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女作家,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散文叫《一個自己的房間》,其中說,女性要想寫作,要想獨立,就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后來,這個文章被不斷引申,要成長為一個獨立女性,不僅該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最好還應該有一處自己的房產。
弗吉尼亞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英國算是中上階層。她的兄弟被送進劍橋大學讀書,她和她的姐姐都是在家中受教育。在她成長的階段,英國婦女還沒有選舉權,而受過良好教育的富家子弟,一人的投票權會被計為兩票。弗吉尼亞成了一個作家,她的姐姐凡妮莎是個畫家,藝術與寫作,是當時英國中上階層的女子不多的事業(yè)選擇。
如今的職業(yè)女性,恐怕都要面臨“家中天使”的壓力。要不要殺死她?
說到英國女作家,我們腦子里會自動浮現(xiàn)出寫《傲慢與偏見》的簡·奧斯丁,寫《簡愛》的夏洛蒂·勃朗特,寫《呼嘯山莊》的埃米莉·勃朗特,寫《米德爾馬契》的喬治·艾略特,這是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前,英國最重要的四個女作家,這四個女性,都沒有孩子,其中兩個終生未嫁。而我們說到作家喬治·艾略特,說到作家喬治·桑,都會注意到,這是男人的名字,女作家寫書,還要假借一個男性的名字來出版,由此可見,早年間英國婦女的地位也是很低的。在弗吉尼亞成名之后,利物浦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都曾打算授予她榮譽博士的頭銜,但弗吉尼亞都拒絕了。她也有機會被封為勛爵,也拒絕了。這種拒絕,可以說是她對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一種反抗,男人掌控的社會不給她上大學的機會,卻在她成名之后,給她一份榮譽,這是弗吉尼亞不愿意領受的一份榮譽。
“家中天使”這個詞,出自英國詩人考文垂·帕特莫,他把夫妻之愛比作是基督之愛的一種,把擔負妻子和母親責任的女性稱之為“家中天使”,為丈夫、為子女、為了家庭生活奉獻一切,我們稱之為“賢妻良母”,英國詩人把這個再神圣化一點兒,說是家中的天使,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指南,明確地說,女人一定要心甘情愿地位居在男人之下,要成為別人快樂的來源,同時自己也要獲得快樂,因此必須戰(zhàn)勝三大敵人,自私,懶惰,虛榮。這就是英國版的三從四德,服務于丈夫,獻身于家庭,這就是婦女要恪守的”婦道”。
弗吉尼亞1931年對職業(yè)女性的一次演講中說——你們可能沒聽說家中天使,維多利亞時代每個家庭中都有這樣一個天使。她相當惹人喜愛,有無窮的魅力,一點兒也不自私,在家庭生活這門難度極高的學科中出類拔萃。每天她都在犧牲自己,如果餐桌上有一只雞,她就吃雞爪子,如果屋里有穿堂風,她就在那兒擋著。簡而言之,她是這樣一個人:從來沒有自己的想法,愿望,她總是更愿意聽從別人的見解和意愿。弗吉尼亞說,她要寫作,就要先殺掉這個家中天使——寫作時,我落筆的第一個字就與她遭遇,她翅膀的影子投落在我的紙上;我聽見她的裙子在屋里沙沙作響。也就是說,我一提筆評論哪本書,她就溜到我身后,輕輕地說,我親愛的,你是個年輕女人,你在評論一本男人的書,你要可愛一點兒,溫柔一點兒,說些奉承話騙人話吧。把我們女人全部的詭計和把戲都用上,永遠不要讓人猜出你有自己的頭腦,要做個純潔的女人。我轉身朝這個天使撲去,扼住了她的喉嚨,我竭盡全力殺死了她,我要是沒殺死她,她就會殺死我,殺死作為作家的我。
我們今天討論“全職太太”的問題,總會讓我想起“家中天使”這個詞。英國文人羅斯金曾經(jīng)極力贊美家中天使的奉獻,但如今的職業(yè)女性,恐怕都要面臨“家中天使”的壓力。要不要殺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