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鑫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450000)
肝膽管結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膽結石疾病,常用的診斷方法為超聲診斷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過程中所出現來的臨床基本特征與膽管內積氣和肝內鈣化灶等疾病相似在,所以往往在診斷過程中出現很大的分歧,影響肝膽管結石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肝膽管結石的確診難度,不利于肝膽管結石疾病有效治療及護理方案的制定[1]。對此,本文作者選擇自己所工作醫(yī)院2019 年2 月~2020 年5 月剛膽管結石患者40 例臨床資料作為回顧分析對象,以進一步分析肝膽管結石病的彩超診斷價值及鑒別診斷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2 月~2020 年5 月肝膽管結石患者40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40 患者均被內窺鏡逆行膽管造影確診為肝膽管結石。其中男性患者有25 例,女患者有15 例,年齡為20~75 歲;并發(fā)癥:發(fā)熱患者為5 例,黃疸患者為4例。膽紅素增高情況:血清轉氨酶出現增加的患者有9 例,血白細胞計數出現增高的患者有11 例;臨床癥狀:40 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膽絞痛和肝區(qū)持續(xù)性脹痛、肝區(qū)叩擊痛及壓痛等癥狀。
檢查儀器:型號為IU22 型超聲診斷儀,該診斷儀器中的探頭頻率為4~6MHz,檢查方法:①進行超聲檢查前:相關醫(yī)務人員及檢查人員要叮囑患者禁止水和食物的食用,其禁止時間為6~12h;②進行掃描檢查前:相關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仰臥位,并探頭橫置于患者劍突下,然后以常規(guī)的方式檢查患者肝膽;③對于患者肝膽的檢查要從不同的角度及防偽進行多切面滑行掃查,并檢查和觀察患肝膽管的內徑走向,然后觀察和記錄患者膽管壁和膽管腔內的回聲、病灶內血流信號等,檢查時還要特別注意患者體位的更換,其目的是保證患者體位舒適,以便于肝外膽管、膽囊的胰腺清晰及充分顯示[2]。
采用SPSS19.0 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計算、分析、統(tǒng)計和處理,分別用x2 和t 對計數資料及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顯著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 表示。
40 例患者給予彩超檢查后的膽管結石大小范圍可確定在0.3~3.2cm 的范圍內,其中肝左葉為25 例(5 例為左內葉結石、20 例為左外葉結石),肝右葉結石為11 例(4 例為右內葉結石、6 例為右后葉結石、1 例為前后葉結石),4 例為左右側肝內膽管結石;肝左葉結石患者明顯多于其他結石患者,顯著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經彩超診斷后了解到肝臟內順著左右側膽管走形是肝膽管結石疾病超聲檢查聲像圖的典型分布特征;膽管的分布呈柱狀和簇狀特點,泥沙樣結石則顯示出條索狀、斑點狀、團塊狀等特點,并且強、高回聲呈現出明顯的聲影;另外還在彩超圖像中觀察到肝內近端膽管處出現結石,導致膽管被梗阻,致使膽管發(fā)生0.5~2.1cm 的擴張,與之對應的分支門靜脈則表現出“平行管”的顯著特點,同時膽管壁呈帶狀且出現無回聲帶、低回聲帶和高回聲帶等特點,此外,肝外膽管也呈現出輕度擴張的特點[2-3]。
肝膽管結石疾病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結石出現在左右側肝管匯合處以上膽管的肝系結石疾病,一般為膽色素結石,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混合型結石,其形狀一般為不規(guī)則且質地脆弱,多病發(fā)于左右側肝管匯合處和肝膽管狹窄處,其病發(fā)原包括肝內膽管生理異常、肝膽處膽管彎曲度過大、膽管炎等。
彩超是肝膽管結石檢查的首選方法,在肝膽管結石診斷中使用彩超檢查,不但提供了良好的診斷聲窗,還有效提高了肝膽管結石診斷效果,與傳統(tǒng)的超聲檢查相比,其診斷準確性及診斷鑒別效果更好,而且還具有無創(chuàng)和安全等優(yōu)勢及特點,所以可以進行重復檢查。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對肝膽管結石患者給予彩超診斷時的特異性高達91.2%,其診斷敏感性也高達92.3%,進一步證實彩超檢查對肝膽管結石疾病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及診斷鑒別效果[3]。
本研究對40 例肝膽管結石患者給予彩超檢查后了解到,彩超檢查的聲像圖特點有以下幾點:第一,多數結石都病發(fā)于肝臟左葉處,且順著肝臟內膽管走形,條索狀、斑點狀和團塊狀等是結石常見的幾種形狀;第二,肝膽管病發(fā)結石后就會被堵塞,導致結石處的肝膽管出現擴張,相應的門靜脈則表現出“平行管”特點;第三,因肝葉結石梗阻部發(fā)生炎癥感染, 進而促使肝內組織發(fā)生損害;第四,結石周圍沒有出現膽汁淤積的患者,其肝臟內的聲影和強光團清晰,但膽管壁清晰度不夠;第五,肝內膽管和門靜脈的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較強。
綜上所述,彩超對肝膽管結石疾病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且相應的診斷鑒別效果也很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