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傳捷 王曉明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內涵,剖析了當前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民商法連帶責任現(xiàn)存問題的相關策略,從而為同類研究提供指引。
關鍵詞 民商法 連帶責任 問題
作者簡介:付傳捷,綿陽市安州區(qū)人民法院,庭長,一級法官,研究方向:民商法;王曉明,綿陽高新區(qū)人民法院,三級法官,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174
民商法與廣大社會群眾的日常生活有很大關聯(lián),其涉及范圍很廣,與之相關的連帶責任問題也密切關系到群眾的生活生產。對我國民商法連帶責任制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關于連帶責任的規(guī)范、劃分標準缺乏標準,同時在法律中也沒有對民商法連帶責任進行清洗劃分,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在生活中喜歡逃避問題的人群就會鉆法律漏洞,所以針對當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問題進行優(yōu)化解決十分重要。
一、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商法的連帶責任主要是根據法律中的規(guī)定,或者是在約定中權利人一方利益受損時,做出約定的當事人需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當事人一方中的某一個人受到控告時,其他的人也需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在償還債務時一方面需要承擔自身責任,另一方面也要承擔他人的責任。民商法連帶責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目前我國的民商法規(guī)定中,關于連帶責任還缺乏詳細的說明,一般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主要當事人之間的連帶責任,通俗的講就是合伙中如果有一個人提起訴訟,其他合伙人也需要參與到訴訟過程中;如果某一個合伙人去世,那么其他合伙人也需要分擔償還其債務責任[1]。在實踐中,完善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制度,可以更好的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同時也能在法律裁決時更好的明確連帶責任,能更加合法、規(guī)范的處理糾紛,解決債務問題。
二、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分析當前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典型案例
甲一個人在城市打工,在打工期間認識了乙、丙、丁三人,甲在生日當天邀請乙、丙、丁三人一起吃飯,期間四人把酒言歡,并且A喝的不省人事。乙、丙、丁三人認為甲是太高興,處于好心一起將甲送回住所。由于甲是一個人獨居,而乙、丙、丁三人也處于醉酒狀態(tài),沒有意識到不妥,覺得甲只需要睡一覺就好了,三人將甲抬進臥室后離開。在此過程中乙、丙、丁三人并沒有意識到甲存在生命危險。第二天三人聽聞甲由于酒精攝入過多而死亡,隨后甲的家屬在法院控告乙、丙、丁三人,以侵害甲的生命權為理由,要求乙、丙、丁三人賠償甲死亡賠償金及其他經濟損失共150萬元。當?shù)氐幕鶎臃ㄔ号卸资怯捎趥€人原因,攝入過多酒精,乙、丙、丁三人將其送回家中已經盡到了看管義務,加上沒有直接原因可以證明甲的死亡與乙、丙、丁三人有關,因此駁回甲的家屬訴訟。而甲的家屬不服基層法院判定,繼續(xù)向上級法院提出訴訟,認為乙、丙、丁三人雖然間甲送回家,但是沒有對其盡到照料義務,同時三人明知道甲是一個獨居,不應該讓甲喝那么多酒。上級法院受理該案件后,判定甲從喝酒到死亡沒有其他原因出現(xiàn),證明甲的死亡與喝酒有直接關系,乙、丙、丁三人自認為沒事,將甲送回家以后,沒有盡到相應的照顧、觀察義務,在離開后造成了甲死亡,因此三人形成了相應的連帶責任。考慮到甲是由于自己過量飲酒,判定乙、丙、丁三人承擔甲家屬要求的死亡賠償金的40%,共60萬元[2]。
(二)案例分析
本案件是一個典型的醉酒死亡造成的生命權糾紛案例。對于這類事件,人們大多會保持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認為乙、丙、丁三人將甲安全送回家,并將其放在臥室,已經盡到了照料義務,不需要應該承擔甲的死亡責任。另一種認為由于乙、丙、丁三人沒有考慮到甲存在的過量飲酒安全隱患,沒有安全陪護,間接的造成了甲的死亡,所以三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高級法院在裁決該案例時,是考慮到《侵權責任法》第八條“兩人及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甲過量飲酒不省人事,乙、丙、丁三人則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因此需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3]。
(三)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本案例進行詳細分析,可以看出在民商法帶責任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在:
1.責任劃分模糊。在案件中基層法院判決,甲是自愿喝酒的,乙、丙、丁三人將其送回家已經盡到了照顧義務,并且甲的死亡沒有直接原因表明與乙、丙、丁三人存在因果關系,因此三人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從甲家屬的角度看,既然甲喝多了,乙、丙、丁三人就應該攔著點,不讓其喝的不省人事,三人的不勸阻是否屬于間接犯罪行為?答案是顯然肯定的,如果在中途有人離開了,是否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關于本案例中的問題,在很多類似案例中都有出現(xiàn),這也證明了當前在民商法連帶責任規(guī)范中存在責任劃分模糊的情況,無法做到精確定位,由于缺少責任劃分,或者是承擔承擔比例劃分,造成了判決結果與當事人預想存在偏差。
2.選擇權使用不嚴謹。在本案例中,甲家屬的行為是很聰明的,將乙、丙、丁三人都告上了法庭,認為乙、丙、丁三人都需要負責任,不分主次。而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生侵權行為后,經常會出現(xiàn)連帶責任選擇權不嚴謹?shù)那闆r,這也造成了很多法院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會讓原告將所有的相關人員一起上告法院。但是侵權責任人本身也具有一定權力,即訴訟權及實體法中的民事實體權,當原告對連帶責任侵權者進行訴訟時存在選擇行為,就會加大案件、人員的復雜性,難以實現(xiàn)責任的有效劃分。另外不承擔責任但是被起訴的人員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進而對判決的公正性造成影響[4]。
三、有效解決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的對策
(一)有效確定侵權人責任
在民商法中,由于部分法律條文相對比較模糊、籠統(tǒng),在解決實際案例糾紛時難以起到正面作用。所以在實際中,還需要結合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法律制度也需要作出相應調整。如在部分案件中對于共同侵權人數(shù)量問題,會出現(xiàn)法律責任認定不清、侵權人責任不明確等問題,所以在民商法連帶責任制度上,應該確立共同侵權人責任,要進行責任認定分類,在現(xiàn)有的責任標準基礎上,增加新的認定標準。對于部分訴訟,案件本身比較特殊、嚴重,或者是共同侵權人的熟練度超過了相關標準,需要開展全面訴訟,將所有的侵權人都納入到案件訴訟、審理中。此外,法院也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合理的劃分侵權人責任,深入分析案件牽扯程度,思考可以通過對案件進行部分訴訟,更好的認定侵權人具體責任[5]。
由于我國民商法中,關于共同侵權人的責任劃分,缺乏明確的標準,大多是對侵權人具備的連帶責任進行規(guī)定,對侵權責任關注力度不夠,造成了部分侵權案件在裁決時面臨著公平性問題,同時民商法也不能完全保證侵權人具備的合法權力。對此,應該在法律中進一步客觀的認定侵權人法律責任,通過分類認定的方式實現(xiàn)對共同侵權人責任劃分,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合理的認定侵權人責任輕重,促使連帶責任認定審理能規(guī)范進行。
(二)逐步完善連帶責任制度
民商法中雖然制定了連帶責任制度,但是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缺陷,從而在實踐應用中難以發(fā)揮出其價值,最終影響到連帶責任制的良好踐行。為了有效發(fā)揮出民商法連帶責任的作用,就需要結合現(xiàn)實情況,對連帶責任進行不斷完善、更新、補充,確保民商法中連帶責任更加明確清晰。在完善連帶責任制度時,不僅能單純的從連帶責任一方入手,更要從整個法律體系入手,以此增強連帶責任的權威性。在出臺與連帶責任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時,需要綜合考慮到連帶責任的各項程序、制度,保證民商法連帶責任落實的公平性。
在民事活動中,涉及到的法律糾紛類型比較多,連帶責任也比較復雜,在具體的案例處理過程中,還需要對案例進行全面分析,收集充足的證據,保證判決的科學性。當前民商法對于連帶責任雖然沒有相應的闡述、解釋,也通過條目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記載,但是連帶責任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法律還沒有完全覆蓋。所以在實際裁決過程中,司法部門、司法人員都需要對連帶責任案例進行深入剖析,針對法律中的缺陷進行彌補、完善,盡可能的保證連帶責任案件處理公平性[6-7]。
(三)連帶責任審判需考慮實體法
民商法連帶責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從不同的法律視角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民商法與實體法是存在相悖關系的,這就會對民商法連帶責任審判帶來很大影響。對此,在實踐中,法院在進行案件判決時,必須立足于案件具體情況,對案件進行全面分析,在案件分析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民商法連帶責任,還需要適時參考實體法中的相關表述,避免在案件判決中出現(xiàn)兩部分法律條文意見相悖的情況。同時司法人員在判決案件過程中,必須做到公平公正,要依據案件涉及到的所有法律法規(guī),進行科學裁決。
(四)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在連帶責任案件中,關于連帶責任的確立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在連帶責任案件中如何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必須考慮的一個點。面對當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義務不明的情況,必須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全面收集涉及到當事人的證據資料,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確定責任,切實的維護每一個當事人權益。如在民事經濟案件中,某企業(yè)面臨賠償糾紛問題,需要每個股東承擔這一責任,但是在責任大小上存在比較的爭議。在實際裁決中不能簡單的通過平均分配的方式來確定責任,需要對各個股東出資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結合出資大小來決定連帶責任大小,出資越多、所占股份越大的固定,其承擔的連帶責任也就越大。在實踐中要特別注意在案件判斷過程中,要以案件為背景,不能單純的遵守相關法律文件內容,要綜合考慮案件特殊性,以此保證案件審判結果的規(guī)范科學[8-9]。
四、總結
總而言之,民商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實際中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出民商法的作用,就需要針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處置,加強民商法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銜接,明確民商法連帶責任中的訴訟權利劃分,平衡債務人與債權人的主體關系,并進一步加強連帶責任制度建設,以此為法律裁決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撐。
參考文獻:
[1] 倪玄韻.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分析[J].法制博覽,2019(1):163.
[2] 林鑫鵬.淺談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6):150.
[3] 黃翠芬.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8(7):225.
[4] 王澤賢.淺析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9(18):9-10.
[5] 趙文婧.現(xiàn)代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與有效對策[J].科技風,2018(1):247.
[6] 劉祺琦.簡述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9(13):104.
[7] 周榮靜.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和解決對策淺析[J].職工法律天地,2018(22):156-157.
[8] 陳嘉元.關于民商法學中連帶責任的探討[J].法制博覽,2019(3):125.
[9] 李麗云.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及處理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3):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