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麗云
相傳,有一對葉氏夫婦居住在江邊的白云山山腳下,以賣草藥為生,大家都親切地稱男主人為葉大夫。夫婦生了一個兒子叫葉雙。
葉雙從小就經(jīng)常跟父親去白云山采草藥,一有空就鉆研關(guān)于草藥的書籍,并學(xué)以致用。葉雙對每一種藥物的氣味、出處、主治都了如指掌,還用一個小本子把用藥時應(yīng)注意的藥性以及禁忌都記了下來。
葉大夫的鄰居是一名叫李名機的富商,經(jīng)營絲綢生意。李家有個女兒叫紅線,跟葉雙同一年出生,長得標(biāo)致可人。在孩子三歲時,李家拆墻擴建,封了原來中間的小路,引發(fā)一場爭吵,本來關(guān)系友好的兩家從此成為仇家,不再往來??墒呛⒆觽兪翘煺鏌o邪的,葉雙、紅線不顧父母的阻撓,經(jīng)常一起玩。
倒也奇怪,紅線竟然對草藥有濃厚的興趣,經(jīng)常叫葉雙指導(dǎo)她認(rèn)識草藥。葉雙耐心地教,很快紅線就能分辨出一些草藥了:麥冬性味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何首烏,用于補養(yǎng)氣血,氣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傷陰,有安神潤血之功……紅線很有悟性,很快就把一些草藥特性給記住了。
轉(zhuǎn)眼,這對年輕人十八歲了,相互喜歡上了對方。
紅線是李家唯一的女兒,李名機見對方只有一間小草藥店,門不當(dāng)戶不對,加上兩家這些年的世仇,怎么都不同意紅線和葉雙在一起。還把紅線禁足在家,并吩咐仆人,沒有他的同意,誰也不準(zhǔn)把紅線放出去。
偏偏此時,李名機那六十多歲的母親得了一種怪病,不愿進食,吃什么都說沒味道,心堵,日漸消瘦。李名機是個孝子,托人四處購買人參、燕窩等補品。但是無論多名貴的東西,老奶奶都不愿意吃,更是不愿意吃藥,說自己沒病,就是心里堵得慌。
李名機無計可施。他走到院子里扶著欄桿,回想父親在他三歲時就不幸離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撫養(yǎng)長大,如今母親不肯進食,李名機滿臉愁容。
紅線見狀,輕輕走過去對父親說:“也許葉雙能有辦法,就讓他來試下吧。”李名機不信,說:“一個草根能懂什么?”但他想到臥病在床的母親憔悴的臉,就說:“讓他來試試吧。”
李名機派仆人去把葉雙叫來了。葉雙認(rèn)真地幫老奶奶做了檢查,發(fā)現(xiàn)老奶奶的心脈、頭部、心臟都沒問題,就是對食物有所抗拒,應(yīng)該是脾胃有熱。聽說老奶奶不愿意吃藥,葉雙便皺住了眉頭。紅線連忙把他拉到一邊,說:“葉哥哥,你想出什么方法沒有?你一定要治好我奶奶?。 比~雙說:“看上去老奶奶是有濕熱,所以厭食,用土茯苓、金銀花、配以鷹嘴龜?shù)?,調(diào)理好臟腑,自然能進食了。”
紅線說:“那就立刻去抓藥?!薄翱墒恰比~雙支支吾吾地說,“老奶奶不愿吃藥啊?!?/p>
紅線靈機一動,說:“你還記得你拿給我吃的黑膏嗎?可以試試把藥做成黑膏?。 ?/p>
那是兩年前的夏天,一群伙伴在江邊的竹林下乘涼。紅線覺得熱極了,便跑去江邊泡了腳就坐著等涼風(fēng)。這時葉雙用竹筒從家里裝來一大筒稠狀的東西,說是他母親特制的解暑佳肴。大家爭著試吃,紅線瞄了一眼,看到是黑黑的東西,就眉頭一皺,說:“這么難看的東西,我不吃?!比~雙勸說:“這是我母親用草藥和涼粉煮好的黑膏,然后用桶吊到水井里冰鎮(zhèn),你肯定沒吃過?!背鲇诤闷妫t線試吃一口。誰知那冰涼的黑膏一下子滑進了喉嚨,瞬間有種芳香在口中縈繞。紅線一高興,把所有的黑膏都吃光了。
經(jīng)紅線一提醒,葉雙就想起來了。葉雙和紅線馬上行動起來,一邊收集草藥,一邊仔細分析:“龜可補腎,土茯苓健脾胃可安心神,羅漢果清熱潤肺,金銀花清熱解毒去濕……”他們收集了多種中草藥,在葉雙母親的指點下,放在瓦鍋里慢火熬了三個小時,熬成一碗濃濃的黑水,再用紗布過濾藥渣,然后放上涼粉草煮。過濾,放涼,就成了黑膏。盛放在瓦碗蓋好,放在籃子里用繩子吊進水井。大約三個小時后,就把黑膏吊起來了。葉雙母親說老人家不能吃冰的東西,于是把黑膏放進鍋里熱了一會兒,然后在上面倒了點蜂蜜,葉雙和紅線就端去給老奶奶吃。
一進屋子,他們就看到老奶奶軟綿綿地靠著床頭,而李名機站在老奶奶身側(cè),房間桌上放滿了水果、點心,都沒有動過。在紅線的再三央求下,老奶奶答應(yīng)吃一口黑膏。
李名機親自喂老奶奶吃黑膏,他掀開瓦罐上的蓋子,拿著勺子舀了一口送到老奶奶嘴里。老奶奶含著黑膏,頓時覺得有種草葉特有的芳香在唇齒間彌漫,香甜的蜂蜜味滑過喉嚨,來不及細細品味,黑膏一下子就滑到了胃里。老奶奶又張開嘴要吃,李名機大喜,用勺子繼續(xù)喂。老奶奶一下子吃了大半碗,人立刻就有了精神。
老奶奶說:“沒吃過這么美味的東西,以后我要天天吃?!崩蠲麢C連聲說:“好,好,好,就依你?!比~雙和紅線聽了也舒心地笑了。
從此以后,李名機也不再反對葉雙和紅線在一起,兩家重歸于好。而集眾多藥材精制而成的黑膏,連老奶奶也喜歡吃。消息在全村傳開了,村民都想嘗嘗這神奇的黑膏。
葉雙和紅線結(jié)婚后,他們干脆在藥店門口擺上一張石桌,放上幾張板凳,每天都煮一些黑膏來供應(yīng)。這就是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的龜苓膏,具有滋陰補腎、潤燥護膚、消除暗瘡、調(diào)理臟腑、清熱解毒、防止皮膚老化及祛濕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每天都供不應(yīng)求。
后來,梧州逐漸有多家作坊開始加工制作龜苓膏。在梧州,經(jīng)常見到一些路邊的小攤子上,有來往商客、當(dāng)?shù)孛癖娮跇涫a下、河堤邊,端一碗龜苓膏,美美地品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