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愚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功能性電刺激和早期康復干預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74例急性腦梗塞偏癱患者通過計算機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兩組分別納入37例,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治療,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實施功能性電刺激和早期康復干預,對比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Fugl-Meyer評分及滿意程度。結果:試驗組患者Barthel評分及Fugl-Meyer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滿意度(97.30%)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81.08%),P<0.05,統(tǒng)計學存在研究意義。結論: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功能性電刺激和早期康復干預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功能性電刺激;早期康復;急性腦梗死;偏癱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本文主要闡述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74例急性腦梗塞偏癱患者實施功能性電刺激和早期康復干預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74例急性腦梗塞偏癱患者,采用計算機表法將分為試驗組(n=37)與參照組(n=37),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上限78歲,年齡下限55歲,平均年齡為(64.13±2.42)歲;參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上限79歲,年齡下限56歲,平均年齡為(64.26±2.19)歲。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研究兩組患者資料,P>0.05,具有研究參考價值。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監(jiān)測生命體征、營養(yǎng)攝入、改善微循環(huán)、降壓、抗血小板等常規(guī)護理及治療。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及功能性電刺激,具體措施:(1)待患者生命體征維持穩(wěn)定72h后實施康復訓練,采取Brunnstrom技術對不同偏癱程度的患者進行訓練指導,共分為三個階段,每周訓練5日,每日2次,每次訓練40min左右,每個階段4~6周。第一階段:臥床訓練,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臥姿與體位,通過被動訓練從近端至遠端進行全身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訓練強度循序漸進。第二階段:破壞協(xié)同運動,指導患者主動運行,針對手、腕、指進行協(xié)調運動,通過步行、上下樓、蹲起等方式改善變形能力,強化肌肉及關節(jié)穩(wěn)定性。第三階段:文體活動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鼓勵患者進行保健操、太極、廣場舞等規(guī)律有氧運動,強度根據患者體制而定,同時在護理人員關注下完成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難時可給予幫助。(2)功能性電刺激。通過Y-T神經治療儀根據患者偏癱程度采取試錯法定位電刺激點,設置脈沖頻率為1~15Hz,電流低于80mA,每周進行5次,每日最多1次,每次20min左右。在康復訓練第一、二階段進行電刺激,第一階段可選擇曲髖屈膝肌、踝背伸肌、肘屈肌、肘伸肌、肩肘肌群等,待引出上肢肱二頭肌和下肢股四頭肌呈現(xiàn)反射活動即可停止電刺激。第二階段上肢可針對腕背伸肌、伸肘及伸指肌群,下肢可針對踝背伸肌群及曲髖屈膝肌群。
1.3 觀察指標
(1)通過Barthel評分評定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通過Fugl-Meyer評分評定兩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其相關能力越強。(2)通過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分患者對整體治療的滿意程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及Fugl-Meyer評分對比分析采?。ň鶖?shù)±標準差)形式表示,且予以t檢驗,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且予以X2檢驗,當檢驗結果顯示為P<0.05且具有明顯的差異對比,統(tǒng)計學存在研究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及Fugl-Meyer評分
試驗組患者Barthel評分及Fugl-Meyer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統(tǒng)計學存在研究意義,見表1。
3 討論
康復訓練在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中尤為重要,據有關報道顯示,早期科學的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可塑性,激活修復潛力,促進神經末端突觸得以再生,恢復運動功能,克服殘疾障礙[1]。電刺激療法是通過低電流和低頻脈沖對產生功能障礙的肢體進行刺激,利用即時效應矯正肢體功能,調整高級神經中樞來重建其功能性[2]。對偏癱患者肢體表面及周圍肌群神經實施電刺激可有效刺激突觸前膜抑制肌梭反射,能預防關節(jié)痙攣,提高肌力,增加被動活動范圍,有助于增強肌群收縮能力,改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3]。
計算數(shù)據表明,試驗組患者滿意度(97.30%)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81.08%),Barthel評分及Fugl-Meyer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統(tǒng)計學存在研究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功能性電刺激和早期康復干預應用于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可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徐華燕,顏穎穎,韓春賡,等.早期床旁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常規(guī)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9,57(10):105-108.
陳玉姣.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訓練與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18):19-20.
黃曉蓮,符茜茜.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足下垂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