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我校的學生在作文方面表現(xiàn)出思維僵化,想象力貧乏,文字結構八股化的現(xiàn)狀。這種現(xiàn)狀是由于作文教學為了應付考試和升學。在這個壓力面前,孩子們的生活狹窄封閉,無暇用自己的目光去觀察、書寫屬于自己快樂的生活,面對作文題目只能胡編亂造。學生多讀多寫,不能成為一個空口號,應形成不可或缺的好的習慣。
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總想讓學生在學習好語文課的同時,說與寫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方面,我覺得,應該讓學生知道,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是很重要的??谡Z交際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對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書讀得多了,在說話方面總是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多媒體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擅長紙質閱讀,讀圖替代了文字閱讀,導致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下降。我認為文字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運行是主動的。所以,必須讓學生大量閱讀各種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
(一)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 我國歷代教育家非常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墩撜Z》提到閱讀《詩經(jīng)》的作用,曹丕認為文章是國之大業(yè),王國維在《教育雜感》中認為精神上的利益比物質利益更永久。從這些方面我們就能看出閱讀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平時加強閱讀教學,才能讓學生廣泛的汲取古今中外的進步文化精華,鑄造高尚的靈魂和完善完美的人格。通過初中三年的文學閱讀教育,開闊學生的生活視野,發(fā)展智力,提高人生閱歷。
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更加注重語文課在培養(yǎng)審美情趣、人格成長中的作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們不僅要常讀書,更應該密切聯(lián)系生活,用高尚文明的行為來改變現(xiàn)實生活,這種教育意義只有文學作品有這種作用。
(二)閱讀時一定要注意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的引領作用不能少 教育工作者不僅在學習知識方面跟蹤學生的成長,更應該在閱讀文學方面多與學生談心交流,這不失為一種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的好途徑??梢赃@樣講,做為一個語文老師必須關注學生的文學閱讀,通過與學生交流文學,教育學生如何學習與做人。
做好學生閱讀方面的工作,學生自會“腹有詩書氣自華”。自己吃飽了,胸中有了底氣,接下來就是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自然流暢的表達了。閱讀的范圍剛開始是老師指引,注重師生交流,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書籍,師生共同進步。在這方面應該以教材提供的經(jīng)典范文為準,以優(yōu)秀的作家和人文主義作品為主。作文就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書本,學生與社會,學生與家長進行交流的最佳途徑之一。
(三)學生只有在讀“飽”的前提下才能寫作 讀與寫是一個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過程。作文的最佳途徑是“仿寫”,那么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廣泛的閱讀經(jīng)典作品,尤其是教材上的范文,才能讓學生找準作者的寫作思維,如何選材、如何布局、如何表達的技巧。寫剛開始只能模仿優(yōu)秀作品,無論從布局上、選材上還是語言表達上,千萬不能拋開優(yōu)秀的范文,自己寫。
寫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我覺得好比唱歌,能模仿歌星的唱腔,自然就好聽。寫也是一樣,模仿得越像,離成功就越近。賈平凹、莫言等優(yōu)秀作家剛開始模仿的是魯迅,最終成為大家。因此,提倡學生大量的閱讀名家作品,只有讀“飽”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現(xiàn)在的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痛,原因是不能在閱讀的前提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真事,訴真情。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老師應該怎么抉擇呢?我想我們應該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共振點,有感而發(f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使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我教過一位叫桑花平的女學生,早年喪母,父親年邁,輟學在外打工,后來返校讀書。我作為語文老師,便與她交流一些在外打工的艱辛,讓她把這些經(jīng)歷寫進日記和作文。她用自己的文字,講述了在外打工時受到的欺騙,感受到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父親養(yǎng)育她的不易,講到知識對于一個人成長和將來創(chuàng)造財富的重要性。篇篇精彩感人,一個從自己學生筆下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比老師在講臺下高談闊論效果強百倍,學生們看了桑花平的作文都深受啟迪。這個例子讓我明白,學生要寫好作文,只有在生活中受到了苦難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老師指導學生作文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夸夸其談,猶如水中望月,隔靴搔癢,對學生來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作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命題,自主寫作。學生不會寫,就讓他多讀;學生不愛讀,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引導學生讀書。這也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前輩要求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最終目的: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把讀書和作文的原本作用還給學生,這就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開始。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導致其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降。寫作思維不發(fā)達,影響口語表達,語文成績不理想。
“居林識鳥音,操百器然后曉音律”。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兩種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真實反映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從生活態(tài)度中引導學生如何做人,這是其他學科沒有的優(yōu)勢。所以,老師明確了在指導學生寫作技巧的前提下,一定要加以示范。批閱作文,作文點評、互評互學等環(huán)節(jié)不能少,要想讓學生作文水平提高,老師必須付出辛苦。
(一)明確作文教學目標和規(guī)范作文教學過程 作文是表達自己情感和觀點的工具,這是作文的起點,應該寫充實、具體、感人。學生一定要明確一篇作文的創(chuàng)造過程:收集材料 —— 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煉觀點——寫作布局——修改潤色——定稿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提倡學生勇敢地到自然、生活、社會等領域去觀察、體驗、思考、創(chuàng)作。盡其所能的還原自己感受的一切,作文的目的一是教育自己,更是感化他人。當然,40分鐘的當堂作文,不可能讓每位學生都達到寫作要求,一定讓學生明確平時的積累非常重要,無論從閱讀還是寫作,要堅持不懈,才能達到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二)把握作文訓練的具體內容 教師首先考慮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學生心理特點,要把學生引入他們熟悉的領域。首先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把認識社會、關注人生放在第一位。每次作文的題目選擇,不能隨意應付。一定選擇學生關注的,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利于學生成長的主題。例如,我常常把《讀者》《意林》《特別關注》等一些有人文主義的文章拿來讓學生鑒賞,讓學生充分思考,自由表達觀點,共同討論后匯集起來,指導學生作文。切忌作文訓練無價值,應付交差。
(三)拓寬作文輔助訓練途徑 作文輔助訓練途徑是非常廣泛的,如今微信、qq空間、微博,學校的校園廣播、黑板報,教室的宣傳欄、自制手抄報等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把作品展示出來,讓師生互相評價留言,對于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我想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