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芹
摘?要:新課程改革為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出了明確要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地理知識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雖然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因素較多,但其中教師思維能力弱且教學方法運用不合理則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加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的力度,對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地理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產(chǎn)生的綜合性學科,高中地理學科具有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往往因為沒有找到科學合理的方法,影響了地理知識學習效果的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首要目標,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知識學習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促進地理學科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
1、高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
高中地理作為高考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雖然地理學科屬于文科的科目,但是地理學科具有的理性特點,對于很大文科學生而言,學好地理學科對其本身也是一種挑戰(zhàn)。所以,為了促進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地理教師應該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原本抽象難懂的地理知識以形象、具體且實用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大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長篇累牘的向?qū)W生講述地理知識,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才能達到促進學生地理學科學習效果有效提升的目的。由于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過度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出現(xiàn)的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長期處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的學生,不但無法發(fā)揮出自身應有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探索意識,而且因為不愿意學習和不會學習,陷入到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影響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與學思考
2.1分析教材提升師生之間互動
地理新教材具有的形式活潑新穎等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比如,高中地理中的很多章節(jié)中不僅收錄了大量時下熱門的閱讀材料,而且這些新穎的題目與社會的聯(lián)系也非常的緊密,這些教材內(nèi)容無一例外的成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但是如果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案例偏離學生原本生活軌跡的話,那么就會因為原本簡單的知識變得復雜多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將以往抽象難懂的知識轉變?yōu)樯鷦有蜗蟮膬?nèi)容,并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剔除其中不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內(nèi)容,嚴格的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拓展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才能達到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穩(wěn)步提升的目的。比如,教師在進行與世界氣候相關知識的學習時,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觀看《獅子王》這部電影的方式學習地理知識。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開展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不但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力度,合理運用合作探索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探索和研究教師講授的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另外,為了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有效提升,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還應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習地理知識,根據(jù)地理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任務鍛煉以及自我反省等學習清單,才能在幫助學生形成有助于自己學習的知識網(wǎng)絡圖形的基礎上,系統(tǒng)化的掌握地理知識,從而達到有效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2合理應用多媒體,整理教學媒體資源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而且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促進了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地理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都適用于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高中地理教師來說,應該在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時,決定怎樣運用多媒體技術,然后按照要求整理多媒體教學資料,為后續(xù)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板書、板畫等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板書、板畫可以將地理理論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雖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師做出內(nèi)容豐富的板書或板畫,但是教師講述和板畫過程中產(chǎn)生的效果卻是多媒體技術無法取代的。比如,在進行洋流這一知識的教學時,應該先要求學生嘗試自己畫出各個大洲的輪廓,然后在黑板上畫出每個大洲的大概輪廓,并要求學生在板畫上寫出對應的洋流,最后再由教師就學生畫出的示意圖進行重點的講解。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不僅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加深了對重點和難點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結束語
總之,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不僅是衡量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指標,而且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應用型人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所以,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必須深刻認識到考試成績固然重要,但教學活動的開展卻不能被高考所束縛,如果學生無法靈活的獲取知識的話,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才能達到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穩(wěn)步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康雙雙. 探究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與學的思考分析[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88-390.
[2]?唐元.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與學的反思[J].科技資訊,2019,1325:167+169.
[3]?李君.淺析AS地理教學中的教與學[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9,27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