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周口幼兒師范學校 河南 周口 466000)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劃分成相應的層次和小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完成相應的備課和教學活動。中職教育語文分層教學正是這種教學方式的良好體現(xiàn),但是,現(xiàn)階段中職教育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對相應內容的論述和研討。
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使得分層教學的必要性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一所幼兒師范類院校所培養(yǎng)出的人才必然是要面對教育、面對教學的。如果學生質量參差不齊,那么將來步入工作也會難以適應社會的要求。中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的不同,因此,在學習語文時會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基礎較差的學生占據了大部分比例。因此,迫切的需要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中職院校的教學特征決定了語文教育教學采取分層教學的必要性。不同的學生,懷揣著不同的理想來到了中職院校,一些學生選擇繼續(xù)深造,一些學生選擇直接步入工作。因此,對于語文的學習則顯得及其必要,幼兒師范類中職院校這語文教師更需要采取分層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職業(yè)教育所需要的眾多人才所應該具備的基礎就是語文素養(yǎng),而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中職院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得教師的語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2.1 針對學生進行分層以推進分層教學。職業(yè)院校的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習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具備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應該對學生進行分層。首先可以考慮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層級,可以按照考試成績和日常表現(xiàn)進行綜合考量,以更好進行相應的分層活動。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個人求學意愿和具體情況,將學生分為A類、B類、C類,以更好地進行語文分層教學,使得優(yōu)劣得所各取所需,為語文分層教學的推進打下良好基礎。
2.2 對于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以促進分層教學的實現(xiàn)。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首先要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準則。A類學生指的是語文基礎較為扎實,并且具備良好的學習愿望,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學習習慣。此時,職業(yè)院校教師應當在發(fā)揮學生個人優(yōu)點和特長的基礎之上,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使得學生有更好的學習表現(xiàn)。B類學生可能已經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可以按時完成語文老師的教學任務,此時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其學習理念,矯正其不良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更多的幫助。C類學生則是語文基礎相對較差,并且缺乏對于語文學習的動力,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逐步激發(fā)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之中,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相信在語文教師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之中會使得語文分層教學取得良好的成效。
2.3 進行及時的教學評價分層以促進分層教學的實現(xiàn)。在中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有效地運用好各種考試和日??荚u等方式。雖然考試只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之一,但是卻是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對于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因此,在推進中職教育語文分層教學過程之中,語文教師要利用好考試等形式,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評價和分層評價,制定出相應的評價策略和評價方式,從而全面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要機械的比較學生的語文考試分數,要結合日常課堂表現(xiàn)和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使得教學評價分層得以進行。幼兒師范類的學生往往心思細膩,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用作文的形式或者論文的形式進行相應的評價,為學生布置相應字數的自我評價,在回憶日常學習中的點點滴滴的過程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喜悅。教師對于學生評價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分層次的點評,對于優(yōu)秀學生要提高其要求,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要鼓勵其繼往開來繼續(xù)努力,從而建立起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和興趣,使得語文分層教學得以進行下去。
總而言之,在中職院校語文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之中逐漸的完善,不斷的改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的幫助、帶來更多的福音。作為師范類院校的語文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傳輸,以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得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以后有更好的表現(xiàn)。分層教學的土壤需要中職院校和語文教師共同培植,對于執(zhí)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要進行相應的分析,對于不良現(xiàn)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使得中職院校的學生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