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果
(重慶市南岸區(qū)彈子石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重慶 400060)
闌尾炎是臨床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具有進展快、危害大等特征,老年群體的闌尾炎發(fā)病率較高,且并發(fā)癥較多,需盡早實施確診,并實施救治措施[1,2]。社區(qū)醫(yī)療機構在救治闌尾炎患者方面具有地理優(yōu)勢,但是社區(qū)救治水平仍有待提高,為此本次研究選擇2017年—2018年在本社區(qū)醫(yī)院行外科治療的40例60歲以上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老年患者臨床診斷和外科治療體會進行了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2018年在本社區(qū)醫(yī)院行外科治療的40例60歲以上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呔谐暀z查顯示高度疑似闌尾炎,并在開腹探查后確診為闌尾炎。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62~72歲,平均68.15±6.03歲,其中合并糖尿病者5例,合并高血壓者6例,合并慢阻肺者3例,合并腦卒中者3例。
采用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腹部掃描,凸陣探頭3.0~5.OMHz、線陣探頭8~13MHz,常規(guī)先進行快速全腹掃查,先尋找升結腸,順升結腸向下探查,逐漸加壓,探尋闌尾位置,尋找闌尾根部,或探查疼痛或壓痛最明顯處,然后換用高頻探頭作局部掃查。觀察闌尾位置、徑線、腔內及周圍組織情況。
闌尾外膜及粘膜層連續(xù)性、闌尾周圍情況。
患者均行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開腹):硬膜外麻醉,右下腹麥氏點周圍壓痛點作3~7cm切口,探查腹腔及闌尾情況,隔開周圍組織,用組織鉗提起闌尾,結扎根部,切除闌尾,隨后0.5%甲硝唑溶液清洗腹腔,檢查無出血后,留置引流管,逐層關閉腹腔。術后抗菌藥物抗感染治療3~7d。
術后,收集患者超聲診斷資料,觀察分析患者病情特征、術后并發(fā)癥及其他轉歸情況。
40例患者超聲探查顯示30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9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后經手術探查證實。
單純性闌尾炎患者,闌尾細小管狀結構發(fā)生改變,明顯增粗,闌尾直徑為7~9mm,縱切臘腸樣,橫切呈靶環(huán)狀,粘膜層清晰且連續(xù),管壁可見血流信號,部分闌尾周圍包繞炎性脂肪。
化膿性闌尾炎患者,闌尾直徑增粗達到10~12mm,縱切和橫切面影像與單純性闌尾炎相似,但粘膜下層存在中斷,寬帶狀高回聲,管壁血流信號較單純性闌尾炎更豐富,同時腔內可見糞石影,部分患者伴有積液,闌尾周圍包繞炎性脂肪。
壞疽性闌尾炎患者闌尾直徑增粗最為顯著,本例患者達到16mm,管壁顯著增厚,縱切面管狀,粘膜層連續(xù)性完全破壞,粘膜下層完全消失或存在多處中斷,層次不清,管壁血流信號豐富,伴有積液,闌尾周圍包繞炎性脂肪。
40例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伴惡心嘔吐入院,其中8例患者伴有體溫升高表現,9例患者伴有腹脹、尿頻等癥狀。術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退,體溫恢復正常,血生化指標恢復正?;蝻@著改善,未見切口感染者、腸梗阻、腸粘連者,2例患者術后切口脂肪液化,延遲愈合,經清創(chuàng)處理,切口愈合;40例患者術后3~8d,均康復離院,無轉院者。
受人口老齡化影響,老年人闌尾炎發(fā)病率明顯升高,而社區(qū)接診的急腹癥患者群體中老年人占比也逐步升高,這類闌尾炎患者若治療不及時,極容易引發(fā)穿孔、腹膜炎等危險情況,迫切的需要社區(qū)提高救治水平[3]。
超聲是急腹癥的首選診斷方式,也是社區(qū)診斷闌尾炎的主要手段,本次研究總結患者超聲影像特征發(fā)現,正常闌尾為細小管狀結構,但闌尾炎患者均已經發(fā)生形變,明顯增粗,且化膿性闌尾炎和壞疽性闌尾炎粘膜層均存在中斷表現,部分患者可見糞石影或(和)積液,特征性較為顯著。超聲診斷后可根據患者病情實施闌尾切除術,目前這類手術的社區(qū)開展率較高,實施效果良好。本次研究患者術后3~8d均康復離院,無轉院者,并發(fā)癥風險較低,預后良好,可見社區(qū)救治效果可靠。但是需注意老年患者身體機能減退,手術感染風險較高,術中必須采用抗菌藥物徹底沖洗腹腔,術后積極實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同時做好圍術期的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措施,以改善患者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社區(qū)老年闌尾炎患者主要依靠超聲診斷,合理開展外科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改善其預后,社區(qū)救治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