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盼
湖南鳳凰縣新場鎮(zhèn)大坡村,山大坡多。今年73歲的王永軍、楊久菊夫婦,每天在固定時間吃中飯,還只是最近五年的事。
金秋10月,11時許,王永軍打開廚房的水龍頭,淘米、沖洗辣椒、解凍豬肉,為中午的伙食忙碌起來。
12時剛過,在村部搞衛(wèi)生的妻子楊久菊和在田里剪葡萄的兒子王云生,幾乎同時趕到家。灶臺上,一碗辣椒炒肉,一碗水煮南瓜,熱氣騰騰,3人圍坐著大快朵頤。楊久菊邊吃邊介紹家庭情況:“兒媳婦在浙江鞋廠打工,孫子在鄰村讀幼兒園大班?!?/p>
“按我們祖祖輩輩的習(xí)慣,湘西地區(qū)農(nóng)民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上午10時左右吃一頓,下午5時左右吃一頓,中午不吃?!?/p>
養(yǎng)成這個習(xí)慣的原因,最初是因?yàn)樘F,要省著吃。后來吃飯不成問題,但老年人一般閑坐在家,中午覺得不餓;沒有外出務(wù)工的青壯勞力,在田間地頭不緊不慢地干活,有的中午偶爾回家吃碗面完事,有的中午從來沒動過筷子。
“我家天天吃中飯,是從2015年開始的?!蓖跤儡娪浀煤芮宄?,那一年他家新種的8畝高山野生刺葡萄全部掛果,大部分賣到30公里外的鳳凰縣城,平均每畝純收益超過7000元,收入提高了許多。每天固定時間吃中飯,也變得“自然而然”。
王云生說,種葡萄能掙錢,在田里干活也就特別賣力,沒到中午就餓了,所以天天要吃中飯?!霸僖粋€,我們經(jīng)常要送葡萄到鳳凰縣城去,一天三餐的時間安排也得套著城里的習(xí)慣來,是不?”
這種高山野生刺葡萄,大坡村村民歷來只在房前屋后栽一兩株,從來沒有在田里種過。但如今,全村三分之二的田土變成了葡萄園,總面積達(dá)1028畝,年產(chǎn)值超過千萬元。
嘗到“吃葡萄飯”甜頭的王家,打理的葡萄品質(zhì)如今在全村數(shù)一數(shù)二。吃完中飯,王云生開著三輪摩托車,往游人如織的鳳凰縣城送葡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