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珂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大河民族初級中學校 四川 興文 644400)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各種移動終端設備進入課堂已成為一種趨勢,因此教師要順應這種趨勢,引進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將信息課堂打造成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現(xiàn)如今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而將手機運用于輔助教學,也能夠最大效率的利用其功能,能夠極大地彌補學校的設備的不足和局限。而想要合理的利用智能手機來輔助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是一項對教師極大的挑戰(zhàn),而且讓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進入到課堂,也能夠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提高以后的競爭力,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且靈活多變。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在面對老師枯燥而乏味的理論信息技術教學講解時,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缺乏興趣,而好的教學就需要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而利用手機進行互動設置靈活的情景導入,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思維碰撞,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目前已經(jīng)擁有投屏技術,教師在自己的手機上安裝好慕課或者需要學習的軟件,然后利用遠程控制或投屏軟件在授課的過程中,將自己手機上的內(nèi)容投屏到屏幕上,這些軟件上的資源一般都比較豐富,這樣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少教師尋找資源花費大量的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引入教學情景時,一般是通過引入視頻的方式,畢竟信息技術的教學比較枯燥,缺乏趣味性。而視頻的引入使得情境教學能夠靈活進行。如教師在教授PPT的教學時,可以先尋找一些精美的PPT教學視頻,這樣的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生對于高大上的東西容易產(chǎn)生崇拜而愿意學習,待學生產(chǎn)生興趣之后,教師以這個PPT為基礎進行操作錄課,并兼顧學生的水平,為學生詳細的講解,然后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投屏,讓學生跟著學習操作,由于錄課的時候,教師已經(jīng)做了充足的準備,因此,會減少教學差錯,提高教學質(zhì)量。同時錄課的視頻可以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復習,通過構(gòu)造這樣的教學情景,教學質(zhì)量將大大增加,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復習,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書本素材大多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內(nèi)容不能及時更新,圖片也與學生產(chǎn)生代購,甚至不符合實際缺乏教學生命力,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而手機上的素材庫可以隨時更新,讓學生及時了解到最新的素材,并且教師還可以用手機,將生活中的適合的內(nèi)容和素材拍照下來,然后進行整理,這樣更加貼近生活的素材,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進行。
例如:教師在用PPT介紹一件事物時,課本上的素材和圖片要么比較老舊,要么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拉遠了與學生的距離,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以手機為窗口,將自己平常拍攝下來的照片,整理下來作為學習的素材,這樣更加貼近生活的素材,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然而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中教師沒有辦法為每一個同學講解難題。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平常遇見的問題拍下來,然后交給老師,教師再進行整理分析,找出學生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講解,為學生進行解惑,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兼顧到每一個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大大地增加了資源利用率,也是對拍攝學生極大的鼓勵,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來學習。同時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也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課堂中的難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學生想要學好每一個知識點,也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留下課下任務讓學生回家進行操作練習,學生在課下操作的過程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讓學生將這些遇到的問題用手機拍攝下來,然后交給教師再進行整理,在下次的課堂教授新的內(nèi)容之前來復習講解這些內(nèi)容,對這些真實案例進行分析講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的活躍積極,而不是成為教師的應聲蟲,內(nèi)容的講解也能深入人心。
信息技術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緊跟時代的步伐,順應時代發(fā)展?,F(xiàn)在社會急速發(fā)展,信息技術也跟著頻繁更新。而市場上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需要使用手機來輔助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通過將手機運用于情景導入,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學過程,變得更加靈活。利用手機進行初期學習時,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貼近生活的素材,促進學生緊跟時代步伐。教師讓學生利用手機來進行學習時,將手機合理的利用成為學習的工具,將逐漸養(yǎng)成學生對手機的合理使用,提高教學效率。將手機用于課堂教學,無論四對學生還是對于社會,都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