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東愛
山西省祁縣現(xiàn)代教育信息中心
許多學校借助于技術手段不斷進行新探索,圍繞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利用信息技術變革課堂教學,從早期的輔助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平臺向與學科教學融合發(fā)展,傳統(tǒng)課堂向信息化、智能化課堂發(fā)展?;谛畔⒓夹g促進課堂教學流程的優(yōu)化,從“先教后學”轉變?yōu)椤耙詫W定教”,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從早期“流程顛倒”的翻轉課堂轉變?yōu)椤敖Y構性變革”的翻轉課堂,從而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智慧課堂”。
微課教學平臺是云計算、移動端等很多常用技術結合的產物,是為教師講課、輔導、教研提供技術幫助的移動教學平臺,該平臺可用于移動終端進行在線教學,還能協(xié)助教師進行微課制作。教師應用電腦、手機、PAD等移動終端,制作電子課件,并應用與課堂教學,將課堂需教學的內容電子化,制作成短小精湛的微課。如今,網絡化教學日漸融入課堂,微課是網絡化教學的基礎,其特點是內容短小精湛,主題明確,便于觀看。微課教學平臺可以讓教學弄濕靈活多變,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對其薄弱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
智能學習平臺主要解決校本學習資源開發(fā)、教學互動、適應性學習和學習評價等問題。智能學習平臺通過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數據挖掘、智能推送和學習評價反饋,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提供智能化技術支持,實現(xiàn)交互式、個性化、適應性學習。它是一個新的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學習平臺。平臺的應用設計體現(xiàn)了基于動態(tài)學習的數據分析的特點。利用現(xiàn)代分析工具和方法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處理、挖掘和分析?;跀祿治龅慕虒W決策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型和方法,為實現(xiàn)技術支持下的智能學習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手段。
個性化網絡學習空間憑借其靈活多樣的學習模式、動態(tài)開發(fā)的平臺、豐富生動的學習內容,能有效地補充課堂教學中對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培養(yǎng)的不足,克服傳統(tǒng)自學方式資源缺乏、學習方式單一的弊端,為互動式、多樣化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與傳統(tǒng)課程學習效果進行對比,在自主學習理念、個性化學習程度、專業(yè)知識掌握度、學習方式轉變和個人學習成績這五個層面上,發(fā)現(xiàn)智慧課堂的調查結果選項都更偏正向,這表明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原因有三點:首先,基于移動設備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學習者為中心,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和能力提升。其次。智慧課堂教學利用信息化平臺所提供的資源和工具支持,便于學生更好的開展學習活動。最后,這種具有智慧性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還能督促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信息技術的大躍進,所謂的智慧課堂硬件升級指的就是課堂教學中需要用到的各種設備及應用,包括教師端、學生端、電子白板、電子學習平臺等,這些“硬件”使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合理利用資源和時間來學習和鞏固新舊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這些“硬件”也方便了教師進行移動授課,支持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方式;提供多種教學互動題型,在一定程度上較少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互動習題結果及時反饋,激勵系統(tǒng)讓學生在激勵中充滿學習熱情。
教師平板所設計的人機對話和一對一輔導功能主要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中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這一問題設計的,微課重溫和與老師不見面交流則是考慮到學生對老師有敬畏感而缺乏交流,有助于老師在不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答疑交流、差缺補漏、因材施教。但是這些設計在實踐中卻并為起到原有的功效,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生們皆未對智慧課堂技術功能做到完全的開發(fā)與運用,或者說已開發(fā)的這些功能并不能完全適應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因此,隨著智慧課堂的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例如往后會要求增加一些能提升教學效果的分組工具,智慧課堂根據大數據收集的學生數據,對不同認知水平、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組,使學生優(yōu)勢互補,共同探究,完成任務等。
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更加完整和深入的實驗研究,從而更清晰地展現(xiàn)智慧課堂的建構模式,分析智慧課堂對傳統(tǒng)課堂的進化與優(yōu)勢,在融合理論和理念的基礎上,對智慧課堂進一步優(yōu)化設計,創(chuàng)造更大的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