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平直實驗小學校 于 鵬
大數據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如下價值:其一,充實體育學科育人資源,彌補固有教材教學缺陷,在教學資源加持下創(chuàng)設高效體育講堂;其二,運用視頻、文獻、圖片、音頻等形式輸出體育知識,借助數據庫創(chuàng)編人性化教程,將體育教學與學生健康、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等因素關聯(lián)在一起,使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更為科學;其三,加強小學體育學科師資力量,用先進技術為教學改革賦能,助推體育學科育人活動朝著數字化方向發(fā)展,達成信息化教育2.0 目標?;诖?,為助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科學發(fā)展,探析大數據在教學中的應用條件、原則、阻力及應用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與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形式相比,“互聯(lián)網+”教育下大數據的應用需要一定客觀條件予以支持,小學體育以學科為基準搭建數據庫,統(tǒng)籌與之相關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滿足體育教學實踐、學科研究、教學理論升華等育人活動發(fā)展需求。建立信息化體育教育體系,為大數據技術及有關資源的應用鋪平道路,確保音頻、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的數據資源與體育教學活動關聯(lián)在一起,在應用大數據基礎上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為保障信息系統(tǒng)、教學設備、育人軟件穩(wěn)定、安全、高效,還需小學加強管理,支持體育課堂妥善運用大數據。
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需接納大數據,樹立“互聯(lián)網+”教育意識,可以將先進設備、科學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中,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目標,加大該技術應用研究力度,為大數據與體育課堂的融合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學生需接納數字化教學活動,可以主動參與其中,樹立自學意識,發(fā)揮大數據育人優(yōu)勢,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大數據加持下體育課堂教學任務。
根據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應用大數據,將大數據視為育人延展,充實教學內容,避免大數據的應用背離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初衷,使大數據的應用契合實際。例如:教師在講解球類運動有關知識及技能時,可應用大數據篩選素材,將學生可以看懂的視頻及圖片展示在電子交互白板上,更為直觀地講解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基礎知識及動作,轉變教學內容固有形態(tài),吸引學生關注體育知識,喚醒其運動欲望,使大數據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更為有效。
不同年齡段小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認識不盡相同。針對低年級學生,體育教師多創(chuàng)設體育游戲,在游戲中組織學生運動,通過游戲掌握體育知識,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高年級學生則在保留體育活動趣味性的同時追加課程知識性,使學生可提升體能、塑造體育品質、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針對中高年級學生講解體育精神時,可應用大數據篩選有關“冰雪運動文化”的資料,以2020 年冬奧會為契機,滲透冰雪運動員堅毅品質,在體育文化感染下轉變學生學習觀念,提升學生體育綜合素養(yǎng)。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需樹立“健康第一”的育人意識,賦予體育課堂教學功能性、開放性、綜合性,在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基礎上,助其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體能并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弘揚體育精神?;诖?,大數據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需以能力為核,將學生體能測試結果、心理動態(tài)、思想觀念等錄入大數據平臺內,運用IT 技術予以分析,找準培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踐行立德樹人突破口,使學生能力得以提升,達成大數據育人目標。例如:教師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項目,以短距離折返跑教學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玩“螞蟻搬家”游戲,在跑道上放置若干物品,如毛絨玩具、乒乓球等,在起點處放置三個筐,以4—5 人為標準分組玩游戲,各組成員依次進行折返跑,每次跑可以在跑道上拾起一個物品并放到筐中,以10min 為標準,待時間結束后哪組筐內的物品數量最多則哪組獲勝。教師期間利用手機、照相機等電子設備將學生游戲過程中的表現記錄下來,將這些圖片、視頻上傳到網上,經由電子交互白板予以展現,而后鼓勵學生從自身或他人行為習慣、思想態(tài)度、體育素養(yǎng)角度出發(fā)進行評價,旨在引領學生強化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將評價結果錄入數據庫內,達到充實大數據資源目的,保障有關數據資源具有生本性、實時性特點,始終與學生體育學習成長動態(tài)息息相關,為小學體育教師今后改進體育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育人方案提供依據。
部分體育教師雖然應用大數據,但卻未能轉變從教師角度輸出大數據育人資源教學實踐陳舊思想,使有關資源的應用脫離實際,不符合學生心理預期,影響大數據應用成效。
有些體育教師突出展現大數據強大的知識輸出能力,仍沿用“填鴨式”等單一且陳舊的教學方法,無法優(yōu)化配置大數據教育資源,阻滯大數據資源的有效輸出,有關育人技術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使大數據喪失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育人體系是指引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載體,囊括教學目標、評價標準、教研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一旦教學體系發(fā)展滯后,將無法助力教師駕馭新技術、新資源?!盎ヂ?lián)網+”教育思想的推廣還處于起步階段,大數據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缺乏經驗,加之有些體育教師輕視教研,生搬套用大數據育人模式,教學體系與教學活動的發(fā)展進程不對位,降低了大數據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質量。
首先,教師需受“互聯(lián)網+”教育思想感染接納大數據,將大數據視為教學工具之一;其次,教師需踐行立德樹人的思想,應用大數據多渠道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僅可讓學生鍛造強健體魄,還能使其受體育文化及精神熏陶;最后,教師需遵循以人為本思想,時刻關注學生,注重學生學習感受,應用大數據分析學生體育學習心理,以此為由不斷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使大數據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更為高效。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立定跳遠”動作時可率先利用大數據技術篩選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及閱覽興趣的圖片或動圖,鼓勵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思考、模仿,在反復嘗試中掌握跳遠動作要領,期間培育學生體育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達到教師貫徹“互聯(lián)網+”教育思想及立德樹人思想目的,使學生可以在學習體育知識同時全面發(fā)展。
挖掘大數據育人潛能,根據學生學習動態(tài)豐富教學形式,使大數據技術及資源得以妥善運用。例如:教師為使學生重視準備活動,了解通過準備活動可以降低身體運動損傷現象發(fā)生概率,可以應用大數據探析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準備運動方式,如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學習“五禽戲”,讓學生跟隨輕松的音樂小幅度律動,在教師指引下將關節(jié)活動開來,在熱身完畢后迅速投入學習狀態(tài),繼而提高大數據應用有效性。再如,教師在進行體能測試時可在學生身上配置可穿戴設備,將設備與大數據系統(tǒng)關聯(lián)在一起,在教學數據庫內存儲體能測試數據信息,通過IT 技術分析處理得出班集體測排名、卡路里消耗情況、班級平均心率、班集體能最弱(最強)學生等結果,在引導教師優(yōu)化體測方式基礎上,使教師可以通過控制運動負荷水平營造健康、穩(wěn)定、高效體育教學氛圍,達到有效運用大數據的目的。教師可在統(tǒng)籌大數據資源前提下根據學情制定體育核心素養(yǎng)評價標準,將學生體質意識、體質素養(yǎng)、運動態(tài)度、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視為評價關鍵,該標準需具有生本性、可行性、科學性、全面性,能反映學生階段性體育學習成果,同時鼓勵學生自評、互評,而后與大數據評價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明晰自身體育學習優(yōu)點及缺點,繼而在大數據評價結果加持下改進體育學習方案,接受教師指導制定個性化體育鍛煉計劃,賦予大數據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首先,教師需明晰大數據應用目標,如充實體育教學內容,整合體育測試數據信息等,使大數據可以滲透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該技術及有關資源應用針對性;其次,教師需健全大數據應用考評標準,確保資源輸出、技術應用、課程設計效果更優(yōu),根據考評結果調整大數據應用方案;最后,教師需做好教研工作,確保大數據應用契合實際,可幫助教師解決體育教學問題。例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前可讓學生佩戴可穿戴設備開展體能檢測活動,將該設備與計算機系統(tǒng)連接到一起,避免檢測數據實時傳導,基于學校可穿戴設備數量有限,體能檢測活動可以組為單位。待檢測完畢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得出檢測結果,為體育教師規(guī)設配套育人方案,統(tǒng)籌數據資源提供依據,保障體育教學契合實際。教師在完成“大數據+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后需自省反思,反觀有關技術應用缺陷,明確教育研究目標,如“大數據資源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優(yōu)化配置方法”“數據庫建設研究”等,通過教研持續(xù)改進小學體育教學體系,依據學情建立人性化體育教學研究機制,統(tǒng)籌數據資源,使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得以高效發(fā)展。
綜上所述,為使大數據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得以有效應用,教師需端正育人思想,不斷豐富大數據應用模式,同時完善大數據應用育人體系,確保該技術及資源的應用目的明確、方法可行、教研高效,助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朝著數字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