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呂穆卓
電影《觸不可及》是2011 年末在法國上映的喜劇電影,它雖然有著簡單的劇情、溫暖的結(jié)局,但是卻引發(fā)人們對社會和現(xiàn)實的無限思考,使其獲得了極高的贊譽和不菲的票房收入。一部電影之所以有撼動人心的力量,受到無數(shù)人的追捧與推崇,必然有其背后深入人心的力量與情懷值得我們?nèi)リP(guān)注并研究。此類電影的大部分故事從現(xiàn)實中取材,將鏡頭聚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或瑣碎雜事;或溫情瞬間;抑或是生老病死,痛苦無奈……隨后通過藝術(shù)手法進行加工,用相對藝術(shù)的敘事方法將其表現(xiàn)出來,使得這些看似在生活中極為平淡樸素的事例,擁有著對現(xiàn)實不可忽視的力量與作用。
與前一段時間上映并得獎的美國電影《綠皮書》相似,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位白人男子與一位黑人男子之間真摯友情的故事片。《觸不可及》的劇情其實十分簡單,一位家財萬貫但是因為意外導(dǎo)致終身殘疾的白人富豪,希望尋找到一位可以照顧他生活起居的保姆,因此和另一位主人公——一位一直生活在貧民窟中的黑人相遇。他們原本是根本不會相遇的兩個世界的人,卻因為一份工作而認識,最開始兩人由于金錢以及修養(yǎng)等方面認知的差異,常常不和,但是在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相互了解,白人富豪帶領(lǐng)著黑人保姆了解上流社會,教他如何欣賞藝術(shù)作品;黑人保姆的樂觀和向往自由的天性也影響著因為失去自由行動能力而沮喪和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白人富豪。兩個人互相感動了彼此,建立起了堅固的友誼,朝夕相處,留下了美好而動人的回憶。
我認為影片所說的“觸不可及”可以理解為:德瑞斯觸不可及的是菲利普的文化底蘊、開闊的眼界、上流社會的生活。菲利普熱衷于古典音樂及各種美術(shù)作品,他家的裝潢也體現(xiàn)了他的身價不菲和品位不凡,菲利普在藝術(shù)方面的鑒賞力對德利斯來講完全是對牛彈琴。德利斯更像是一個“混球”,在街頭廝混、抽大麻,甚至還因為搶劫入獄。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兩人之間發(fā)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后,居然成為莫逆之交,并讓對方的人生變得更為多元,德瑞斯開始懂得上層社會的一些規(guī)則,而菲利普也開始變得不那么拘謹。
在彼此相處的過程中,兩個人之間相互影響,建立起信任和友誼,成為彼此的知己。他們逐漸擺脫過去給自己生活留下的陰影,充滿信心地擁抱未來,找到了他們理想中的人生意義。他們原本是兩個悲慘的人物,并沒有受到命運之神的寵愛,但正是因為彼此相遇和互相支持,使得他們再次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義。在電影中,兩個人對友情和生活的渴望以及生活中的志趣相投,已經(jīng)超出了種族、階級、貧富的差距,讓熒幕前的觀眾感受到世間最為淳樸的愛。菲利普在德瑞斯的幫助下出去兜風,與朋友們慶祝生日,在線下遇見筆友,甚至去了在常人看來再也不會去的,給他生活帶來天翻地覆變化的地方:有著滑翔傘項目的度假基地。在菲利普的影響下,德瑞斯也學會了欣賞歌劇和繪畫。
“我真正殘疾,不是坐在輪椅上,而是在沒有她的世界里活著?!狈评盏倪@句話說出了他真正對生活失望的原因——妻子的離世。同時電影在這里也觸碰到了觀眾的情感以及神經(jīng)。生理上的缺陷其實并不是他沮喪和面對生活悲觀的真實理由,信念的崩塌、失去愛人的痛苦才是對他最沉重的打擊。沒有了愛,靈魂便沒有歸宿,即使擁有再多的物質(zhì),也不過是外在的東西,內(nèi)心的空虛是無法填補的。而人類對愛的本能渴求,讓德瑞斯和菲利普在這最后一刻獲得了精神文化共鳴,德瑞斯又何嘗不希望可以得到家庭的關(guān)愛與社會的認同。
在他們二人再次來到山頂時,面對著天空的高山,看似膽大的德利斯其實十分害怕這項運動,但是最后德利斯還是戰(zhàn)勝了自己,也為了了卻菲利普的心愿,共同乘上了滑翔傘。此后,兩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雇傭關(guān)系了,兩個人已經(jīng)成為真正的朋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彼此確認了對方的重要性。是滑翔傘使得菲利普癱瘓于輪椅之上,也是滑翔傘讓菲利普正式擁有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也讓菲利普再一次擁有了新的人生。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深夜,呼吸困難的菲利普在床上陷入一場無聲的掙扎中,在一旁準備入睡的德利斯察覺到了異樣,立即起身開始搶救,之后德利斯帶著菲利普來到了凌晨無人的大街上,用這樣的方式來慶祝劫后余生。德利斯將手中的大麻遞到了菲利普的嘴邊,自此兩個人之間的友誼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他們彼此慢慢接受,逐漸習慣對方的存在,習慣對方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在生活中學會共處,在心靈上相互支持。
德利斯常常忘記菲利普是一個已經(jīng)癱瘓的人,他將菲利普視作常人,不因他是殘疾人而對他抱有歧視。菲利普已經(jīng)受夠了身邊人時常投來的憐憫的目光,他人心目中的憐憫之情讓菲利普感到十分不適。但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他們總是肆無忌憚地開一些下流的俏皮話,這種坦然的相處模式讓菲利普逐漸放下了心靈上的顧忌,不再反感這樣的“護士”整日游蕩在自己身邊,他們的友情隨著時間的流動變得更加深刻。
這份友誼從幾千尺的高空一直延續(xù)到了地面,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印記。也許最深刻的一種紀念情感的方式就是分離之后,仍然記得對方的喜好,并成為了對方。德利斯開始聽起曾經(jīng)讓他昏昏欲睡的古典樂,菲利普學會了抽煙說臟話,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思念對方。盡管二人分隔兩地,但這份掛念已經(jīng)影響到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國的三色國旗,代表著“自由,平等,博愛”。而這部令人感到溫暖和治愈的電影,可能也正是因為蘊含著這樣的深意,才會受到觀眾們的強烈共鳴。也正是法國人的這種精神,自由民主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法國電影的獨特魅力。
導(dǎo)演在設(shè)置人物的時候,設(shè)置兩個對立身份的人物,看似天差地別的兩個人卻在一段機緣巧合中成為彼此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人。對菲利普來說,他需要的不是別人的注目,他需要的只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權(quán)利,不再因為身體坐在輪椅上而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心靈也低人一等。對德利斯而言,他需要的是一份信任,需要被人尊重,當他在被人相信的時候他才可以收獲到更好的自己,去坦然地面對這個世界,去相信身邊的人。
一部笑中帶淚的高雅戲劇,一份真摯不可多得的友情,一次超越自己的飛躍。孤獨的人希冀友情,殘疾人希望可以被正常對待,街頭的小混混也希望可以被給予重任和希望。因為剝離了憐憫所以不卑不亢,因為真實所以更加難能可貴,我們驚嘆那份相見恨晚,驚嘆于彼此靈魂深處的相似。
尊重與愛,這是在每段感情中最重要的,在菲利普和德利斯之間更是如此,他們太明晰彼此最需要的是什么,也毫不吝嗇給予,在這份友情中毫無保留地接受地方,在這份友情中互相成就彼此、互相成為彼此。南非前主席、國父曼德拉曾說過: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因此,我們將高舉愛情、友誼和人類的同情和感動。也希望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與世界和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