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梅
民間游戲是我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民間游戲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往往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配的兒歌都是當?shù)卣Z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強,為游戲賦予了質樸、詼諧、活潑的特色,贏得了幼兒的青睞,為幼兒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學藍本。把民間游戲區(qū)域化,讓幼兒自由選擇多個民間游戲自主參與活動,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對開展區(qū)域活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豐富有趣的民間游戲,提供幼兒表達的機會
多聽、多看、多說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民間游戲的開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隨機性,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幼兒想玩,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動室的一角、花園、操場或家里,利用點滴的時間,自由地玩耍。民間游戲不僅簡單易學,趣味性強,而且種類繁多,同一個游戲不同年齡的幼兒可以玩出不同花樣。民間游戲通過傳承、改編、整合凸顯出很強的魅力,在豐富多樣的民間游戲中讓幼兒喜歡說、有機會說。如“捉迷藏”游戲,在小班開展“顏色躲貓貓”主題活動中,幼兒扮演自己喜愛的顏色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他們有的躲在菊花里,有的躲在天空里,有的躲在云朵里……他們說出了許多花草樹木、自然中的萬物。通過游戲,幼兒的學習興趣一下高漲起來,講述也變得流利很多,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白矫圆亍笔怯變鹤顦反瞬黄5挠螒?,游戲中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在互動式的游戲中,家長與幼兒既能增進親子情感又能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游戲開始時,媽媽躲幼兒找,當一群頭包方巾只剩下兩只眼睛的媽媽們出現(xiàn)時,幼兒叫起來:“這是我媽媽,她有一條長辮子,我最喜歡”“這是我媽媽,她胖胖的”“這是我媽媽,我媽媽今天吃藥啦,身上有藥味”“這是我媽媽,她的手裂啦,貼了膠布”……幼兒在根據(jù)媽媽的特點找媽媽時,完整、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促進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形式多樣的民間游戲,提升幼兒探究技能
民間益智游戲是由勞動人民自發(fā)創(chuàng)編,在民間廣泛流傳,它以游戲的形式鍛煉了游戲者的腦、眼、手等,讓他們獲得身心健康,增強了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敏捷性。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幼兒的思維較具體形象,因此幼兒對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活動興趣不高。如果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育手段,以教為主,教師起主導作用,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民間游戲內容簡單,易學易懂,其附載的童謠兒歌一般都比較生動具體,形式也非?;顫?、輕松,幼兒在游戲中邊玩邊吟唱,始終處于歡樂之中。氛圍寬松的民間游戲,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開展“誰會飛”“它們喜歡吃什么”“滾色”等游戲,將一些益智游戲融入益智區(qū)等區(qū)域活動中。如民間吹雞毛游戲、掀香煙紙等益智游戲,甚至像炒蜆子殼的游戲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新設計都可以成為益智類的桌面游戲。小班幼兒各方面素質的發(fā)展不如中、大班幼兒,因此,在小班開展民間益智游戲活動時,教師應選擇一些技能簡單、規(guī)則單一、形象具體、趣味性強的民間益智游戲。例如:民間游戲“荷花荷花幾時開”,幼兒在一問一答的形式中,了解植物生長、節(jié)令、節(jié)氣等一些科學知識,激發(fā)幼兒認識大自然的興趣,陶冶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說說玩玩中,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幼兒很快懂得月份的排列順序和荷花開放的時間。
樸實簡單的民間游戲,增強幼兒交往能力
社會交往是人們生存的一種基本需求,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較差,他們不懂應該如何與人友好相處。小班幼兒入園前交流的對象往往是父母,而入園以后,交往的重心從父母轉移到同伴和教師。當他們來到幼兒園發(fā)現(xiàn)許多不熟悉的人和事,會產生分離焦慮與陌生人焦慮。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可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獲得社會交往知識。
民間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游戲中同伴的交流讓他們能夠互相合作,逐步學會謙讓,友好相處。如小班游戲“拉大鋸”,幼兒兩兩配合手拉手,對面站立,前后或左右有節(jié)奏地拉動手臂,邊拉邊念兒歌,能有效提升幼兒間的合作交往能力。
富有野趣的民間游戲,加強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
自然游戲區(qū)是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戲場所,其趣味性主要體現(xiàn)在場地特征的多樣性,草坪、草地、石子小路、百草園地、帳篷、小屋……幼兒在場地上奔跑、追逐、捉迷藏,獲得多種運動經驗,不僅能鍛煉幼兒如何安全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機智靈活地避開障礙,還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民間游戲底蘊深厚,蘊含著大量的智慧結晶。民間游戲可以擴展幼兒的認識空間,開闊幼兒的視野,啟迪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區(qū)域游戲中,更好地幫助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同時為幼兒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zhèn)場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