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靖悅 徐鴻
摘 要:大學教育作為國民教育中最高階段的教育,為確保學生成為全面的人才,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進行強化,也需要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大學思政課教學必須積極的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夠確保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與引導。因為在大學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對新型教學模式進行運用,例如智慧課堂等,能夠使大學思政課的實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不斷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所以本文主要是對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智慧課堂的運用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大學思政課教學的開展提供建議,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教學;應用;思政課;智慧課堂
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出現(xiàn),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革新,特別是大學思政課教學,如果將智慧課堂運用到大學思政課教學中,能夠使其教學的實效性的增加,確保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從而實現(xiàn)學生更加全面、健康的發(fā)展與成長。因此,教師在對大學思政課教學進行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對智慧課堂進行應用,確保通過發(fā)揮智慧課堂的作用,不斷強化大學思政課教學的效果,能夠更加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與引導,進而達到大學思政課教學的目標。
1、智慧課堂的定義
智慧課堂主要是通過互聯(lián)網與全媒體,有機的結合教學內容與現(xiàn)代先進技術,確保通過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為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新的方向,而且從知識維度看智慧課堂,因為隨著智慧課堂的推廣與應用,能夠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行突破,不斷拓展課堂的信息容量,使課堂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與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交流[1]。同時從思想維度看智慧課堂,例如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是思政課教學的重心不是傳遞知識,其的核心任務與課堂價值比較特殊,如果將智慧課堂應用到思政課教學中,能夠通過全媒體整合大量的知識,從而使思政課教學越來越科學、專業(yè)。
2、智慧課堂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的不足
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時,并沒有充分拓展智慧課堂的內容,導致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時,無法對其他學校優(yōu)秀的資源進行借鑒,使教育資源的選擇較少,無法實現(xiàn)共享優(yōu)秀資源的目的。而且大部分教師無法對智慧課堂與互聯(lián)網之間的關系進行利用,導致所選擇的教學資源會與生活發(fā)生脫離,不具備時代性,從而使教師無法利用時事政治教學,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進行提升[2]。同時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用智慧課堂的方法不是很恰當,并沒有對智慧課堂的實質性作用進行發(fā)揮,無法有機的融合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會大幅降低大學思政課教學的質量。
3、智慧課堂在大學思政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普及智慧課堂教學理念
為確保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適當?shù)膶χ腔壅n堂的教學理念進行普及,促使教師對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進行樹立,而且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進行改變,確保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也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激發(fā),進而全面提升的學生能力。同時教師在對相關的教學理念進行樹立時,也需要向學生與家長對這種教學理念進行推廣,確保學生與家長能夠理解與支持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促使智慧課堂的實質性作用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3]。因此,大學院校可以組織學生與家長對相關的主題講座進行參與,確保學生與家長能夠了解智慧課堂、智慧課堂與思政課教學的結合;或者對相關的公開課進行開展,讓學生與家長對智慧課堂的魅力進行親身的感受,以及對全新的思政課教學進行體會。
3.2開發(fā)智慧課堂教學資源
因為大學思政課教學的效果會被思政課教學的資源所影響,而且任何課程的計劃與設想都需要課程資源,必須極其課程資源,確保通過對進行相應的開發(fā),能夠大力推動課程的改革。而且智慧課堂主要是根據(jù)互聯(lián)網,能夠充分對互聯(lián)網的傳播快、范圍廣的特點進行應用,對相應的時事思政課教學進行開設,幫助學生通過一些時事與政策,對國家的方針與國內外的相關形勢進行了解[4]。同時智慧課堂具有十分廣泛的教學資源,所以教師可以將思政課作為主線,對教學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促使思政課教學能夠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確保為學生開展拓展型的課程,以及實現(xiàn)與其他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進而對大學思政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進行大幅提升。
3.3創(chuàng)新智慧課堂教學方法
智慧課堂與互聯(lián)網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其主要是通過互聯(lián)網與全媒體技術對多個新型的教學平臺進行構建,例如慕課、微視頻等,教師都可以將這些新型的教學平臺應用到大學思政課教學中,確保學生能夠進行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學習,促使學生可以對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樂趣進行感受。同時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發(fā)展的目標,教師應用智慧課堂開展大學思政課教學時,必須對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確保對不同的教學渠道進行拓展,能夠更加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進行學習。
結 語
因為智慧課堂作為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產物,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可以大力推動思政課教學的改革,能夠更加利于教師對學生的進行引導與培養(yǎng),促使學生進行更加全面、健康的發(fā)展與成長。所以為確保智慧課堂可以充分的應用到大學思政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普及智慧課堂教學理念,也需要開發(fā)智慧課堂教學資源,還需要創(chuàng)新智慧課堂教學方法,才能夠確保充分發(fā)揮智慧課堂的實質性作用,不斷強化大學思政課教學的效果,將學生培養(yǎng)為更加全面的高質量人才,進而達到大學思政課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濤,劉盈利,胡文華.智慧課堂在大學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
[2] 王歡,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智慧課堂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31(008):79-80.
[3] 王蕊蕊,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
[4] 劉大虎,信息化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17(006):34-37.
作者簡介:宿靖悅,1993年8月8日,女,漢族,河南周口,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工會辦公室助理,大學本科,單位: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徐鴻(1986.10—),男,漢族,河南鄭州人,工作單位: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工會辦公室助理,學歷: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校園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