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淑儀
舊部前小學四(1)晨曦中隊是一支積極向上、團結互愛、平等民主、特色鮮明的少先隊隊伍。我們的中隊名延續(xù)上一屆中隊輔導員帶領的中隊名稱“晨曦”,晨曦即早晨的太陽,寓意讓隊員們普灑陽光,播種希望,收獲成長!該中隊目前有30名隊員,自一年級中隊創(chuàng)建以來,表現(xiàn)出色,進步神速。我們從中隊特色、民主管理、中隊活動三方面,增強了隊員們的集體榮譽感和中隊凝聚力。
激活閃光點,提煉中隊特色
特色文化是中隊文化的核心
這一屆我們的中隊特色是“紅領巾小白靈”。在特色中隊文化建設中,增強了中隊的凝聚力,發(fā)掘了孩子們的多元智能。
在一年級的開學典禮上,我們預備中隊的張雅雪同學,在開學典禮上,憑一曲《荔枝頌》征服全場,無論是隊員或者老師,都感到非常的驚喜。這在之前是沒有的,這么好的苗子,的確很難遇到。這樣的資源,完全可以作為獨特文化,加以利用。于是,在學校隊委會的支持下,我們中隊就把嶺南傳統(tǒng)文化作為我們的中隊特色,并開始努力創(chuàng)建“紅領巾小白靈”動感中隊。在學校原色教育的理念下,由中隊輔導員、隊員們和家長們共同修改了隊旗和隊徽。同時鼓勵隊員們自己創(chuàng)編隊歌,歌詞含義深刻,優(yōu)美動聽,充滿溫馨與希望。隊員們也對隊徽進行了解讀, 晨曦中隊隊徽主要構圖有太陽、紅星、飛馬、紅領巾、書本?!俺筷亍奔丛绯康奶?,寓意讓隊員們普灑陽光,播種希望,收獲成長!同時把班訓“晨曦初現(xiàn),博學明辨。百靈齊鳴,勤思篤行?!币卜旁陉牷罩小j爢T們?yōu)殛牷盏暮x解說自編了一首小詩:
晨曦現(xiàn),初升暖陽耀心田。
紅星引,愛黨愛國意志堅。
紅領巾,恰少年,策馬飛奔奮向前。
博學之,更明辨,胸有詩書氣自閑。
勤思考,謹篤行,頑強學習肯鍛煉。
藍為本,青出之,繼承傳統(tǒng)再奉獻。
舊部子,如輪轉,向著勝利勇爭先。
有了自己中隊的標志和班訓,中隊也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中隊凝聚力從而增強了。
借助資源,激活閃光點,打造特色中隊
由于有了粵劇種子,隊員們對粵劇非常感興趣,也很羨慕張雅雪。于是,中隊關于粵劇的話題就增多了。中隊輔導員也順勢利用這個契機,因勢利導,把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入到中隊文化中。介紹廣府文化的中隊主題活動、參與廣府廟會活動、制作有關廣府文化的手抄報、傳唱廣府粵語童謠等。課間孩子們也會自發(fā)地跟雅雪同學學習粵劇的動作來自娛自樂,中隊氛圍融洽,充滿正氣。由于我們中隊30人,只有5個隊員會講粵語,于是,我們利用周末進行“學講廣州話”活動。由中隊印發(fā)資料,隊員們通過請教本地人、請教老師,生活中溝通等方式學講粵語。一下子,中隊掀起一股粵語潮,課間的時候,他們互相考驗粵語的典故、俗語等。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在隊員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中隊特色初見規(guī)模。這時,恰逢我們學校申報粵劇特色學校成功,成為廣州市粵劇特色學校的試驗點。可以安排導師來我們學校任教。我們充分借助這個資源,中隊的發(fā)展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以點帶面,在全校普及粵劇文化
有了外援,我們中隊的粵劇文化推廣工作從個人、到中隊,甚至延伸到全校。全校選了40名隊員籌建了“小百靈粵韻隊”,由于我們中隊是最先接觸粵劇文化的,所以我們中隊有20名隊員進入了這個紅領巾小社團。在小百靈粵韻隊里,隊員們每周堅持訓練,苦練基本功。一段時間的訓練后,隊員們才意識到原來學粵劇,并不是他們剛開始想得那么美好的。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單是基本功就練習了三個月。孩子們有苦有淚有收獲。他們明白了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明白了學任何東西都要持之以恒。由于粵劇文化的吸引力太大了,導致很多隊員盡管身兼其他的專業(yè)隊,也不愿意放棄粵韻隊的學習。這樣的精神從十幾人影響到整個中隊,中隊里每個同學都根據(jù)自己的性格愛好,加入學校不同的專業(yè)隊,帶著堅持的信念認真訓練,在各領域中為校爭光。
傳承文化,敢于創(chuàng)新
除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外,我們的隊員也敢于創(chuàng)新。把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科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廣州市每年都會舉行“我的環(huán)保節(jié)日”講演大賽,而校園原創(chuàng)科普劇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上學期,我們中隊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進行科普劇的創(chuàng)編和表演。剛好隊員們學唱了廣府名曲《彩云追月》,于是我們想利用古典曲藝和環(huán)境科學相結合,創(chuàng)編一個有關“環(huán)?!钡墓?jié)目。師生一起根據(jù)“環(huán)?!敝黝}改寫了歌詞,由隊員們利用在導師那里學過的動作,自己編排了適合劇情角色的動作和表情。這個劇參加比賽后,得到一致的好評,獲得越秀區(qū)一等獎和廣州市三等獎,還被少兒頻道在全市所有的作品中,作為特色選出來展演。
培養(yǎng)責任感,爭當小主人
從小培養(yǎng)小主人意識
晨曦中隊的隊員從一年級開始,就實行值日隊長輪換制。盡管在開始的時候,會遇到種種困難,隊員們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后,隊員們從不會到會,從生疏到熟練。個個當起隊委來,都像模像樣。從小主人意識中,增強了中隊的凝聚力。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為了使中隊里的每位隊員都能茁壯成長并展示自我風采,從低年級開始,中隊就設立了不同的服務崗位。每個學年,由隊員們根據(jù)自身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競聘。在各自的小崗位上,隊員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覺服務本中隊,從而使中隊呈現(xiàn)出一片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氣氛。每位隊員在集體中不斷認識快樂、發(fā)現(xiàn)快樂、創(chuàng)造快樂。
公平競爭,民主管理,培養(yǎng)責任感
大家都說,晨曦中隊的隊委最多,他們的任職可不是由老師說了算,每學期應聘一次崗位。每次的崗位應聘都要求隊員們上臺參加競聘,剛開始,他們都是拿著稿紙照讀,后來,越來越多的同學都能脫稿競選了。每一學期的隊委競選都是公平競爭,合理安排的。從招聘、到競選、唱票等環(huán)節(jié),都非常正規(guī)地選出紀檢隊員,保證競選結果的準確和公平性,從小種下律己律人的種子。每一位隊員都有鍛煉成長的崗位,都能體驗集體主人翁的自豪感,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培養(yǎng)了隊員的集體責任感。隊員們也擁有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個性在創(chuàng)新與實踐中得到“張揚”,在體驗與進取中感受超越自我的喜悅。除了中隊常規(guī)隊委外,晨曦中隊還有眾多的服務崗位,如“中隊小秘書”、“課間小督察”、“晨曦領讀員”、“晨曦美容師”、“玩具收納師”、“中隊小管家”……各具特點的崗位猶如跳躍的音符為中隊建設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各具特色的中隊活動,傳承紅色基因,突出思想引領
學科活動,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為了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培養(yǎng)隊員的自我成功感,中隊在結合學科課程,開展了“晨曦讀書會”、“小百靈課堂”、“晨曦音樂會”、“我與詩詞有個約會”以及每周的“晨曦中隊課外實踐”等活動,其中“飛花令”的活動更讓隊員們體驗到了課外知識的巨大魅力。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讓課堂變得不再乏味,做作業(yè)也興趣盎然,特別是“傳統(tǒng)文化我知道”活動更讓同學們在書的海洋中領略了知識的精深和博大,他們不斷地積累,不停地吮吸,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隊員們還在教室里精心設置了“晨曦中隊角”、“晨曦雛鷹標兵榜”、“晨曦書苑”,并開展了“晨曦故事大賽”、“課本劇表演”、“晨曦中隊詩詞大賽”等活動,隊員們都能全身心投入,并獲得成長的體驗。
開展愛國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晨曦中隊非常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總會利用各種契機,進行特別的宣傳教育,同時不拘泥于說教。例如利用各種節(jié)日,制作手抄報;利用紅領巾廣播時間,學唱愛國歌曲;結合學科,在文章的學習中注入紅色基因;利用國慶節(jié),制作可以唱“卡拉OK”的愛國視頻;利用傳統(tǒng)書畫,宣傳愛國精神;“講英雄,學英雄”活動等。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通過空中課堂,晨曦中隊線上開展了“ 上好云課堂,練就新本領”、“尋雙城之源 賞楚粵之花”、“粵漢心連心 架起友誼橋”三次云中隊活動,宣傳抗疫知識、致敬逆行英雄、宣傳家國情懷。從隊員們在活動中的發(fā)言、活動后制作的電子小報、手抄報、撰寫的心得體會等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作品中,看到隊員們在潛移默化中收獲滿滿,愛國的種子在晨曦學子心中茁壯成長。
家校共育,體驗成長
晨曦中隊的隊員們,為了迎接十九大召開,響應黨中央的“中國夢”偉大復興的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憶苦思甜,傳承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光榮傳統(tǒng),感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苦與豪邁。2017年10月21日,在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晨曦中隊一行60多人參加了增城秋收小紅軍活動?;顒芋w現(xiàn)了晨曦一家親,當隊員們穿上帥氣的紅軍服時,都十分自豪,感覺到我是紅軍的好孩子!我能行,我做紅軍精神的傳承人!通過本次活動的積極參與和深刻體驗,紅軍精神在潛移默化,激發(fā)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徒步大約5公里重走長征路,利用崎嶇的山路、激流的小河、陡峭的山坡等自然地形,搭建模擬大渡河、瀘定橋、鐵絲網(wǎng)、天梯等場景,安全又緊湊,既感受到外出活動的歡快,又在氣喘吁吁中體會到長征的艱辛。
通過這些既有輕松的娛樂、又有艱苦的體驗活動,將孩子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地、落細。引導孩子們:傳播好觀念、培育好品質、繼承好傳統(tǒng)、養(yǎng)成好習慣。讓孩子們更加“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四年來,隊員們在晨曦大家庭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品質,提高了自身的素質。晨曦小小主人們用純潔的心靈、愛國的情懷、文化的傳承、無私的大愛,稚嫩而堅強地展現(xiàn)新時代少先隊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