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華 程 巖 李蘊博 李長紅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也是消化性潰瘍嚴重并發(fā)癥。隨著現(xiàn)代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有所增高,若大量出血未得到及時治療,將造成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予以患者合理、科學的治療尤其重要[1]。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關鍵在于快速有效止血,奧美拉唑是臨床上常用于止血的質子泵抑制劑。近年來,開始從中醫(yī)方面為該類患者尋找治療之法,三黃湯具有益氣攝血、清熱涼血、止血祛瘀以及養(yǎng)血生肌之功,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中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2]。為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本次研究分析單行西藥奧美拉唑與中醫(yī)三黃湯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6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齡20 ~68 歲,平均年齡(40.23±5.45)歲;出血原因:胃潰瘍12 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0 例、糜爛性胃炎8 例。觀察組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齡20 ~70 歲,平均年齡(40.57±5.50)歲;出血原因:胃潰瘍15 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0 例、糜爛性胃炎5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出血原因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納入標準:年齡18 ~70 歲;72 h 內伴有嘔血、黑便等癥狀;近1 周內未用過質子泵抑制劑;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消化道腫瘤患者;多發(fā)性潰瘍或是復合性潰瘍;孕婦或是嚴重肺疾病患者;急性大量出血患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針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85,規(guī)格40 mg/瓶)治療,取80 mg劑量將之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完全稀釋后,經靜脈滴注給藥,2 次/d,連續(xù)治療5 d。觀察組采取中醫(yī)三黃湯治療,組方:仙鶴草30 g,黃芪、生地黃、白芨粉各20 g,生大黃、蒲黃炒阿膠珠、烏賊骨各10 g,三七3 g。搗碎沖服,1 劑/d,分2 次服用。待出血得到控制后,予以患者當歸補血湯或歸脾湯做調理,連續(xù)治療5 d。
觀察兩組患者療效、止血時間、住院時間、2 d 內再出血發(fā)生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①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于1 周內消失,連續(xù)3 d 時間大便隱血試驗顯示為陽性;有效:再出血量經治療1 周內減少,臨床癥狀明顯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②比較兩組患者止血時間、住院時間。③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血壓升高、胸悶心悸或是腹痛大便次數增多。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組別 n 止血時間(h) 住院時間(d)對照組 30 29.67±2.56 8.54±1.10觀察組 30 20.23±1.75 5.32±1.03 t/χ2 16.674 11.704 P 0.000 0.000
觀察組2 d 內再出血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逐年增長,病情嚴重時失血量高達100 mL,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危險[3]。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消化道潰瘍、出血性胃炎等疾病所致,發(fā)病時伴有便血、嘔血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以往臨床上主要采取質子泵抑制治療該疾病,但由于長期使用該藥物會增加臨床不良反應,如胸悶心悸、腹痛大便次數增多、血壓升高,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復,增加治療難度。中醫(yī)認為上消化道出血屬于“嘔血、便血”范疇,大部分是由于胃中熾熱或是肝火犯胃,或是氣虛不能攝血所致。在古典醫(yī)學書籍《景岳全書·血證》有提示[4]:“而血動之耳,惟火惟氣耳?!币灾寡?、益氣作為治療目標,攝血不忘祛淤生新。故而本次研究采取自擬三黃湯治療,藥物組成包括黃芪、大黃等藥,是近年來用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方 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黃金海[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三黃湯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方劑中黃芪發(fā)揮升陽固脫、益氣攝血之效;大黃則氣道瀉火通肺,起火同降,止血散瘀之功;大黃、黃芪同用發(fā)揮,瀉而不傷正,補而不留邪,升降協(xié)調,促使氣血平和;仙鶴草、白芨粉收斂止血,白芨性粘,含有的膠質具有護膜生肌、收斂瘡瘍的效果;三七則發(fā)揮止血祛淤、生肌止痛之效;蒲黃炒阿膠珠取得阿膠養(yǎng)血補血中發(fā)揮止血功效,蒲黃發(fā)揮活血散血的作用,兩藥合用,具有補血不阻行、止血不留淤的效果;烏賊骨含有中和胃酸的物質,起到止血生肌的效果;生地具有涼血止血、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6]。諸藥合用,發(fā)揮清熱涼血、止血祛瘀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F(xiàn)代藥理研究表示[7],黃芪可強心抗休克,促使肝臟生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大黃、仙鶴草可降低血管脆性,減少凝血時間,促使血小板生成;白芨可增強胃黏膜降屏降作用,促使紅細胞、血小板凝聚引起的血栓;三七則可以收縮血管斷端,提升血小板活力,促使凝血活物質生成;烏賊骨、阿膠則可改善體內鈣平衡,促使鈣吸收,增加血清鈣;大黃、生大黃發(fā)揮協(xié)同抗菌效果,降低血管通透性,促使血液凝固,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發(fā)揮良好止血效果。
表3 兩組患者2 d 內再出血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奧美拉唑是臨床上常用質子泵抑制劑,現(xiàn)代研究表示[8-9],奧美拉唑可抑制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和細胞漿內的管狀泡上的H+、K+-ATP 酶,從而抑制胃酸分泌。H+、K+-ATP 酶發(fā)揮較強的抑酸效果,對非競爭性抑制促胃液素等引發(fā)的胃酸,還可抑制不受膽堿影響的部分基礎胃酸分泌,發(fā)揮良好的抑酸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及2 d 內再出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與此同時,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該研究結果與徐象輝[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奧美拉唑在酸性環(huán)境中易溶解,特異性作用在胃黏膜壁細胞中,減少胃液中胃酸含量。但長時間服用后可能會出現(xiàn)胸悶心悸、血壓升高等不良癥狀,延長患者康復時間。而中醫(yī)三黃湯內服無嚴重不良反應,不影響臨床療效,用藥安全性較高,對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確保其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三黃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顯著,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用藥相對安全,縮短和有效控制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及2 d 內再出血發(fā)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 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