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丹
【摘 要】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F(xiàn)階段,朗讀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加強朗讀教學,可以強化小學生對語言的掌握程度。為此,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促使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
引言
在如今以教育為主體的時代,人們對學生的朗讀量愈加關(guān)注。朗讀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要注重語文課本上的朗讀教學,同時,還應加強小學生的課外朗讀,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如何正確朗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另外,通過對課文進行朗讀可以讓小學對語言予以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語感,還能有效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朗讀教學加以重視,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進而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與價值
(一)規(guī)范對語句的發(fā)音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積累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階段,對字、詞、句的掌握程度相對較少,甚至對部分字詞的讀音并不認識,而朗讀教學能夠規(guī)范小學生對語句的發(fā)音的正確性。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朗讀教學,不僅可以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字詞發(fā)音的準確性予以辨別,還能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相應的矯正,使學生自身的朗讀水平有所增加,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在學習杜甫的《絕句》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帶領(lǐng)學生朗讀讓學生對“鸝”、“鷺”、“泊”等字詞的讀音加以分辨,小學生通過朗讀之后能夠加深對這些字詞的正確讀音的印象,進而更好的掌握語文基礎(chǔ)知識,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
小學語文的教學宗旨讓學生積累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總體的掌握,并對課文有深層次的理解,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就比如在引導學生對《江雪》進行朗讀時,學生通過公白雪皚皚的江邊景色感受到冬天帶來的寒冷,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依照課文的描述領(lǐng)悟到江邊的美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由此可見,通過朗讀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對語文課文的掌握能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三)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能夠充分應對課業(yè)考試,通常會讓學生對教材中部分課文進行背誦,而朗讀教學則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小學生本身的記憶能力。譬如語文教師對《江南春》進行朗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作者在詩句中所抒發(fā)的不同情感予以劃分,并對其進行斷句處理,通過對部分音調(diào)的提高向?qū)W生強調(diào)詩句中重要的詞語,以此加深學生的印象。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開展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詩句結(jié)構(gòu)的記憶,這樣就會減輕學生背誦詩句時產(chǎn)生的難度。
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缺少合理的朗讀規(guī)劃
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雖然教師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較為重視,但沒有合理的朗讀規(guī)劃,但教學內(nèi)容較為老套,導致對學生沒有很大的幫助。譬如,學校會定期給學生發(fā)放一些朗讀教材,供學生朗讀??蓪W校卻將這些朗讀教材當做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自主朗讀,這就讓多數(shù)學生僅僅是粗略的翻看教材,不會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詳細的思考;甚至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教師的督促,直接把教材扔到一邊,選擇不看,就造成了浪費教材的現(xiàn)象。再者,由于小學生的朗讀能力稍差,會對深層含義的文章產(chǎn)生不理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給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要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朗讀水平,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訓練。
(二)缺少合理的朗讀指導
目前的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師往往是帶領(lǐng)學生去朗讀課文,認識課文中的生僻字,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教師也是幫助學生解決,使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空間。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合理的朗讀指導,當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沒有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的感知,也不會向?qū)W生解釋具有一定難度的句子,甚至并未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去朗讀課文,阻礙語文朗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難以加強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朗讀教學,并且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應該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學分配朗讀任務
學生由于年級和年齡存在差異,使得成長特征和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應該對朗讀的科學性加以重視,對朗讀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朗讀內(nèi)容,確保課堂朗讀教學的層次性,其朗讀內(nèi)容也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小學生可以逐漸掌握朗讀內(nèi)容,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就比如語文教師對《飛向藍天的恐龍》這篇課文分配朗讀任務時,可以依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對課文進行劃分,這樣可以讓學生邏輯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同時教師要結(jié)合朗讀時間分配學生應朗讀的內(nèi)容。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朗讀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并且當學生朗讀有關(guān)科普類的課文時,在合理分配朗讀時間后,能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文中,加強對文章的朗讀興趣。
(二)加強朗讀教學指導
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應該加強朗讀指導,確保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朗讀任務。當學生對課文進行初次朗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予以整體感知,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總體結(jié)構(gòu),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字、詞、語句加以初步理解;如果學生對課文進行多次朗讀時,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深層次的含義,領(lǐng)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例如對《小英雄雨來》開展朗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講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方便學生在初次朗讀課文時能夠?qū)ξ恼掠谢A(chǔ)的了解,之后教師需要向?qū)W生解釋重點詞語的含義,促使學生可以對文章情節(jié)加深了解。在學習完課文后,語文教師應該帶領(lǐng)學生對課文進行多次朗讀,領(lǐng)悟小英雄雨來的精神,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朗讀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過程中利用合作學習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朗讀教學中,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比如在對《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元日》等古詩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朗讀的方式對學生朗讀時的熟練程度、情感豐富程度進行對比;對于敘事類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不僅如此,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適當增加學生的朗讀時間,例如在正式上課前進行朗讀預習,不僅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需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應按照教材文本的不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感悟,使得學生可以與課文產(chǎn)生共鳴,以便于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愛華.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2021(07):72.
[2]武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2):120-121.
[3]強鶴鳴.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讀寫算,2021(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