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蓉
(新疆塔城地區(qū)額敏縣兵團第九師醫(yī)院,新疆 塔城 834601)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見病,在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占到了全身惡性腫瘤的10%左右,而且這個數(shù)字每年還在不斷增長。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的部分大城市中,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重視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有效方式[1]。超聲檢查就是良好的檢出方法[2]。本實驗特選取我院治療的經(jīng)手術切除后活檢及隨訪確診的50例乳腺腫塊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分析乳腺腫塊的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價值。具體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來我院治療的經(jīng)手術切除后活檢及隨訪確診的50例乳腺腫塊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惡性腫塊19例,良性腫塊31例。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實驗,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實驗已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良性組:年齡28~55歲,平均(37.35±2.27)歲;其中乳房纖維腺瘤16例,乳管內乳頭狀瘤11例,乳腺增生4例。
惡性組:年齡29~58歲,平均(38.12±2.27)歲;其中浸潤性導管癌15例,髓樣癌1例,小葉原位癌1例,導管內癌2例。
對比兩組的基本資料,組間差異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彩超設備:PHILIPS_iU_Elite及飛利浦EPIQ5,探頭7~13 Mhz。
患者取仰臥位,雙臂自然上舉,充分暴露雙側乳房,鎖骨上、下以及腋窩。將乳房分為乳頭乳暈區(qū)、以及外上、外下、內上,內下4個象限,5個區(qū)域。由乳房外側到內側按區(qū)域逐一檢查,每一區(qū)域均進行縱切、橫切以及側切檢查。腋窩淋巴結異常時,需同時檢查鎖骨上、下淋巴結,以及頸部淋巴結,當腫物位于內側象限時,內乳淋巴結也需要一并檢查。檢查時注意雙側乳房都要檢查。
觀察兩組的腫塊的影像學特征以及腫塊及其周邊的血流信息。
影像學特征包括腫塊的大小、位置、邊界、內部回聲及包膜等。
彩超血流Adler分級:0級—未檢測出血流信息;1級—檢測出少量點狀血流信息;2級—檢測出部分心血管以及1條主血管,血流信息中等;3級—檢測出呈多條主血管,血流信息強。
文中所有資料由SPSS 2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對比數(shù)據(jù)差異大,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
與良性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相比,惡性組患者的2~3級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彩超血流Adler分級對比[n(%)]
超聲檢查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診斷的敏感度為77.78%,特異度為84.38%,準確率為82.00%,誤診率為15.63%,漏診率為22.22%。如表2。
表2 超聲診斷價值評估(n)
醫(yī)學超聲影像學是臨床醫(yī)學、計算機學以及聲學三個學科的交叉學科[3]。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促使超聲成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三維超聲、聲學造影、彈性成像、介入超聲以及治療超聲等多種技術的發(fā)展,大大擴大了醫(yī)學超聲影像學的臨床應用范圍。醫(yī)學超聲的優(yōu)點眾多,如高效、無創(chuàng)以及便捷等,目前在臨床診斷、治療中已被廣泛應用[4]。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普勒超聲的普及為乳腺疾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診斷信息,大大提高了乳腺超聲診斷的準確性。時至今日,乳腺超聲已成為乳腺癌的首選篩查方式[5]。超聲檢查對乳腺組織的分辨率高,能夠清晰地顯示乳腺的各層結構,確定病變的解剖位置和層次。超聲結合彩色多普勒檢查進行血供情況觀察,可明顯提高其診斷的敏感性,為腫塊的定性診斷提供有價值的指標,并可發(fā)現(xiàn)有無遠處轉移[6-7]。
本實驗特選取了在我院治療的經(jīng)手術切除后活檢及隨訪確診的50例乳腺腫塊患者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惡性組的2~3級Adler分級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超聲檢查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診斷的敏感度為77.78%,特異度為84.38%,準確率為82.00%,誤診率為15.63%,漏診率為22.22%。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在乳腺腫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