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圓融漢宋,綜貫樸玄
      ——讀樊慶彥教授《蘇詩評點資料匯編》

      2020-11-18 06:43:13
      中國韻文學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底本評點蘇軾

      (山東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樊慶彥教授廣為搜羅、纂集歷代蘇軾詩歌評點資料,將其匯為一帙并詳為輯考,撰成《蘇詩評點資料匯編》(山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下文省稱《匯編》)這一蘇詩研究力作,也是當下所能見到的蘇詩點評資料的集大成之作。此書將漢學的考據(jù)根柢與宋學的義理闡釋融通交匯,將玄妙而精微的文學思想、批評范式與蘇詩接受背后所反映的時代思潮變遷,以帶有樸學色彩的文獻匯編形式清晰明確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必將成為蘇軾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之書。

      “蘇軾的思想對于國人生命靈性的啟沃,蓋不在孟軻、莊周之下,而恐遠在程頤、朱熹、王陽明等哲學巨匠之上。他對于中國思想史的實際影響,見于后人的著述文字者還屬其次,更重要的是著見于文人學士的心靈?!盵1](P2)這種巨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歷代學者對蘇軾文學作品給予超乎尋常的關注與研究,而蘇詩的評點便是其一大端。詩文評點往往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隨筆札記而成的文學評論,其言簡意深,于精微之中每發(fā)至論。但這種精悍的評注,又往往與評點者的研究領域、知識結構息息相關,“譬之折杖一枝,非鄧林之大不能有也”,可以在自由靈活的短評中窺得評點者的文學思想與觀念。因而蘇詩評點材料無論是在文學批評史,還是在學術史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高度重視。

      阮元在為《十駕齋養(yǎng)新錄》所做序言中,對漢宋之爭做出了這樣的評判:“學術盛衰,當逾百年前后論升降焉。元初學者,不能學唐、宋儒者之難,唯以空言高論,易立名者為事,其流至于明初《五經(jīng)大全》易極矣。中葉以后,學者漸務于難,然能者尚少。我朝開國,鴻儒碩學,接踵而出,乃遠過乎千百年以前。乾隆中,學者更習而精之,可謂難矣,可謂盛矣?!盵2](P1)經(jīng)學研究不外漢宋,兩家互為勝負、各有浮沉,雖有“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則經(jīng)義明矣”之論,但實際上這種二元對立的思想仍限制著學人的研究路徑。這種經(jīng)學領域之爭,對于與之密切相關的文學研究也產(chǎn)生了深層次的影響。長期以來,對評點資料的研究與運用,往往囿于一端?;蜻^度偏于文獻考據(jù),或潛心著意辭章闡發(fā),陷入了路徑的偏狹與向度的割裂。因此廣泛搜羅匯集蘇詩評點,并以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跳出既有的割裂考據(jù)、義理與辭章三者有機聯(lián)系的藩籬,編纂一部歷代蘇詩評點資料匯編極有必要。

      若想完成《匯編》這樣一部著作,對整理者的知識面和學術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整理者需要對蘇軾詩歌具有深厚的學養(yǎng)積淀,對自宋至清期間研究者的蘇詩評點作品有深入研究,并且對歷代評點者的學術專長、文學志趣、師友交游等廣有涉獵。同時還要在古籍整理方面具備才干,否則在浩如煙海的歷代評點文獻的處理中將會茫無頭緒、治絲益棼。樊慶彥教授轉益多師,治學興趣廣泛、視野開闊。曾師從孫之梅先生、王平先生研習元明清文學,在較長的文學史階段中都廣有涉獵。后隨黃霖先生從事研究工作,潛心于宋季詩文別集,其中尤以蘇軾研究為專長。正因為有如此廣博的知識面、開闊的學術視野與兼收并蓄的學術風格做支撐,樊慶彥教授孜孜矻矻、廣為搜求,兀兀窮年撰成了這樣一部上乘之作。該書在資料網(wǎng)羅、底本選擇、體例設計、提要寫作等方面都有其可取之處,現(xiàn)試分述于下。

      首先,《匯編》是目前對蘇詩評點資料網(wǎng)羅最完備者。自南宋至清末的諸多評者都對蘇軾詩文評點給予關注。據(jù)樊教授統(tǒng)計,其種類達到一百三十余種,涉及評者百余人。數(shù)量如此龐大的評點作品除卻諸如《東坡先生詩集注》《施注蘇詩》等廣為人知者之外,尚有大量未刊評點以手稿本、批校本形式存世。這些未刊評點因其多屬名家抄校及前賢手稿,往往藏于圖書館善本部門,難為讀者所知見。樊慶彥教授輾轉訪書,過錄整理諸多塵封各地的手批珍本。可以說,凡目前已知的蘇詩評點資料,《匯編》悉予收錄,為讀者提供了當下最為完備的文獻集存,堪稱蘇詩評點資料的淵藪。稀見材料往往被人視為枕中秘本、匿不視人,而樊教授將充斥著心血與汗水,一字一句手自筆錄而來的稀見評點資料慨然化私為公,毫無保留地收入《匯編》之中,嘉惠學林甚夥。這也使得這部作品除卻學術價值外,更帶有來源于作者“以學術為天下之公器”的人格魅力,成為值得后世學者效法的高標。

      其次,《匯編》在底本選擇上別具只眼。樊教授沒有選擇古老名貴的宋元舊槧作為評語匯錄的底本,而是選用相對平易的清乾隆二十六年查氏香雨齋《補注東坡先生編年詩》作為評語匯錄的底本,其理由在于《匯編》所收評點資料中以清查慎行批注版本為多,故而選為底本。藏書者往往以古老、稀見為貴,而研究者選取善本的參照則立足于文獻整理的實踐。四庫館臣目驗諸多蘇詩評本,認為“初,宋犖刻施注蘇詩,急遽成書,頗傷潦草。又舊本微黯,字跡多難辨識。邵長蘅等憚于尋繹,往往臆改其文,或竟刪除以滅跡,并存者亦失其真。慎行是編,凡長蘅等所竄亂者,并勘驗原書,一一厘正。又于施注所未及者,悉搜采諸書以補之,其間編年錯亂,及以他詩混入者,悉考訂重編”[3](P1327),可謂是施注蘇詩整理本最為精善者。宋代政壇上的政治斗爭、朋黨傾軋此起彼伏、層出不窮,蘇軾詩文的命運也與之交織在一起而大量亡佚。查氏刊本除??敝攪劳?,對散佚蘇詩的輯佚亦著力頗深,“今從編簡中留心搜輯,共得逸詩一百二十余首”[4](1111冊,P11),為后世學者從事蘇詩研究提供了相對完備的足本。精校精注、無脫無訛的查氏刻本忠實可靠,既為編者工作提供便利,更充分考慮到閱讀、研究者需求,為讀者提供了精審的蘇詩底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后學者閱讀蘇詩掃清了文本錯訛的障礙。從《匯編》的底本選擇上不難看出,樊教授對相關典籍下足了調查研究之功,具有深刻而精準的文獻學眼光和“大道至簡”的理念,可謂“看似尋常最奇崛”。

      再次,《匯編》分類細致、依詩錄評,體例安排得當?!秴R編》將搜羅所得的評點資料依題下評、眉批、夾批、旁批、尾評等類別,臚列于相對應的蘇軾原詩處。這種體例設計為從事研究工作者對讀比較諸家異說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省卻前后翻檢之勞,也為同類著作提供了可資效法的軌范。如《舟中聽大人彈琴》“彈琴江浦夜漏永,斂衽竊聽獨激昂”一句,紀昀以為此句“‘獨激昂’三字不似聽琴,且與下文不貫”,王文誥卻在夾批中指出“紀曉嵐謂‘獨激昂’三字不似聽琴,此不懂琴者之言也。曉嵐又謂此三字與下文不貫,彼何由知《風松》《玉佩》諸曲必非激昂者乎?所論甚謬”。[5] (P33)將紀昀與王文誥對于同樣詩句的不同評價聚于一處,清晰地展露出二人評點的區(qū)別。紀、王兩家針對同一詩句所做的不同評點,與二人的音樂觀念密切相關,可以引發(fā)讀者對紀、王二人音樂思想差異的思考,頗有啟迪思索之功。

      最后,《匯編》在通讀考校評點文獻的基礎上“有璞而后施雕,有質而后運斤”,為所收錄的相關文獻撰寫了廣為闡發(fā)、多有創(chuàng)見的提要。這些提要既辨其版本源流,又論其評點得失,可謂是文獻學與文藝學結合的上乘之作?!秴R編》并未止步于文獻本體的“較量名數(shù)之異同,辨別音訓之當否”,而是“學于形下之器,而自達于形上之道也”,對諸家評本進行了公允得當?shù)奶嵋轿膶W評論。如翁同龢跋《東坡先生詩集注》提要,《匯編》將對翁同龢生平與思想、生活時代背景的考辨與文學批評相結合,分析翁氏閱讀、評點蘇詩時正處于變法失敗后,被“開缺回籍”“永不敘用”的坎坷境地。翁同龢“念念不忘‘神京’,并痛罵‘參大計’的庸流”,“在面對仕途坎坷、宦海浮沉時難以泰然處之”,[5](P11)這種心境必然會展露于蘇詩評點之中。對翁同龢生平經(jīng)歷的考論,可以做到與其心意相通,遂能深入腠理,抉發(fā)評點者的心境秘辛?!秴R編》勇立于文本考據(jù)與思想闡發(fā)兩方面的交匯點,為今后從事此類資料匯編的研究者提供了足以借鑒的范例,頗具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

      通過上述例證,我們可以看到《匯編》一書為讀者所提供的諸多便利。是書有功于后學者有三事。一曰廣搜博采,諸家評本多有不為人知見者,考逸搜遺匯為一帙,既使學者得窺諸說崖略,又將前賢遺意發(fā)揚光大。二曰精校精審,無論是對作為底本的蘇詩本身,還是對諸家評點,《匯編》均精校精審,勘誤訂偽,具析凝滯,但不妄改古書,“個別文字漫漶不清,又無他本可校,則一般保留原貌,不敢妄改”,其學風謹嚴可見一斑。三曰可資效法,《匯編》以獨具匠心的體例設計和文藝學理論與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范式,為后學者提供了榜樣。總體來說,《匯編》填補了此前蘇詩評點類文獻缺乏專書、往往散見于多種資料匯編之中的學術空白,也是目前為止蘇詩評點最為扎實、易得的文獻集成。時間的磨洗會讓真正有成就的種子從莠草中脫穎而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匯編》一書在蘇詩研究史上必將占有一席之地。

      誠然,事物總是難以盡善盡美的,《匯編》在內(nèi)容和體例兩方面多有新創(chuàng)的同時,也在格式設計上存在個別疏漏。此書排版中,雖然不同評點之前的標識采用了加粗處理,詩題、詩句和諸家評點也采用改變字體的方式與蘇詩正文予以區(qū)別。但詩題與詩句的字體選擇過于接近且字號相同,題下評、眉批、夾批、旁批、尾評等不同評點亦采用同樣的字體、字號,仍令人感覺不甚明晰。中華書局新出《毛詩傳箋》以筆畫粗細、灰度濃淡、特殊符號等技術處理,收得醒目易尋之效,如《匯編》排版時能予以參照,以更為顯明的區(qū)別性特征對蘇詩正文和諸家評點予以分別,將為讀者提供更大的便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匯編》一書因其扎實可信的資料價值和別出機杼的體例編排,更因其以樸釋玄、執(zhí)兩用中的氣度,必將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推重,其一版再版的未來是不難預見的。因而這一版式設計上的缺憾,只需要在下次再版時予以相應的技術處理便可得到解決。此處所謂區(qū)區(qū)小失,譬如白璧微瑕,不足為是書之累矣。

      猜你喜歡
      底本評點蘇軾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學譯著《行軍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也談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翻譯底本問題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2:26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書評點訊
      出版與印刷(2018年1期)2018-05-16 08:30:16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新整理本《毛詩注疏》勘誤
      語文學刊(2015年8期)2015-08-15 00:50:27
      讓自由評點與專題評點“比翼齊飛”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9
      颍上县| 孟津县| 上栗县| 绍兴市| 商南县| 上杭县| 鄂州市| 石家庄市| 通化县| 鄄城县| 施甸县| 云南省| 锡林郭勒盟| 门源| 夏邑县| 乌拉特中旗| 万载县| 山阴县| 灵丘县| 东台市| 乌兰浩特市| 顺平县| 门源| 平舆县| 迁西县| 仁化县| 合肥市| 禄丰县| 常德市| 龙江县| 余干县| 于田县| 孟津县| 滦平县| 金昌市| 平乡县| 乐安县| 仲巴县| 承德县| 宁海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