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水平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消費異化現(xiàn)象在我國呈現(xiàn)迅速蔓延之勢。大學生作為消費的重要主體之一,其價值觀在物欲橫流的消費社會中受到極大挑戰(zhàn),具體表現(xiàn)為社會責任意識淡化、幸福觀受到沖擊、自我實現(xiàn)需要扭曲三個方面。針對此現(xiàn)狀,立足于消費異化的實際,從國家、高校、個人三個角度探討出重塑與建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消費異化;價值觀;自我實現(xiàn)
一、消費異化理論
(一)馬克思關于消費異化的思想
消費作為人的基本活動之一,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手段。在人和消費的關系之中,人應當是第一位的,與之相反,則發(fā)生消費異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首次提出了“商品拜物教”,即產品在交換過程中就像一根魔力棒,指揮著消費者對消費趨之若鶩,消費者由衷地尊崇商品這種神秘色彩。馬克思把產品的這種神秘色彩和宗教進行比較,并定義為“商品拜物教”。1商品拜物教就是“異化”的一種形式,商品被生產出來后,通過交換其使用價值而具有價值。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理論
(1)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赫伯特·馬爾庫塞在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提出虛假需要的概念。在其著作《單向度的人》中提出“虛假需求”思想,他指出在資本主義消費社會中,資產階級制造各種虛假消費需求,把虛假需求與實際商品實現(xiàn)表面的一體化,誘使人們追求商品的虛假需求。這種行為使得人們失去對真正需求的關注,失去反抗的精神。2虛假需求消費成為資本家獲取利益,統(tǒng)治者實現(xiàn)政治目的的手段,是消費異化本質的體現(xiàn)。
(2)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
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學派學者阿格爾創(chuàng)造性地給異化消費下了定義:“異化消費是指人們?yōu)檠a償自己那種單調乏味的、非創(chuàng)造性的且常常是報酬不足的勞動而致力于獲得商品的一種現(xiàn)象?!?換句話說,消費異化是由勞動異化造成的,人們無法在勞動中享受到快樂,就想從無節(jié)制的消費中尋求快樂,這種無節(jié)制的消費就是消費異化。
總的來說,消費異化就是消費與其本質背道而馳,人們并不是自由自覺的通過消費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是通過消費行為感覺到自身的存在。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在消費異化中遇到的挑戰(zhàn)
(一)社會責任意識淡化
在消費異化的背景下,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之風盛行,大學生是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易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會對很多新鮮事物表現(xiàn)出好奇。在五彩斑斕的消費社會中,他們很容易迷失在符號消費的世界里,試圖通過物質來表現(xiàn)自己,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從而成為消費異化的附庸。
(二)個人幸福觀受到挑戰(zhàn)
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對于幸福觀的認識還在建立的過程中,受到這種觀點的影響,他們通過無限的消費滿足自己的需求,甚至認為擁有無限的金錢、奢侈品就獲得了“幸福”。而事實上,人成了商品的奴隸,因而感到精神更加痛苦,“人們在自己的商品中認出了自己,他們在自己的汽車、高保真度的音響設備、錯層式的住宅和廚房設備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靈魂?!?消費異化帶來的幸福觀扭曲的現(xiàn)狀,很大程度會導致大學生樹立錯誤的幸福觀。
(三)自我實現(xiàn)備受阻礙
新媒體的發(fā)展豐富了消費模式,大學生會通過直播打賞、游戲充幣、淘寶購物等來滿足自己的虛假需求,沉浸在網(wǎng)絡世界的幻像里。在這種虛假的景象里,追求物質享受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人無法完成真實的自我確認,失去了對自我和自由的追求。
三、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重塑與建構
(一)政府加強宏觀引導,優(yōu)化消費環(huán)境
為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消費環(huán)境,亟需政府的積極引導。一方面,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問題,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消費觀。另一方面,在消費異化的背景下,政府應當積極采用法律手段積極引導消費市場,完善市場規(guī)范,同時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規(guī),為大學生健康消費提供法制保障,為大學生營造風清氣正的消費環(huán)境。
(二)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消費理念
為培養(yǎng)正確的消費理念,高校必須發(fā)揮高校消費教育的主導作用。首先,高校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要加強健康消費觀念的教育,輔導員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應充分發(fā)揮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其次,學院可以開設專門的消費教育課程,讓大學生接受系統(tǒng)化的消費教育,使得大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科學合理的消費知識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最后,學院在開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定期邀請相關的專業(yè)人士來開展消費教育的專題講座,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觀。
(三)樹立個人崇高理想,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大學生在消費中應該注重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并重,真正體會消費帶來的滿足感與幸福感。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樹立社會責任感,在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同時,將實現(xiàn)社會價值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只有將實現(xiàn)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相結合,才能著真正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總之,在消費異化的背景下,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其價值觀的形成會遇到極大的挑戰(zhàn)。要解決這一問題,應從國家、高校、個人三個角度探討出重塑與建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具體措施,營造科學的消費氛圍,引導其理性消費,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 本·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4] 俞吾金.意識形態(tài)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王靈芝(1996—),女,甘肅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