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廣
(天津市河東區(qū)職工大學,天津 300162)
在2007年初,教育部、財政部推出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強調要“加強本科教學團隊建設”。在此基礎上,各高校紛紛進行團隊教學項目試點。
在終身教育背景下,因為普通高校都外遷到教育園區(qū)或大學城去了,而成人高校則多坐落在中心城區(qū),所以成人高校能夠集中區(qū)域內的各種優(yōu)勢資源,包括人才的和技術的,內部的和外部的,學術的和非學術的。從成人高校成立之初直到現在,團隊化教學的探索、積累從未間斷。
天津市河東區(qū)職工大學(后文簡稱河東職大)是河東區(qū)政府主辦的,河東區(qū)唯一一所成人高校。依托河東職大,2002年成立天津市河東社區(qū)學院。由于學校坐落于中心城區(qū),再加上近年來國家、天津市、河東區(qū)大力發(fā)展社區(qū)教育、終身教育政策的推動下,河東職大形成了以“多功能、社區(qū)性”為特色的成人高校。
2009年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河東分院開設大學語文課程,2012年河東職大成人學歷班開始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中文教研室進行了團隊教學的嘗試。
首先由主管教學的校長牽頭,教務處和中文專業(yè)教師召開籌備會,推選大學語文課程的主講教師。主講教師負責組建教學團隊及團隊管理的具體事宜,教務處和中文教研室作為教學團隊組織保障,主管教學校長負責政策支持、協(xié)調。組建后,明確實施團隊教學的意義、目的;團隊教學成員的分工;制定具體工作流程和內容。團隊成員由6位副教授,3位講師構成。整合中文教研室的師資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優(yōu)化課程設計,實施模塊化教學。古代文學部分3人負責;現代文學部分2人負責;當代文學部分2人負責;應用文寫作部分2人負責。
為了鍛煉和培養(yǎng)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除了在教育信息技術上的同質,在中文專業(yè)領域也需要教師達到同質同效。我們聘請了職大中文組退休的老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和教法研討。
沒有實行“集體教研”以前,中文教研室的每位老師所任課程都不一致,同頭課較少,教師在教學中相對孤立,教研參與度不高,每個老師的教學活動還主要是個體“無組織”的活動,缺乏合作進行教學研討的氛圍。在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團隊組建后,每位成員有了明確的任務,教研有了實質性的話題,能夠共同探討新的教學模式。
團隊成立后,第一次召開團隊教學啟動會議,主講教師向團隊成員布置團隊教學實施方案、具體時間安排,了解各班開課情況等。第二次團隊教學研討會,在第一次研討會的基礎上大家針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內容及特點,結合自己授課的經驗以及受眾對象的特點,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歸納總結了目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了大學語文團隊教學的具體實施細則。
1.統(tǒng)一安排面授輔導課時
面授輔導課安排80課時,具體課時分配情況如下:
表1 《大學語文》(任公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教學課時分配表
2.分工協(xié)作,整合資源
(1)編輯自學手冊。梳理各章知識點,歸納總結重難點問題,編輯符合學生自學要求的學習手冊,以供學生作為教材之外的輔導文本學習。同時該手冊也作為團隊教師統(tǒng)一備課的材料,面授課以此為依據。
(2)建立真題庫。結合各章主要知識點,按照題型分模塊整理試題,建立試題庫。
3.改革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
以往平時成績主要以作業(yè)成績?yōu)橹?,但是這種方式的可控性比較差,流于形式,完成情況不理想,學生抄作業(yè)情況比較嚴重,達不到檢驗的目的,因此需要改變這種方式,其具體做法是:首先,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至40%,這樣如果沒有平時成績,那么期末考試學生的壓力就會很大,這樣可以強制學生必須完成平時作業(yè)。其次,以課程小論文的形式布置一次作業(yè),教師為每位學生出一個題目,做到絕不雷同,避免了作業(yè)抄襲。
團隊教學活動開始實施后,為了便于了解老師的實際授課情況,了解學生對團隊教學的要求和意見,召開師生座談會。
大學語文課程團隊教學的實施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同時同學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適當增加講授課時
學生對講授課這種最傳統(tǒng)的方式還是認可接受的,認為講授課與老師溝通最直接,最有效,也是強制學習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方式,但有的單元知識較多,由于課時較少的原因,老師未講深講透。
2.網上專題做補充
同學們建議增加一些網授課,網授課以專題方式進行,如小說賞析,戲劇欣賞等,并形成書面文檔,可供下載學習。
大學語文課程的及格率在實施團隊教學前不足60%,在實施團隊教學后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上升到70%以上。雖然課程團隊教學效果明顯,過程完整,但是只做了一個學期的實驗,以后就不了了之,沒有形成示范效應。這中間有很多問題,如團隊成員的教師工作崗位不同,在管理上僅限于團隊教學這種業(yè)務上的松散合作,有的老師對團隊教學中分工的工作也是比較懈怠,因為沒有約束,無法進行管理。學校層面沒有制定鼓勵政策,沒有專項資金支持,人員還是專業(yè)和課程主講教師原班人馬,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積極性不高。
1.市教委職教中心成立思想政治課中心教研組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倡導終身學習的突破口。天津市教委職業(yè)教育中心成立思想政治課中心教研組,成員由各成人高校及各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推薦的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組成。
2.職教集團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室
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職教集團充分挖掘五所成員校的優(yōu)質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資源,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為抓手,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室,引領集團高職教育、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職教集團師生思想理論水平。
1.學情分析
我校高職學生有兩部分生源組成,一是參加春季高考錄取的學生;二是五年一貫制的學生?!按嚎肌变浫∩挲g都已超過18歲,但文化素質相對薄弱;五年一貫制的錄取生,年齡較小,對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缺乏判斷力,容易受到消極影響。
2.創(chuàng)新形式
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很多人覺得理論是講大道理,是務虛的。因此,如何上好思政課成為教師的一道必選題,只有適應學生,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才能讓學生接受“思政課”,喜愛“思政課”。
(1)采用“猜猜猜”的方式。盡管在中學階段或中專、技校階段曾經學習過中國革命史的一些相關課程,但在教學中,任課教師發(fā)現他們對中國近現代歷史掌握的知識是非常薄弱的,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一點印象都沒有,甚至有的是錯誤的認識。為了吸引學生,采用很多電視節(jié)目的闖關模式——“猜猜猜”,是行之有效的一種創(chuàng)新方式。猜,不是瞎蒙,不是猜謎,是通過對人物、事件、史實的信息不斷提示而慢慢展開的,一步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點,點燃學生思想的火種。實踐證明,學生在不斷捕捉信息的過程中,興趣盎然,腦洞大開,不斷跟進,效果良好。猜的結果如何,答案無需立刻揭曉,讓他們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產生更多的期盼。這種強烈的期盼牽引著他們自主地利用課本、網絡去尋求答案,在尋找答案時,同學們之間還會探討、爭論,當正確答案“水落石出”時,答對的歡呼雀躍,答錯的不服氣,再來!在一輪輪的“猜猜猜”中,學生們學習了知識,了解了歷史,教師授課變得輕松,氣氛變得活躍了,教學效果獲得提升,學生們的提問能力、質疑能力得到鍛煉。
(2)精心設計問題,辯論貫穿始終。一是老師提問貫穿始終;二是學生隨時發(fā)問。高職生正處于青春期,有時看問題較偏激,甚至很多學生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消極情緒,思政課教師必須在思政課課堂及時關注、回應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辨析這些思潮,在批判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深刻性。
(3)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在課下及時收集整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例如播放《建黨偉業(yè)》、《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等影片和視頻,效果良好。
(4)課堂辯論法。選取當前國內國際時事、社會熱點開展課堂討論,將學生分組,分成正方、反方,課堂氣氛空前激烈,唇槍舌劍,劍拔弩張。在激烈的辯論對抗中,展示學生的激情,把中國夢與學生的成長成才緊密聯系到一起。
(5)主題演講。演講就是讓學生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實際來感受中國的社會變化,家庭變化,這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閱讀生活的一個重要手段。
演講的題材廣泛,可大可小。學生通過自己身邊小事,感受中國由站起來,強起來到富起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堅定了學生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校思政課教師通過以上創(chuàng)新方式的實施,使學生們愛上“思政課”,在新形勢下,為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做出了有益嘗試。
我校的增材制造(3D打印)實訓中心經過2年的建設,已建成并在教育教學、科研生產等方面使用,鍛煉了學生,培養(yǎng)了團隊,創(chuàng)造了社會效益,贏得了口碑。
做好原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與3D打印技術方向課程的銜接,在“自動控制與虛擬技術”、“軟件工程”、“多媒體技術”嵌入3D打印技術的模塊。我校現有PLC、電子電工、液壓氣動三個實訓室,并配備專人管理,制度完善,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根據3D打印技術實訓的需要,編訂符合實際需求的實訓校本教材,力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實訓的要領,能夠安全、正確地動手操作設備,進而制作出成品。
實訓中心自2016年2月實體建設完成后,以提高學生、學員的崗位職業(yè)技能為核心,已接待社區(qū)居民體驗參觀達3500余人次。在職教集團技能競賽中我校圍繞3D打印實訓中心項目報名參加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和電子商務網站策劃項目,經過教師的精心指導和學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電子商務項目一個一等獎,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二等獎、三等獎的好成績。此外還與恒信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yè)達成了校企合作協(xié)議,開啟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
通過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開展專項師資培訓,加強對我校3D打印及相關專業(yè)的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并采取內部挖潛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校內的專業(yè)教學團隊。目前我校已有22名教師取得3D打印相關職業(yè)資格證書。
成人高校辦學歷史的實踐告訴我們,協(xié)同合作的團隊教學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專利,成人高校團隊教學發(fā)展、建設,為高等教育團隊教學的完善形成閉環(huán)。今后成人高校在轉型發(fā)展期,通過建立以專業(yè)骨干教師作為核心,以優(yōu)質兼職教師為補充的教學團隊,進一步提升成人高校的學習支持服務功能,一定會承擔起區(qū)域終身教育體系完善以及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