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論要

      2020-11-18 08:57劉愛新
      廉政文化研究 2020年5期

      劉愛新

      摘? 要: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既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必然要求,又極具現實緊迫性。增強廉政意識和實行廉政監(jiān)督是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兩個維度,人民大眾的廉政意識可形成一種內在的恒久“軟力量”,為公職人員“不想腐”提供養(yǎng)分;民眾的廉政監(jiān)督則是約束公權力的“硬力量”,強化“不敢腐”和“不能腐”的震懾力。家庭、學校和大眾傳媒是推動我國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場域,三者應同頻共振,共同發(fā)力,增強民眾廉政意識,促成民眾廉政監(jiān)督行動,為鞏固和發(fā)展我國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夯實根基。

      關鍵詞: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意識;廉政監(jiān)督

      中圖分類號:D630.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0)05-0025-06

      201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重要判斷,我國反腐敗斗爭已經由量的積累向質的轉變邁出堅實步伐。然而,要從根本上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徹底斬除腐敗毒瘤,必須緊密依靠人民群眾,動員和吸納廣大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夯實我國反腐敗斗爭的群眾之基。著名學者鄭永年先生指出:“中國的腐敗已經高度社會化”,反腐敗需要“逐漸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最終才會有建設清廉政府和清廉社會的可能性”[1]。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研究,就是要將研究視野投向學界研究相對薄弱且具有基礎性地位的“廣大民眾”,為我國建設廉潔政府和廉潔社會提供民眾偉力。

      一、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與現實依據

      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國廣泛存在的社會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反腐倡廉建設中,社會大眾的主體地位和參與作用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還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香港學者公婷、王世茹研究揭示社會參與對遏制腐敗有重要作用。[2]美國學者也認為,在鏟除腐敗方面,政府內外建立廣泛聯(lián)盟打擊腐敗十分必要,大量的公民參與才能使腐敗不再司空見慣。[3]在我國的反腐敗斗爭中,人民群眾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既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人民立場的理論歸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又極具現實緊迫性。

      第一,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客觀要求。

      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要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繼承并發(fā)展了這一基本觀點,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成為中國共產黨最突出的執(zhí)政理念,這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鮮明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價值,指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4]。腐敗問題事關黨的生死存亡,觸及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如何有效解決腐敗問題,不僅要靠管黨治黨,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也需要站在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激發(fā)人民群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熱情和智慧。廉政文化建設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根植于人民,用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約束黨政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使權力服務于人民群眾,才能真正落實“權為民所用”的馬克思主義權力歸屬觀,彰顯無產階級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屬性。

      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體現了人民群眾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在我國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人民立場”是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邏輯。

      第二,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關系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綜合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5],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研究就是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治國理政和管黨治黨的智慧及力量。廉政文化首先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傳承、教化、導向和監(jiān)督功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既要傳承我國歷史上的優(yōu)秀廉政文化,又要弘揚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呈現的廉政精神品質,更需要發(fā)展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優(yōu)秀廉政文化,不斷增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存量,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內涵,為營造清正廉潔的社會風氣提供深沉的文化支撐。廉政文化推崇清正廉潔、鄙棄貪腐,具備鮮明的應對腐敗難題的價值取向,具有十分凸顯的政治建設功能。廉政文化建設既要推動公職人員自我約束,正身律己,守住公權邊界;也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對廉潔政治和廉潔社會的認同、追求和捍衛(wèi),是推動我國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形成的基礎力量。此外,廉政文化建設還承載了執(zhí)政黨建設的價值功能。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zhí)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在新形勢下,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更趨復雜,黨面臨執(zhí)政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全面從嚴治黨刻不容緩。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樹立崇尚清廉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形成與共產黨從嚴治黨的同向支撐力,使全黨“內部”鏈接全社會“外部”,共同構建起管黨治黨的銅墻鐵壁。唯有如此,執(zhí)政黨建設才能觸及標本,深入社會底部,夯實執(zhí)政根基,從而獲取應對風險和挑戰(zhàn)的強大力量。從這一意義上說,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為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厚實的群眾基礎、強大動力和力量源泉。

      第三,我國反腐敗斗爭形勢凸顯了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現實緊迫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反腐敗斗爭的嚴峻形勢,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毅力,堅定不移嚴懲腐敗,許多貪腐官員被繩之以法。黨的十九大之后,反腐威懾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反腐敗斗爭不斷向縱深推進,緊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鞏固和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顯得日益緊迫。在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腐敗出現了一些新特征,行為更加隱蔽,偽裝形式更加多樣和奇特。只有全體民眾充分參與反腐倡廉建設,腐敗的行徑就難以藏匿。因而,我國反腐敗斗爭迫切需要動員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徹底戰(zhàn)勝腐敗。任建明對我國改革開放40年民眾參與反腐的模式與變遷進行了詳盡分析,認為十八大以后公眾參與反腐到達新的高度,但民眾參與反腐的機會和意愿仍處于“中”的階段,遠未達到“強”的程度。[6]可見,民眾參與反腐的意愿與黨和政府的高壓反腐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動員廣大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夯實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的根基刻不容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安桓腋焙汀安荒芨笔且揽客獠孔饔昧Γㄟ^“全覆蓋、零容忍、無禁區(qū)”的強大震懾力、“有貪必反”的果敢行動力和“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強制約束力來實現目標。“不想腐”則是內部自發(fā)力量,是抵御腐敗的心理防火墻,是對清正廉潔、權為民用的廉政取向的接受和認同,也是對廉潔行為的自覺選擇。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正是從人民群眾的視角助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的實現,并起到夯實治本基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增強民眾的廉政意識,以社會大眾的廉政追求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公職人員廉潔奉公,促成“不想腐”的反腐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強化民眾的廉政監(jiān)督執(zhí)行力,形成反腐敗的外部制約力,加固“不敢腐”的威懾力,也筑牢“不能腐”的制度籠子。

      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理論邏輯,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現實需要,在當前和今后我國反腐敗斗爭中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兩大維度

      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包括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既要構建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觀念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也要推動廣大民眾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形成崇尚清廉的思想認知和行為方式。民眾在我國廉政文化建設中處于基礎性地位,不可或缺。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兩大維度展開。

      第一,廉政意識維度。

      廉政意識是對廉政價值的認同和追求,是促成廉政行為的一種內生力量。在馬克思的廉政思想中,非常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大公無私和公仆意識[7],既突出了廉政意識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征,更為后來無產階級政黨進行反腐倡廉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始終把培育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作為黨的建設著力點,牢牢抓住黨的自身建設的根本性問題。毋庸置疑,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意識的養(yǎng)成,與全體民眾的廉政意識息息相關,有時候甚至很大程度上相聯(lián)系,新經濟社會學的社會資本理論認為社會民眾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因素對腐敗產生深刻影響。[3]因為黨員領導干部及一切公職人員被深深“嵌入”到由人民大眾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網絡之中。被“嵌入”其中的公職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會被網絡所觸及的民眾深深影響。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對于公職人員廉潔從政的影響利弊共存。如果社會關系網絡中的民眾具有“廉榮貪恥”的廉潔價值追求,“嵌入”網絡中的公職人員則更可能會把“廉潔從政”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否則他會被自己所處的社會關系網絡所鄙夷,甚至拋棄。反之,如果社會網絡中的民眾大多數以獲取特權、追名逐利為價值取向,那么必然會導致網絡中的公職人員與網絡中的民眾沆瀣一氣,為維護自己在社會網絡中的地位而千方百計地為自己和網絡中的其他人尋找腐敗機會,最終不可避免地滑向腐敗深淵。這表明被“嵌入”網絡中的公職人員,其是否廉潔從政在很大程度上受社會網絡中的民眾所限制,被“嵌入”越深,受到的影響則越大。而當社會網絡無限向外拓展至整個社會時,社會民眾的整體廉政意識狀況也依然會對領導干部和其他公職人員產生同向影響。民眾越認同和追求廉潔品質,遠離“腐敗制造”和“腐敗參與”,越有可能鏟除腐敗溫床。同時,民眾的廉政意識也直接影響其對腐敗的容忍度,當民眾的廉政意識越強烈,對腐敗的容忍度就越低,也就越能自覺成為腐敗行為的監(jiān)督者。有學者的實證研究指出,民眾對腐敗的容忍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反腐敗的成效。[2]顯然,民眾對腐敗的容忍度與廉政意識呈負相關聯(lián)系,當民眾的廉政意識越強,對腐敗的容忍度就越低,監(jiān)督腐敗的主動性也就越強。反之,民眾越缺乏廉政意識,對腐敗的容忍度越高,則越不可能監(jiān)督腐敗行為,甚至會給腐敗行為提供庇護環(huán)境。由此可見,具有貪腐價值觀的社會關系網絡,是領導干部滑向腐敗深淵的催化劑,民眾對腐敗的認可和容忍則是腐敗蔓延的強大推手;相反,廉潔的社會關系網絡和具有廉政意識的人民群眾則可以為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構筑起牢固的防腐城墻。

      因此,人民群眾的廉政意識可以形成一種內在的恒久“軟力量”,對我國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產生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一維度的“民眾參與”是指人民群眾在廉政文化建設中提高廉潔意識,使廉潔品質成為公眾的道德操守和社會共識,形成對腐敗的內在約束力。其表現形式為:構建起清正廉潔的社會關系網絡,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氣,為“不想腐”提供養(yǎng)分,與此同時,也為另一維度的廉政監(jiān)督奠定思想基礎。

      第二,廉政監(jiān)督維度。

      廉政文化既包括人們關于廉潔從政的思想、信仰,也包括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因此,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又一重要維度是與廉政意識相適應的廉政監(jiān)督行為,是指人民群眾提高廉政監(jiān)督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擔負起廉政監(jiān)督的人民主體責任。早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前,毛澤東在延安回答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律”問題時,就明確指出“共產黨找到了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的新路,突出強調人民群眾參與監(jiān)督權力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時刻不能脫離人民群眾、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盵8]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把群眾監(jiān)督和黨的自我監(jiān)督一起作為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的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許多大案要案,絕大部分線索就是由群眾信訪舉報提供,民眾監(jiān)督展示了強大的震懾力。在反腐敗斗爭中,民眾參與廉政監(jiān)督具備了許多黨內監(jiān)督和國家行政機構監(jiān)督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yōu)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作為權力體系外部的一種監(jiān)督,民眾監(jiān)督更容易擺脫內部監(jiān)督中上級對下級的束縛,也更加能夠“一視同仁”地監(jiān)督各級領導干部。又因為人數眾多,一旦動員起來便能在全社會形成監(jiān)督的天羅地網,使公權力置于全方位的監(jiān)控之中。因此,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腐敗不斷產生新變種的新形勢下,只有將民眾監(jiān)督與黨內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密切配合,形成新形勢下我國反腐敗斗爭的利器,才能使腐敗行為無處遁形。

      相較于廉政意識作為一種“軟力量”,民眾參與廉政監(jiān)督的行動則是約束腐敗的“硬力量”,對腐敗形成強大的震懾力。其表現形式為:廣大民眾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公權力實行廉政監(jiān)督,在整個社會布下監(jiān)督腐敗的群眾之網,大大提升對黨員領導干部和所有公職人員“不敢腐”“不能腐”的震懾力,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轉變?yōu)樾滦蝿菹挛覈鴱氐讘?zhàn)勝腐敗的強大支撐力。

      從這兩個維度去推動我國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為我國反腐倡廉建設夯實群眾基礎,也與反腐敗斗爭中黨內廉政文化建設積極配合。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廣大民眾增強廉政意識,形成廉政價值觀,用人民群眾的“大多數”滋養(yǎng)黨員領導干部;在監(jiān)督領域,人民群眾進行廉政監(jiān)督,以民眾的“大多數”約束黨員領導干部。由此,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必將推動我國反腐敗斗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場域

      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既要推動廣大民眾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成廉政意識,又要促進民眾在行為方式上自覺行使廉政監(jiān)督。在我國,家庭、學校和大眾傳媒是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場域。

      第一,家庭。

      在社會生活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單元,是所有社會關系網絡的內核。良好家風是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最大底氣,腐化的家庭環(huán)境往往導致領導干部走向違紀違法的深淵。如全國人大環(huán)資委原副主任白恩培在云南主政時,他的妻子就參與了他的權錢交易。河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涉嫌經濟問題的犯罪相當一部分與他兒子生意有關。[9]云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也存在縱容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求私利的嚴重問題。[10]由此可見,正家風是清政風的基礎,家庭廉政教育意義深遠而又十分迫切。領導干部自覺培育廉潔家風,構筑新時代廉潔家庭觀,使家人成為拒腐防變的安全員和監(jiān)督員,構建起預防腐敗的內部牢固防線。

      另一方面,家風清廉才能促進社會清廉,不只是黨員領導干部家庭,建設廉潔家風與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yōu)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11]355 家庭是塑造民眾廉潔品格的豐厚土壤,廉潔家風是推動廉潔社會風氣形成的基石。就廉潔家風對家庭成員產生影響的時間長度和所觸及的深度而言,家庭是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首要場域,家家戶戶建設廉潔家風,是民眾形成廉政意識的源頭活水。

      第二,學校。

      在我國,學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立德樹人?!暗隆钡膬群冀K與國家前途命運、人民幸福安康的責任與擔當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廉潔品質是立德樹人應有之義。學校教育與解決腐敗問題之間具有深層次關聯(lián)性,學校的廉政教育是二者之間的橋梁,是從根部解決腐敗問題的重要路徑。學校在推動廉政文化建設中應當承擔起系統(tǒng)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塑造廉政觀念以及推動廉政監(jiān)督等重任。

      學校是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場域。今天的學生終將成為明天各行各業(yè)的中流砥柱,在他們的拔節(jié)孕穗期注入清廉思想,他日方能擁有廉潔的品質,為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提供堅實基礎,也為日后走上領導崗位的萬千學子扎下廉政之根。

      第三,大眾傳媒。

      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各種能夠向社會大眾大量傳播信息的媒介組織和載體,都屬于大眾傳媒,在動員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中具有顯著優(yōu)勢。不管是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介形式,還是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迅速發(fā)展而誕生的網絡新媒介,共同構成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場域。大眾傳媒在傳播廉政知識、施行廉政教育和塑造廉潔價值觀等促進民眾養(yǎng)成廉政意識方面,具有全方位滲透、針對性推送等明顯優(yōu)勢。而且,隨著我國大力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網絡媒體的廣泛傳播特征、即時互動功能和低成本參與的優(yōu)越性為民眾進行廉政監(jiān)督也提供了諸多便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互聯(lián)網成為“發(fā)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新渠道”[11]336。這表明總書記十分重視互聯(lián)網新媒介在群眾進行權力監(jiān)督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好網絡新媒體,為民眾構建廉政監(jiān)督網絡提供平臺支撐。

      大眾傳媒已經滲透到廣大民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民眾,在新形勢下,大眾傳媒是推動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場域。發(fā)揮大眾傳媒在培養(yǎng)民眾廉潔意識、廉潔價值觀等方面的獨特作用,營造“廉榮貪恥”的廉潔社會風尚,并以社會民眾的磅礴之力,構建起民眾廉政監(jiān)督網絡,對公權力實施積極而規(guī)范的廉政監(jiān)督,意義重大,作用凸顯。

      總而言之,廣大民眾是我國廉政文化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的建設主體,只有動員社會民眾參與到反腐敗斗爭中,推動民眾的基礎性力量與黨員領導干部的重點力量相配合,為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撐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fā)展我國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深入研究民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范式、路徑等重要問題,是解決我國腐敗問題的治本工程。

      參考文獻:

      [1] 鄭永年.關鍵時刻:中國改革何處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22.

      [2] 公婷,王世茹.腐敗“零容忍”的政治文化——以香港為例[J].復旦公共行政評論,2012(2):169-186.

      [3] (西班牙)約瑟·阿提拉諾·派納·洛佩茲.腐敗的社會根源——文化與社會資本的影響[J].范連穎,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4):108-118.

      [4]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

      [5]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02).

      [6] 任建明,王方方.改革開放40年民眾參與反腐的模式與變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23-29.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8] 習近平.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J].求是,2019(19):4-15.

      [9] 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永遠在路上[M].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6-8.

      [10] 全國人大原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云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EB/OL].(2019-09-26)[2020-03-20].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9-09/26/c_1125042868.htm.

      [1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責任編校? ?陳? ?瑤

      岳阳县| 嘉峪关市| 蕲春县| 成武县| 高淳县| 奉化市| 龙陵县| 曲沃县| 温宿县| 类乌齐县| 阿勒泰市| 邯郸市| 印江| 化州市| 遂川县| 卓尼县| 锦州市| 化德县| 宜良县| 保亭| 吴忠市| 武义县| 中宁县| 英吉沙县| 化州市| 昌邑市| 大荔县| 井冈山市| 汝州市| 兴安盟| 漳州市| 通江县| 开江县| 青阳县| 荣昌县| 东宁县| 青阳县| 鄂州市| 长丰县| 西贡区|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