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新詩格律化獨特的嘗試
      ——論趙樸初的“自度散曲”

      2020-11-19 04:54:11石鐘揚
      心潮詩詞評論 2020年8期
      關鍵詞:趙樸初詩體散曲

      石鐘揚

      在中國當代詩壇,趙樸初是位獨具風采的詩家。他以入世的身份做出世的事業(yè),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文章。他的詩作,美刺并舉,前者量大,后者質優(yōu)。諷刺類作品中《某公三哭》等,堪稱詩苑經(jīng)典。

      趙樸初于詩、詞、曲皆精,其中尤以曲傳神。他筆下之曲,非一般意義上的散曲,而是一種既規(guī)范又自由的“自度散曲”。既有傳統(tǒng)散曲之韻味,又具新體詩之灑脫。我則視之為一種新的格律詩。

      一部文學史,實則是一部藝術形式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藝術形式的新陳代謝史。中國學界則早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命題?!耙淮幸淮膶W”追求,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則變?yōu)橐环N劃時代的現(xiàn)實。而五四新文化運動首當其沖的則是白話詩的大膽嘗試。

      中國新詩早期嘗試,大抵經(jīng)歷了“從舊式詩、詞、曲里脫胎出來”到“歐化”的歷史過程。因而早期之新詩多為“詞化新詩”或“曲化新詩”,直到被胡適稱為“新詩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周作人《小河》出現(xiàn)才以“歐化”道路,徹底拋棄舊詩詞格律的鐐銬,而追求自然美的節(jié)奏。胡適自己的《嘗試集》雖在美國意象派詩歌的影響下力求把“詩的散文化”與“詩的白話化”統(tǒng)一起來,以獲得“詩體的大解放”,被文學史家稱之為“胡適之體”,但其中“真白話的新詩”為數(shù)并不多。陳子展早就說:“其實《嘗試集》的真價值,不在建立新詩的規(guī)范,不在與人以陶醉于其欣賞的快感,而在與人以放膽創(chuàng)造的勇氣?!保ā蹲罱曛袊膶W史》)

      作為詩人的趙樸初,他的創(chuàng)作雖以古體詩詞為主,但他卻一直關注著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并“由學古而漸想到創(chuàng)新,希望能在我國新詩歌的創(chuàng)建中起一點‘探路人’‘摸索者’的作用”①趙樸初:《片石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前言》,第1頁。本文所引趙文、趙詩皆據(jù)此書,不再一一出注。。其志可嘉。

      趙樸初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較早遇到“詩歌中的內(nèi)容與形式之間就出現(xiàn)了圓鑿方枘,互不相入”的問題。這迫使他去思索,他看到“清朝末年已經(jīng)有人注意及此,想作一點革新的嘗試,可是矛盾實在太大,縱然削足,終難適履?!逅摹院螅腥擞痔岢隽苏Z體新詩主張,打算索性拋棄舊形式,從根本上徹底改革我國詩歌。不少人曾為此從各方面付出過可貴的勞動?!睂τ诜脚d未艾的新詩運動,趙樸初又看到:“詩與文究竟不同,詩歌與口語差別更大。要做到既是全新的,又是大家熟習的;既是現(xiàn)代的,又是適合民族口味的;既是通俗易懂的,又是經(jīng)過琢磨鍛煉的;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睉撜f這幾個“既”與“又”,既是趙樸初對中國新詩困境的宏觀評價,又表明了他的新詩審美理想與追求。由此出發(fā),他說:“因之在‘五四’后的新文學中,詩歌的成就,較之其他領域,如散文、小說、戲劇等等,總覺得差著一籌?!奔榷Y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說:“我由于個人愛好,對于所謂新舊這兩種詩體都曾作過若干嘗試,而結果則都不大理想。新事物、新情感、新思想,是否可以入詩?如果可以,應當如何寫?舊形式是否還可以用?如果可用,應當如何用?這些都是常在腦筋里盤旋的問題?!边@些問題又深刻地影響著趙樸初對新詩可行形式的自覺探索。

      “可驚、可喜、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不斷在內(nèi)心中引起了強烈的激情,愈來愈覺得非傾吐出來不可。要傾吐出來,就必然要接觸到詩歌語言的形式問題,而這一問題則是頗不簡單的。”趙樸初對詩歌的藝術形式是何等重視。他創(chuàng)作、探索的結果,是傾向于從傳統(tǒng)詩歌去尋找創(chuàng)造新詩格局的途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版的《片石集》中,趙樸初有長篇談詩的《前言》,堪稱其詩歌美學宣言:

      詩歌與散文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詩歌要求有節(jié)奏,有韻律(不是韻腳)。這是只有適當?shù)剡\用每個民族的語言特征(即語音、語調等等)才能取得的。語言特征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生活發(fā)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可以隨時代的遷流而變化,但絕不能硬性割斷或者任意強加。過去各種詩體,大致都起于民間,其音調之和諧總是先由人民大眾于無意中取得,經(jīng)過一定時間不自覺的沿用,著為定式,這就產(chǎn)生了所謂“格律”。格律可以突破,可以推翻,但推翻之后又必須有新的格律取而代之,而此新格律的形式,仍然要根據(jù)語言的特點,仍然要經(jīng)過醞釀孕育的階段,并且誰也沒有把握何時可以誕生,更不用說長大成年了。而同時,人民又是隨時都迫切需要詩歌的,“精神食糧”是一個頗為形象化的“隱比”。在全新的、比較成熟了的、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真心喜愛欣賞的詩歌形式產(chǎn)生之前,應該怎么辦呢?所以我又有這樣一個設想:可否還是酌采人民原已熟習的傳統(tǒng)的詩體,即詩、詞、曲的形式,先解決群眾的需要問題,并借此提高一般群眾對詩歌語言的接受水平,同時,通過實踐,檢查在古典詩歌中究竟有哪些是還可以繼承或者可以借鑒的東西,為創(chuàng)造將來新詩格局尋找途徑。

      從“為創(chuàng)造將來新詩格局尋找途徑”這一宏偉目標出發(fā),趙樸初具體細微分析了傳統(tǒng)詩、詞藝術形式之得失之后,表示對“曲”情有獨鐘。他指出,“曲”與“詞”一樣來自民歌,后來與音樂和舞蹈相結合,成為我國古典戲劇的主流,占據(jù)我國舞臺最少達七八百年之久,從十九世紀起,它才逐漸退出舞臺,因而也就脫離音樂舞蹈,和“詞”一樣成為僅供案頭欣賞(最多是朗誦)的一種文學品種了(所謂“昆曲”,起于晚明,已不能代表“曲”的全部面目)。

      趙樸初進而說,作為詩歌品種,“曲”有四大優(yōu)點。第一,它興起較晚,脫離群眾的時間也不太長,因而比較接近現(xiàn)代人的情感與語言,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可以從更廣泛的范圍內(nèi)吸取各種新的詞匯乃至表達方法,而不至過于捍格。

      第二,由于它是應用于舞臺的,須要如實地刻畫各個社會階層的人情世態(tài),逼真地模擬各種人物的神氣、口吻,因之可以更自由地使用一切足以取得預期效果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與作風,而不受正統(tǒng)教條的束縛。例如,所謂尖新、刻露、俚俗、潑辣等等,在“詩”與“詞”里被視為瑕疵,引為禁忌的,在“曲”中卻不僅容許,反而被認為“本色當行”。這確是一不小的解放。

      第三,“曲”不僅在句型上突破了“詩”的整齊單調(僅指典型的五、七言),并且突破了“詞”的字數(shù)限制(自由使用襯字);甚至在語調上也相當靈活,突破了“詞調”的句數(shù)限制,許多曲調的句數(shù)可以順著旋律的往復而自由伸縮增減。作者長說短說,多說少說,隨意所向。

      第四,“曲”除了供演出使用的劇本外,另有專供閱讀的“散曲”?!吧⑶庇幸环N獨立的“小令”和數(shù)調組合的“套數(shù)”?!靶×睢笨梢允菃握?,也可以是聯(lián)章,“套數(shù)”可長可短,可多可少,可以異調組合,也可以同調疊用(以“前腔”或“幺篇”表示)。作者可以隨自己的方便,或作速寫式的即興小品,或適應各種題材,各種時地的需要。

      當然,趙樸初也看到了問題的另一方面,即“曲”也有特殊的限制,即所謂“曲律”,有一些“律”甚至嚴過詩與詞,如南曲與北曲的牌子不能混用,同為南曲或北曲中的不同“宮調”不能混用等。但這一切都由“配樂”而起,為了便于歌唱不能不如此。如果只是把“曲”作為一種詩體,不再演唱,不再配樂,“合律”問題也就自然消失了。只須照顧到一般平仄,使讀來順口,聽來入耳,似乎就可以通得過了。經(jīng)過如此透徹的分析,趙樸初認為,“曲”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詩歌形式,對于創(chuàng)立我國的新詩歌,還是頗有可為的。

      在摸索中實踐,在實踐中摸索。趙樸初在創(chuàng)作中漸漸又萌發(fā)奇想:既然不再為“配樂”而寫曲,既然撇開了種種為“合樂”而制定的傳統(tǒng)曲律,那么又何必一定非沿用傳統(tǒng)“曲牌”不可呢?于是他嘗試著自定調式,自定調名,姑且名之曰:“自度曲?!薄白远取币辉~也來自古人,不過古人的“自度”,指的是自己制腔,自己作詞,而趙樸初則僅作詞,不制腔。他說:“自己并非音樂家,只是一名為新詩歌探索道路的工作者而已?!敝劣谶@種無律之曲,非曲之曲,是否也可以就叫做一種新體詩呢?趙樸初說:“自己沒有任何把握,只好留待人民和時間來作鑒定。”我則認為這就是一種新的格律詩,或叫格律化的新詩。

      為使自己創(chuàng)作的“自度散曲”——這種新體詩的藝術形式切實可行,趙樸初就其“平仄”與“韻腳”兩個技術性問題,作了非常切合實際的設計與解說。他說,字音的“平仄”形成于大眾的語言習慣,存在于每個人的口頭,既非強加,更不神秘。“平仄”字音的一定排列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和諧這一道理,原是人民大眾在社會生活與協(xié)作勞動中早已發(fā)現(xiàn),并一直在無意識地應用著的東西。專家文人的貢獻只是在于歸納總結,找出一些語音上的規(guī)律,使人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從而比較有把握地取得抑揚頓挫、升降起伏的效果。這就是所謂“格律”的由來。他認為不論中國詩歌將來會采取什么形式,只要漢語語音的特點不變,“平仄”總還是不能無視不管的。

      至于“韻腳”問題,他說似乎比較容易理解一些,因為我國人民群眾對于“韻腳”已經(jīng)如此熟習,如此喜愛,以致如不押韻,簡直就很難使一般人承認是“詩”了?;谖覈窖蕴?,韻部各異,趙樸初主張依照已經(jīng)得到較廣承認的相近音讀,約略畫出一個大體范圍而容許小有出入,或同時定出“寬”“嚴”韻部,聽任作者取用。他自己則傾向大體依據(jù)京劇的所謂“十三轍”。這一分法與《中原音韻》相同之處是取消了入聲(此點不適合東南各省)。與《中原音韻》不同之處是:第一取消了閉口音(此點不適合閩廣),第二為“庚青”“真文”與“侵尋”不分(此點不適合北方各?。?,第三為“寒山”“桓歡”與“先天”不分(此點大體全國可通)。這樣可減少韻部數(shù)目,放寬選韻范圍,并借京劇的廣泛影響,以便使更多的人來接受這種新體詩。真可謂菩薩心腸與詩人情操相結合的產(chǎn)物,從而使詩航普渡。

      趙樸初創(chuàng)作“自度散曲”,有一個從偶然到自覺探索的過程。1959年在一次出國途中,他偶爾帶著一本元人散曲選集《太平樂府》,供飛機上瀏覽。在西伯利亞上空,隨手寫了幾首小令,描寫當時的景物與心情,這是他寫曲的開始?;貒痪?,先后有七一節(jié)與十周年國慶,于是他又嘗試用“曲”來參與慶祝。此后他又多次試用“曲”作為諷刺聲討帝國主義與社會帝國主義的工具。美刺俱佳,證明“曲”這種詩體是可登“大雅之堂”的。從此他進而擺脫傳統(tǒng)“曲牌”,嘗試著自定調式,自定調名,自覺創(chuàng)造著這種無律之曲——自命名為“自度曲”的新詩體。

      我手邊僅有趙樸初之《片石集》,以年代為序,收其自1950年12月至1977年10月的作品189首,其中有曲20題33首?!镀分杏小队^演〈蔡文姬〉劇有作三首》,正好是詩、詞、曲各一首,所詠皆為郭沫若新編歷史劇《蔡文姬》:

      竹枝

      黥頭刖足語堪哀,不道成書有女回。

      了卻伯喈千古恨,九原應感郭公才。

      鷓鴣天

      玉珮明珰望儼然,驪歌腸斷草原天。忍拋稚子三千里,換得胡笳十八篇。 家再破,夢初圓,中郎志業(yè)幾分傳。和親肯遣王姬嫁,畢竟唐文漢武賢。

      快活三帶過朝天子四換頭

      左賢王拔劍砍地,鎮(zhèn)日價女哭兒啼。進門來慘慘凄凄,出門去尋尋覓覓。 千里,萬里,處處是傷心地。胡笳做弄蔡文姬,怨緒哀弦難理。遣使何為?贖身何意?我道曹公差矣!謂中郎有遺書,有女兒能誦記,只消得寄個紙筆。 睦鄰大計,更要將心比他意。常通聲氣,頻傳消息,何如認個親戚?和吐番的唐太宗,和烏孫的漢武帝,都比你,有主意。

      眾所周知,郭沫若的《蔡文姬》,是其循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東臨碣石有遺篇,魏武揮鞭”之詞意,將“替曹操翻案”的觀念變?yōu)槲枧_形象的作品,是一部天才的媚俗之作。即使是溫文爾雅的趙樸初,1959年7月當郭沫若正在《蔡文姬》剛搬上舞臺的興頭上,也忍不住以形象語言表示一點“不同見解”。其詩含而不露,其詞略帶諷喻,其曲則痛快淋漓地將郭沫若幽默了一番。曹操令文姬歸漢的最大理由是代父(蔡伯喈)續(xù)書,以點綴文治之業(yè)績。而趙樸初在曲中則謂:“我道曹公差矣!謂中郎有遺書,有女兒能誦記,只消得寄個紙筆?!弊屗麑憗砑纯?,何必讓文姬歸漢,既造成新的妻離子散,又不利于睦鄰大計;既有違人性,又有礙國策。這就將郭沫若《蔡文姬》之核心情節(jié)抽空了。但趙樸初所作,并非論文,而是藝文,幽默風趣,富有穿透力。與其同題詩、詞相比較,可謂詩莊詞媚曲更灑脫。曲于趙樸初是隨手拈來,點染成趣,其藝術魅力遠非其詩其詞所能比擬。由此及彼,通覽《片石集》,其中曲所占比例雖僅六分之一,而其影響與傳播,則遠勝其他作品。

      在各種詩體中,“‘曲’是最能容納那種嬉笑怒罵、痛快淋漓、潑辣尖銳的風格的”。趙樸初深知此道。他的“自度散曲”雖美刺并舉,但真正傳神的還是諷刺類的作品。此類作品,最有名的是《某公三哭》和《反聽曲》(三首)。

      《某公三哭》,擬用前蘇聯(lián)總書記尼·赫魯曉夫之口吻哭靈,“一哭西尼”——飲彈身亡的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二哭東尼”——不幸逝世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三哭自己”——不幸下臺赫魯曉夫。趙樸初那維妙維肖、幽默風趣的《某公三哭》至今卻仍能記憶猶新,誦之上口。這就是文字的魅力,新格律詩的魅力。趙樸初所擬曲牌也別具一格,且與內(nèi)容融為一體。如“一哭西尼”所擬曲牌為《禿廝兒帶過哭相思》,“二哭東尼”所擬曲牌為《哭皇天帶過烏夜啼》,“三哭自己”所擬曲牌為《哭窮途》。限于篇幅,僅引“三哭自己”于茲:

      孤好比白帝城里的劉先帝,哭老二,哭老三,如今輪到哭自己。上帝?。“迟M了多少心機,才爬上這把交椅,忍叫我一筋斗翻進陰溝里。哎喲啊咦!孤負了成百噸黃金,一錦囊妙計。許多事兒還沒來得及:西柏林的交易,十二月的會議,太太的婦聯(lián)主席,姑爺?shù)霓r(nóng)業(yè)書記。實指望,賣一批,撈一批,算盤兒錯不了千分一。那料到,光頭兒頂不住羊毫筆,土豆兒墊不滿砂鍋底,伙伴兒演出了逼宮戲。這真是從哪兒啊說起,從哪兒啊說起! 說起也希奇,接二連三出問題。四顧知心余幾個?誰知同命有三尼?一聲霹靂驚天地,蘑菇云升起紅戈壁。俺算是休矣啊休矣!眼淚兒望著取下像的宮墻,嘶聲兒喊著新當家的老弟,咱們本是同根,何苦相煎太急?分明是招牌換記,硬說我寡人有疾。貨色兒賣的還不是舊東西?俺這里尚存一息,心有靈犀。同志們?。∵€望努力加餐,加餐努力。指揮棒兒全靠你、你、你,耍到底,沒有我的我的主義。

      通篇全用中國人熟習的典故、詞匯,來寫鄰家的故事,令人讀來一點不隔,活靈活現(xiàn)宛如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既幽默,又發(fā)人深思。不管今天你如何評價赫魯曉夫(乃至三尼),但這《某公三哭》的審美價值仍在。

      《反聽曲》三首,寫于1971年9月間,當時就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天下。我這里引用的是當年流傳的版本,與《片石集》中發(fā)表的稍有差異,細心的讀者若作一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手抄本還能更加原汁原味。

      反聽曲之一

      聽話聽反話,不會當傻瓜??蓯蹎咀骺稍?,孤人喚作冤家。夜里演戲叫做旦的、叫做凈的,卻原滿臉大黑花。圣明王爺,偏偏稱孤道寡,你說他是謙虛還是自夸。君不見“小小小小的老百姓”,卻是大大大大的野心家。

      反聽曲之二

      聽話聽反話,一點也不差?!案吲e紅旗”,卻原來是黑幡高掛?!八膫€偉大”,變成四番謀殺。“公產(chǎn)主義”原來是子孫萬世家天下??此3隽硕嗌賾蚍??!扒瓿鲆粋€”,燒香拜菩薩;“句句是真理”,念經(jīng)一大掛,抬高自己是真,擁護領袖是假。管他是真是假,馬克思主義,馬赫主義都姓馬。

      反聽曲之三

      大喊共討共誅的英雄,原來是最大最大的壞蛋、野心家。未料到照妖鏡下,終于現(xiàn)出了青面獠牙。落得個倉皇逃命,落得個折戟沉沙,落得個焦狗肉送入蒙古喇嘛。正剩下白慘慘的陰魂,緊跟赫光頭去也。這真是“代價最小最小,勝利最大最大”,是嗎?

      這三首《反聽曲》是針對林彪事件的,作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作品里引號中的語言是“文革”中人人耳熟能詳?shù)牧直?、陳伯達們的精彩話語;這些造神運動中的話語曾一度蒙住了天下多少人之耳目。一旦真相大白,則令天下人為之一驚。令人感慨,謊言的魔力竟如此巨大。趙樸初冷眼旁觀,以極為通俗的語言,給中國人民傳播一個偉大智慧,識破謊言的智慧:聽話聽反話,不會當傻瓜;聽話聽反話,一點也不差!令人受惠終生。

      中國新詩產(chǎn)生伊始,胡適以“曲化新詩”“詞化新詩”嘗試著,尚未脫其母體的胎印。胡適曾自我反省云:“我現(xiàn)在回頭看我這五年來的詩,很像一個纏過腳后放大了的婦人回頭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腳鞋樣,雖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樣上總還帶著纏腳時代的血腥氣。”①胡適:《〈嘗試集〉四版自序》,《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419頁。如今趙樸初的“自度散曲”,決非當初“曲化新詩”的歷史回環(huán),他對自度散曲用得出神入化,他的作品瀟灑自如,已經(jīng)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格律化的新詩。這種格律化的新詩,既無傳統(tǒng)格律詩的僵滯,又無自由新詩之渙散,既自由又有法度,從根本上克服了新詩難以朗朗上口,難以記誦的缺陷,基本實現(xiàn)了趙樸初自己的詩歌美學追求,確為中國新詩格律化的獨特嘗試與特殊貢獻。這是他深厚的詩學根基①案:其太高祖趙文楷雖為狀元郎卻寫過傳奇劇本《菊花新夢》(筆者校點,《黃梅戲藝術》1987年第2期),其母陳仲瑄也寫過劇本《冰玉影傳奇》(太湖拜石書屋2003年印行)。這以家學淵源讓其“詩學根基”中較一般士子多了一份“曲”的元素。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精神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他從佛教經(jīng)文與民間文學吸取營養(yǎng)的產(chǎn)物,也是他長期站在世俗社會的邊緣,眼觀時代風云,既以慈悲為懷,又嫉惡如仇,所磨礪出來的特殊詩懷與詩體,是其仁心與佛心的精彩的詩化表達。

      趙樸初的詩懷與詩體,非常人所能模擬步武,但他的詩歌美學原則與詩體探索精神,實為一份珍貴的文化資源,值得我們?nèi)ソ梃b,去研究,去發(fā)揚。

      猜你喜歡
      趙樸初詩體散曲
      趙樸初的硯石情緣及其詩文考釋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2:52
      學習民歌 拓展散曲創(chuàng)作之路
      中華詩詞(2021年8期)2021-12-31 08:40:06
      品讀《茶禪詩書趙樸初》
      藏書報(2021年16期)2021-05-30 21:33:02
      新時代呼喚新散曲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8
      散曲創(chuàng)作芻議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05-21 03:05:14
      關于當前詩體創(chuàng)新的若干斷想
      中華詩詞(2018年4期)2018-08-17 08:04:54
      讀散曲說散曲——《中華詩詞》散曲欄目《曲苑新枝》瑣議
      中華詩詞(2018年10期)2018-02-16 07:36:18
      論趙樸初對佛教教義的現(xiàn)代性詮釋
      劉半農(nóng)翻譯中的陌生化翻譯策略
      歌德今秋力推趙樸初書法
      中國收藏(2015年12期)2015-12-16 07:40:54
      庄浪县| 苏尼特右旗| 定襄县| 宜川县| 临清市| 武夷山市| 宜川县| 囊谦县| 淳安县| 武汉市| 康平县| 万州区| 栖霞市| 庆云县| 广灵县| 阿城市| 常山县| 罗田县| 莱阳市| 宝坻区| 洪洞县| 武强县| 上杭县| 太谷县| 桃园县| 固镇县| 香港 | 鄢陵县| 丽江市| 仁怀市| 札达县| 富平县| 鹰潭市| 岢岚县| 车险| 肥西县| 九龙县| 新绛县| 河南省| 闵行区|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