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戰(zhàn)略政策研究所(ASPI)才是外國代理人”——澳大利亞獨立媒體APACNews及政論網站媒體“珍珠與刺激”24日刊登澳資深獨立記者馬庫斯·魯本斯坦的報道,披露了被稱為“反華喉舌”的ASPI與外國“金主”之間的大量利益輸送、裙帶勾連問題。文章披露,作為ASPI最大的外國“金主”,美國務院過去一個財年對其的資助近140萬澳元,同比爆炸式增長367%,且全部用于反華項目。
該報道稱,ASPI剛剛提交給澳國會的年度報告顯示,其從美國政府和澳國防部獲得了數(shù)百萬澳元的收入,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其中來自美國政府的資金已飆升至1369773.22澳元,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前相比暴增367%。報道稱,盡管ASPI已經按照“外國影響力透明度計劃法案”登記,但它并未宣布美國政府提供資金的用途。其有限披露、被隱藏在其157頁年度報告中的有關信息說明,有關資金已被直接用于攻擊中國的項目。報道稱,其他外國政府也出錢不少,其中大部分被用于直接或間接批評中國的項目。英國是ASPI的第二大金主,共出資455260澳元。在2019-2020財年中,美國之外的外國政府對ASPI的出資是此前一個財年的30倍。
報道稱,盡管ASPI報告的前半段專門匯集“令人沮喪的消息”,即所謂來自核心金主澳國防部的資金占比已降至歷史最低34%,但現(xiàn)實是澳政府正快速增加對該機構的投入。在澳國防部長雷諾茲上任后的一年半中,ASPI提交了兩套年度賬本,表明該機構獲得的政府撥款飆升50%以上,從略超500萬澳元增至760萬澳元。報道質疑,ASPI推遲一個多月公布年度報告,再由防長推遲提交給參議院,使ASPI的財務不會遭到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嚴格審查。此外,ASPI在財務方面“零披露”的一個關鍵領域,是用在委托撰寫報告和聘請外人方面的資金。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27日表示,中外媒體不是第一次披露這家所謂的“研究所”的真面目了。真理越辯越明,事實越講越清。這家所謂的“研究所”究竟是在搞學術研究還是在散播謊言和虛假信息,它究竟是獨立學術研究機構還是其背后“金主”利益的代言人,世人對此早已看得一清二楚。趙立堅說,無論這家所謂的“研究所”如何賣力表演,都只會自取其辱,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p>
(王會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