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洪軍,潘 金,曹麗鵬,姚 勇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四川 遂寧 629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消化系統(tǒng)慢性炎癥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與胃癌的發(fā)生聯(lián)系緊密,現(xiàn)已普遍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變的重要病理時期[1]。因此,及時檢出慢性萎縮性胃炎,并積極給予干預措施,以減少胃癌發(fā)生率,對我國胃癌防控工作非常重要。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均為胃黏膜腺體分泌的輔助性消化因子、內(nèi)源性消化酶,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發(fā)生也有關(guān),甚至能預測胃癌發(fā)生風險,在慢性胃部疾病診療中占據(jù)重要地位[2]。而同型半胱氨酸(Hcy)具有細胞毒性、神經(jīng)毒性及基因毒性,國內(nèi)外學者[3,4]還表示,Hcy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一定作用。近年研究[5]指出,Hcy在早期胃癌篩查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91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72例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及42例健康體檢者臨床資料,以評估血清G-17、PGⅠ、PGⅡ、Hcy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的表達水平及其意義,為胃癌癌前病變的篩查提供新思路。
1.1 一般資料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1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萎縮性胃炎組)及72例非萎縮性胃炎患者(非萎縮性胃炎組)。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6]診斷標準且經(jīng)胃鏡及病理組織活檢證實為萎縮性胃炎或非萎縮性胃炎;②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近1個月內(nèi)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抑酸藥、胃黏膜保護劑、抗癲癇藥、利尿藥等影響本研究結(jié)果的相關(guān)藥物;②近1周內(nèi)使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凝藥物;③既往胃部手術(shù)史;④合并消化道出血、惡性腫瘤、胃部腫物、消化性潰瘍;⑤伴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⑥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⑦伴甲狀腺功能減退、嚴重貧血、嚴重硬皮病。并納入42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健康對照組(經(jīng)性別、年齡匹配)。
1.2 方法萎縮性胃炎組及非萎縮性胃炎組患者收集胃鏡檢查前或檢查后12 h空腹外周靜脈血,健康對照組收集體檢當日空腹外周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由芬蘭必歐瀚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由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chǎn))檢測血清Hcy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診斷價值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計算其曲線下面積(AUC)。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一般資料及血清G-17、PGⅠ、PGⅡ、Hcy水平比較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及血清PG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G-17、PGⅠ比較,萎縮性胃炎組<非萎縮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血清Hcy比較,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及血清G-17、PGⅠ、PGⅡ、Hcy水平比較
2.2 血清G-17、PGⅠ、Hcy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價值血清G-17、PGⅠ、Hcy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均具有較高診斷價值(P<0.05),其Cut-off值分別為7.135 pmol/L、85.865 ng/ml、17.090 μmol/L,見表2。
表2 血清G-17、PGⅠ、Hcy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價值
2.3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同萎縮部位組血清G-17、PGⅠ、PGⅡ、Hcy水平比較91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胃體萎縮組14例,胃竇萎縮組57例,全胃萎縮組20例;三組血清G-17比較,胃竇萎縮組<全胃萎縮組<胃體萎縮組;血清PGⅠ比較,胃竇萎縮組>全胃萎縮組>胃體萎縮組(P<0.05);血清PG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體萎縮組、全胃萎縮組血清Hcy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均高于胃竇萎縮組(P<0.05);見表3。
表3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同萎縮部位組血清G-17、PGⅠ、PGⅡ、Hcy水平比較
PGⅠ、PGⅡ均由胃腸黏膜上皮細胞分泌,其中PGⅠ主要由胃體及胃底黏膜分泌,PGⅡ可由胃竇、十二指腸、幽門等黏膜分泌,故在胃腸黏膜炎癥病變時可出現(xiàn)表達水平變化[7]。臨床研究[8]發(fā)現(xiàn),在萎縮性胃炎中,腺體及主細胞數(shù)量減少,使PGⅠ分泌急劇降低,但分泌PGⅡ的腺體分布廣泛,血清波動幅度較小。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三組血清PGⅠ比較,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而血清PGⅡ水平無明顯差異,與國內(nèi)學者[9]研究結(jié)果一致。這也提示,PGⅠ對萎縮性胃炎的篩查效果更好,血清PGⅡ則因其分泌范圍廣而篩查效果不佳。且血清PGⅠ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較高診斷價值,其Cut-off值為85.865 ng/ml。也證實,血清PGⅠ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篩查中發(fā)揮重要作用。85.865 ng/ml也可供臨床參考。但本研究樣本量有限,研究結(jié)果還需后續(xù)大樣本量研究的支持。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萎縮部位者血清PGⅠ比較,胃竇萎縮組>全胃萎縮組>胃體萎縮組??紤]該結(jié)果與PGⅠ主要由胃體及胃底黏膜分泌,在胃體、胃底及全胃發(fā)生萎縮性病變時,分泌顯著降低有關(guān)[10]。該結(jié)果也說明,血清PGⅠ表達水平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有積極意義。
另外,G-17作為胃泌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作用,還能促黏膜生長,于調(diào)節(jié)胃腸道功能也有利[11]。在胃竇萎縮時,胃竇G細胞急劇減少,分泌能力降低,導致血清G-17含量減少[12]。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三組血清G-17比較,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表明血清G-17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篩查具有一定作用。經(jīng)ROC曲線分析,也發(fā)現(xiàn)血清G-17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較高診斷價值,與孟麗英等[13]研究一致。且其Cut-off值為7.135 pmol/L。也提示,在普查血清<7.135 pmol/L時,發(fā)生慢性萎縮性胃炎風險較高,應積極進行進一步檢查,以盡早發(fā)現(xiàn)胃癌癌前病變。然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萎縮部位也能影響G-17分泌,在萎縮局限于胃底或胃體時,胃酸分泌減少,對G細胞負反饋作用減輕,刺激G-17分泌增多。本研究也對不同萎縮部位患者G-17表達水平進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胃竇萎縮組血清G-17顯著低于全胃萎縮組及胃體萎縮組。說明,血清G-17不僅能輔助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還對判斷病灶位置有利。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三組血清Hcy比較,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血清Hcy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價值較高。表明,Hcy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表達顯著升高,可作為胃癌癌前篩查的新指標,與穆素恩等[14]研究結(jié)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消化及吸收功能減低,導致葉酸攝入減少,影響蛋氨酸循環(huán),使Hcy在血液循環(huán)中大量堆積有關(guān)。不僅如此,胃體萎縮性胃炎及全胃多灶性胃炎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自身免疫有一定關(guān)系,易引起胃酸及內(nèi)因子缺乏,使維生素B12吸收受限,導致蛋氨酸循環(huán)障礙,Hcy進一步堆積。本研究中,胃體萎縮組、全胃萎縮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胃竇萎縮組。也證實,胃體及全胃萎縮時,蛋氨酸循環(huán)受阻更嚴重,使血清Hcy水平更高。因此,臨床還能通過觀察血清PGⅠ、G-17、Hcy水平,評估慢性萎縮性胃炎萎縮部位,輔助臨床診療。
綜上所述,血清G-17、PGⅠ、Hcy不僅能輔助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其表達水平還與萎縮發(fā)生部位有關(guān),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篩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PGⅡ分泌范圍廣泛,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診療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