類型,橡膠條的脫落會造成伸縮裝置破壞,橋面的流水及垃圾極易進入伸縮縫,造成墩臺混凝土和伸縮縫結構劣化、破碎,錨固鋼筋露出。
2.4 ?地基沉降
橋墩位置的不必定導致地基會有所差異,地基不均勻沉降屬于常見的結構性病害。但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會給橋梁使用帶來負面影響,造成橋梁上部結構損傷,出現橋面裂縫,嚴重的話會出現橋體坍塌。
連接處路面的“臺階”,不僅降低車輛通行速度,還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地基勘察、設計缺陷、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工程監(jiān)測都可能造成地基沉降的因素。
河床堆積物、洪水沖刷對橋梁墩臺較大的沖擊,使得基礎產生一定量的側向滑移,尤其是軟土場地基。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提前勘察好橋梁所處的地形地質,確定好最佳選址;設計師要依照地形地勢,科學合理有地設計橋梁結構;施工單位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章程,合理施工,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監(jiān)管,減少環(huán)境因素對施工的影響。
3 ?橋梁檢查
橋梁檢查是對橋梁缺陷和損傷的檢查,分析缺損對橋梁質量及承載力的影響。
3.1 ?經常檢測內容
橋梁經常檢查主要包括外觀整潔度,橋面鋪裝完整度,排水設施通暢度,緣石護欄損壞情況,支座缺陷,河床沖刷,墩臺受損情況,交通安全設施等。
3.2 ?定期檢測內容
定期檢查周期根據橋梁技術狀況確定,不少于三年一次,重要部件的缺損達到三、四、五類技術狀況時,應立即進行一次定期檢查;特大橋和特別重要橋梁應每年一次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不僅涵蓋橋面系構造、支座、墩臺基礎、各類橋型、調治構造物的檢查。檢查重點還包括橋頭引道、河床及橋址,上部結構的跨中、1/4跨徑處、支座處、反彎點處檢查,下部結構的支座底板、蓋梁、橫系梁、墩身、臺身、角隅處。
首先,在對橋梁現狀進行檢查的基礎上,依據橋梁結構質量(缺損狀況、材質狀況與耐久性指標)檢測結果、結構固有模態(tài)參數測定結果,以及使用荷載調查分析情況等,借助橋梁結構設計或竣工資料,通過結構檢算分析,進行荷載效應和抗力效應的比較,繼而評定橋梁承載力。
公路橋梁材料性能檢測是對其結構及部件的材料質量所存在的缺損狀況進行詳細檢測、試驗、判斷的過程。
混凝土現場檢測包含混凝土強度檢測、碳化深度檢測、缺陷損傷檢測(均勻性檢測、結合面檢測、表面損傷檢測、不密實區(qū)檢測、淺裂縫檢測、深裂縫檢測),鋼筋銹蝕檢測
4 ?加固工藝分析
4.1 ?鋼筋修復
鋼筋銹蝕的部分很難進行還原,只有將銹蝕的部分清除掉,盡量阻止其擴散并影響到其他正常部位。為此,針對鋼筋銹蝕的修復工作,需要借助砂紙、磨刀和噴砂槍等工具對銹蝕的鋼筋和混凝土的銹蝕部分進行清除,然后對清除的銹蝕部分進行清潔,再在其表面噴上一定量的阻銹劑和界面劑,從而形成新的抵御腐蝕的保護涂層,之后可以使用高強度的砂漿來修補缺失的表層。
4.2 ?裂縫修補技術
作為橋梁最常見病害現象,裂縫修補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裂縫面積的擴大。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首選,對于橋梁構件出現較小面積的裂縫時,一定要予以重視,及時使用施工材料進行修補填充,有效控制裂縫面積的擴大,避免其對混凝土構造產生不好影響。如果裂縫問題較大時,就要選擇那些伸縮性和延展性好的材料,確保修補填充工作合理有效進行。其次,在面對大面積裂縫時,就要鑿除施工原有混凝土,利用面積的加大與截取對其進行鞏固,可以先將構件表面的鑿毛處理干凈,同時使用混凝土澆筑填充,這里要注意,使用的混凝土一定要是同一標號的,以此實現加固效果。最后,進行鋼板材料加固時,要基于材料使用要求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此達到橋梁裂縫處理工作的良好完成,進而確保橋梁整體質量的提升。
4.3 ?路面沉降處理技術
當產生路面沉降問題時,就要對下沉的路面及時填補,加固受損部分,這是能夠解決橋梁工程沉降問題的方法。橋梁加固,是指通過對高強度粘貼材料的利用,將其在橋梁外部進行覆蓋,通過對橋梁工程設計的結構體系與截面積之間關系的計算,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壓性,當橋梁處于受力狀態(tài)時能夠對其進行完善處理。不同原因下,橋梁路面沉降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技術人員就要根據路面沉降不均勻的程度來選擇與之相對的處理方法。如果沉降高度較低,可以使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路面修復方法進行修復;沉降高度過大時,下降程度嚴重,需要采取灌注、置換和壓實等處理技術。灌注處理技術是在基礎設施內添加水泥砂漿,與混凝土和地下軟土相結合形成加固,改善基礎設施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路面承載力。置換處理技術是指利用常規(guī)方法在不良土質使用不見成效,在這些不良土質中進行挖坑,利用性能好的碎石和礦石進行填補,保障土地質量。
5 ?結束語
隨著國家的發(fā)展,還會繼續(xù)加大道路橋梁建設力度,為解決我國的城市交通擁堵情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橋梁檢測與加固處理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出行。因此更新和研究橋梁的建設手段與檢測加固技術需要我們進行不斷投入。
參考文獻:
[1] 張勝龍.空心板橋上部結構病害成因及加固方法[J]. 交通企業(yè)管理,2018(3):65~67.
[2] 胡云波.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處理技術[J].中國水運,2019(5):110~111.
作者簡介:
陳迎春(1973—)女,本科,高級工程師,工程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