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瑩
(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遼陽 111004)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傳播與信息共享十分便捷,科學技術引入當前高職院校內已經成為必然[1]。在高職日語教學過程中,日語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當前學習不僅需要筆試成績,更需要較強的聽力與口語能力,而只在課堂上進行聽力鍛煉會受到諸多的限制,教學效果也不容樂觀。慕課的出現(xiàn)解開了這一難題,能夠讓高職日語專業(yè)學生公平地享受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將課堂拓寬。在課下練習聽力,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地計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慕課來提高自己的日語聽力能力。
當前教育領域十分重視科技的融入,慕課的在線教學方式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在日語聽力課堂過程中,慕課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們的學習交流,在網絡平臺自主地進行預習、復習、小組討論以及師生互動等,這種活躍開放的教學模式比較適合我國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很多國外的大學都應用慕課的形式進行課程的教學,這種顛覆式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和教師參與到慕課平臺中,通過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系統(tǒng)性的慕課課程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慕課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共享性、系統(tǒng)性等特征,通過開放的網絡平臺讓所有的學生和教師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2]。
對傳統(tǒng)的高職日語聽力教學來說,慕課的教學模式比較新穎,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和適應性,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態(tài)。在網絡不斷普及下,高職學生都配有自己的移動電子設備,應用這些設備能夠無時無刻地進行日語聽力的學習。特別是對于網絡終端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奠定慕課教學的基礎。
通過慕課教學,能夠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對于教師課堂上進行的聽力內容可以通過重播暫停等方式,學生能夠進一步細化自己對知識的掌握。高職學生的日語能力和聽力水平以及日語基礎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學校的教學進度卻是統(tǒng)一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基礎薄弱的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感到吃力,尤其像聽力練習更需要長期的練習,如果一段時間被落下,那么后期想要提高成績就很難,這樣就會使學生失去對日語學習的興趣。而慕課教學模式能夠更提供更加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提高了學生自主選擇的可能性,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查缺補漏,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雖然當前慕課平臺在我國技能高職院校終應用廣泛,但是像語言這樣的單學科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融入慕課平臺,也并沒有自己的網絡課堂,在學生學習應用過程中仍然還有很多的限制。當前日語聽力課程生態(tài)環(huán)境仍處于缺失的狀態(tài),很多高職院校課堂內外的教學環(huán)境較差,日語聽力課堂在進行過程中會受到校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教學氛圍等影響,很多教師認為日語聽力課堂占用時間長,仍然希望學生把日語聽力放在課下,這樣綜合環(huán)境不良就會引起日語教學不佳的情況。在現(xiàn)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認為自己是學習的引導者使得日語聽力很難真正的開展,即使應用慕課教學,很多學生對日語經歷不夠重視導致日語聽力成績難以提升。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了解慕課平臺的重要性開始引進慕課網站,雖然有一些日語聽力的課程,但是課程數量非常有限,課程范圍十分狹窄,尤其是像日語這種小語種的課程而言,聽力公開課屈指可數。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目標就是應用流利的日語與人交流,并且在將來工作的過程中也能勝任各種與日語相關的工作[3]。但是大部分的日語學習者只重視卷面的學習,對于聽力以及口語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日語聽力教學沒有放在重要的位置,當前高職日語教學仍然是按照應試教育的模式進行,這樣就使得很多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忽視聽力教學與口語練習,在課外也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慕課的學習導致學生日語聽力成績難以提升。
傳統(tǒng)的日語教學模式重視教師的講解而忽視學生的反饋,日語聽力的教學更需要學生在課堂內外的綜合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成績。很多教師僅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雖然進行課本相關日語聽力的練習但是要想提高日語能力,僅進行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練習。當前,日語聽力教學資源較少,很難讓學生真正的通過練習來提高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僅限于教材內的知識,聽力素材也十分有限導致學生很難離開書本進行學習。
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日語專業(yè)大學生大多以前沒有接觸過日語,都是零基礎學習,他們在開始學習時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對日語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都難以達到基本要求。在聽力課堂上,教師也沒有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只重視讓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聽力一遍一遍地進行學習,但是教材內容比較狹窄,即使聽多數遍也很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要想應用好慕課教學,需要高職日語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線下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指導,進一步突破線上教學的局限。線下教學就是應用慕課平臺在課下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教學,更好地對當前的教學體系進行完善。高職日語教師可以將聽力內容中較難理解的概念用視頻的形式生動地展示出來,將更多聽力資源融合在慕課當中,學生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進行聽力的練習。此外,日語課程中可以將微課應用于課堂的補充學習,對于一些較難的日語課程,將有關于日本文化、日本歷史的內容應用視頻進行播放,這樣不但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更能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練習自己的日語聽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xiàn)教學體系的完善。
日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高職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只有流利的日語聽力與口語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所以僅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已經遠遠達不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而想真正實現(xiàn)學生日語聽力能力提升,離不開應用慕課手段。通過積極的創(chuàng)新方法來增強學生日語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增加課下慕課的時間,在慕課平臺中開展日語演講、日語辯論等特色活動,學生在平臺中上傳自己的日語演講視頻,提高自己日語的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語音的形式進行線上辯論,讓學生通過自己說和聆聽他人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聽力能力,從而學生在慕課平臺中能夠學習更多地道的日語對話,也能夠改善自己的發(fā)音,提高學生對于日語聽力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當前高職日語教學大多是應用課本和講義為主。而聽力學習不要局限于課本,更應該拓寬線上學習材料的應用。應用慕課方式能夠擺脫紙質材料的束縛,應用更多電子學習材料,讓學生的聽力能力進一步提升。紙質材料的獲取十分有限,不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學習,而應用線上的學習材料則具有成本低、形式豐富的優(yōu)點,高職日語課堂改革更要與時俱進,進一步開發(fā)日語慕課資料的應用,通過多媒體等方式上傳更多適合學生當前學習的聽力材料。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慕課平臺中建立交流平臺,讓學生充分探討當前的所學所想,更能在這個平臺中分享自己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慕課教學能夠實現(xiàn)教育公平,使每一個學生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掌握課程信息,更好地對各種資源進行了解。在高職日語教學中引入慕課教學能夠拓寬教學的知識面,并且無時無刻練習自己的日語聽力促進了高職日語教學的改革,讓整體聽力課程的層次性變得更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