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美
【摘 要】 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對預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便秘發(fā)生率等指標。結果:①觀察組45例中,便秘2例,便秘發(fā)生率4.4%,對照組45例中,便秘9例,便秘發(fā)生率20.0%,P<0.05。②干預后,觀察組排便困難評分(1.0±0.3)分以及時間間隔(0.8±0.2)d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能有效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幾率及嚴重程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便秘;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134-0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力排便時心臟負荷驟增,很容易導致心絞痛、心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而,便秘護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的重點。為探究預見性護理對預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與國際心臟病學會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1]。②無溝通及交流障礙。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嚴重身體功能障礙以及精神疾病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齡在60-78歲之間,平均(69.3±5.2)歲;觀察組45例,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齡在60-79歲之間,平均(68.6±4.9)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過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飲食管理、遵醫(yī)囑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接受預見性護理:第一,成立預見性護理小組。積極成立預見性護理小組,護士長擔任小組長,并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行預見性護理模式的學習與培訓,全面增強護理人員的預見性護理理念和護理技能。第二,預見性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交流,及時疏導患者存在的焦慮、恐慌各種負面情緒,讓患者意識到健康心態(tài)與疾病恢復的重要作用,指導患者進行轉移注意力、冥想、精神鼓勵等方式疏導自己情緒,并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宣教,使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關愛,增強患者社會支持力量,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第三,預見性飲食護理。結合患者病情加強飲食干預,鼓勵患者多攝入低膽固醇、低脂肪性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品,保證營養(yǎng)攝入均衡。指導患者多攝入香蕉、芹菜、蘋果等富含纖維素果蔬,多攝入粗糧、谷物;每天飲水1500ml以上,適當飲用鮮榨梨汁和蜂蜜水。第四,排便護理。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告知患者預防便秘的重要性,讓患者提高認識。指導患者適應床上排便,最好在每天清晨排便。重視患者臥床后的第一次排便,當患者有便意時,使用開塞露,并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預防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強化意想排便練習,雙手輕壓下腹部,呼氣時意想排便,吸氣停止,每次意想5-6遍,每天進行數(shù)次練習。第五,藥物、按摩與運動護理。如有必要,可選擇番瀉葉、石蠟油、復方蘆薈膠囊讓患者晚上服用,第二天清晨排便。護理人員或家屬每天為患者按摩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進行順時針按摩,一天三到四次,一次15分鐘。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組便秘發(fā)生率
干預一個月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正常:糞便性狀正常,每1-2天一次或一天1-2次;便秘:每周排便次數(shù)不足三次,且糞便量少、干結[2]。
1.3.2 比較兩組排便困難評分情況
4分:手動通便;3分:排便不盡感;2分:非常用力,勉強排出;1分:排便費力;0分:無困難[3]。
1.3.3 統(tǒng)計兩組排便時間間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便秘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45例,便秘2例,便秘發(fā)生率4.4%,對照組45例,便秘9例,便秘發(fā)生率20.0%,x2=9.973,P<0.05。
2.2 兩組排便困難評分以及時間間隔比較
干預前,兩組排便困難評分以及時間間隔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排便困難評分(1.0±0.3)分以及時間間隔(0.8±0.2)d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該病發(fā)病急驟、病情變化快、進展速度快,對臨床護理提出了較高要求。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見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預見性護理也稱之為超前護理,是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模式,其根據(jù)疾病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給予針對性護理,盡可能降低疾病幾率。在本文研究中,針對便秘問題給予觀察組預見性護理,通過預見性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排便護理、藥物、按摩護理等多方面超前護理,有效降低了便秘發(fā)生率,效果顯著。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便秘發(fā)生率、排便困難評分以及時間間隔均低于對照組,這與譚歡的研究結果相吻合,提示預見性護理對預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重要作用[4]。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能有效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幾率及嚴重程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學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9):291-292.
[2] 湯仁梅.探討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5(89):325-326.
[3] 陳雪.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中西醫(yī)護理應用研究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9,32(S2):61-62.
[4] 譚歡.前瞻性護理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33):4869-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