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芳
有人認為自動售貨機深不可測,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大家都很好奇:自動售貨機怎么知道投進去的硬幣的真假、面額的大???
最近,網(wǎng)上有個很火的視頻,專門演示了用硬幣自助購物的過程。只見硬幣過五關斬六將,就像游戲升級打怪一樣,消除一個又一個障礙,一步一步證明自己,最終完成購物。整個過程緊張刺激,好看又好玩,完全超乎了人們的想象,加上聲光效果的配合,讓人感嘆每一次自助購都是一部科幻大片。
事實上,自動售貨機是一臺非常精準的機器,由一個電路板、一個硬幣滑槽和一個硬幣分類器組成。對于硬幣來說,要想完成購物,必須經(jīng)過自動售貨機的幾道關口,才能證明“我是誰”。
首先,硬幣要通過大小尺寸證明自己。要想完成這個任務,硬幣必須穿過兩個光傳感器。此時,它要做的是開足馬力,頭也不回地向前沖。通常情況下,光傳感器由一個二極管和一個能夠接收它發(fā)出的光線的傳感器構(gòu)成。然后,電腦系統(tǒng)依據(jù)硬幣阻擋傳感器的時長,以及兩組傳感器光線被阻擋的時差,準確地判斷硬幣的大小。至此,凡是符合規(guī)格的硬幣,第一關就算過了。
這也意味著,想渾水摸魚、濫竽充數(shù)的無效硬幣會被打回原籍。比如一元硬幣的直徑為2 5毫米,五角硬幣為2 0 . 5毫米,一角硬幣為2 2 . 5毫米,如果尺寸不符合,就會被識別為無效投幣,丟入退幣口。
第二關,硬幣將依靠成色、材質(zhì)證明自己。這時,硬幣要經(jīng)過兩個銅線圈。這些銅線圈里有電流,并在周圍形成磁場,變成電磁體。硬幣在穿越中會切割這個磁場,進而改變銅線圈里電流的大小。如一元硬幣材質(zhì)為銅鎳合金,五角硬幣為銅鋅合金,不同金屬對銅線圈內(nèi)磁場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據(jù)電流的變化,自動售貨機的電路板立馬就能夠判斷硬幣所含的金屬是什么。因此,材質(zhì)不符的無效硬幣,通通出局。
完成了以上兩個步驟,硬幣終于被確定為“自己人”。大概在不到一秒的時間里,硬幣的面值就被計算出來。然后在一片“快到我的碗里來”的呼喚聲中,一元、五角、一角等面額不等的硬幣,歡快地被引導到相應的硬幣槽里面。假如需要找零,硬幣槽就會小心翼翼地釋放硬幣,每次只釋放一個硬幣,直到完成找零。
自動售貨機里還有一個秘密,我們看到的貨品其實都是樣品,我們買到手的卻不是這些樣品,而是放在自動售貨機倉庫里面的貨品。所以,現(xiàn)在該輪到彈簧貨道大顯身手了。在每一件貨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按鈕,接到指令后,彈簧貨道會把對應的貨品往前推。最具“科技感”的是,貨品在出來之前,必須穿越一層由1 0股遠紅外線光束構(gòu)成的光柵,完全跟好萊塢大片里的防線一樣,密密匝匝,防備森嚴。之后,隨著貨品順利掉落下來,購物才算完成。
(摘自《知識窗》2 0 1 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