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亮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贛縣中學北校區(qū),江西 贛州 341100)
自主探究能力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一項重要能力,只有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時,學生才可以真正理解物理知識的重難點,掌握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技巧,促使學生學習興趣及能力的提升。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物理老師,需要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從中挖掘學生的多方面潛能,實現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高中物理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去學習,主動參與探究和實驗,不僅能讓學生自主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能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成功感和樂趣。而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根據物理知識過于抽象的特點,老師可以將之與學生熟悉、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摩擦力》內容時,老師可以對生活化的教學素材進行挖掘,如防滑鞋、雨刮器等,通過對簡單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夠簡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過程,并讓學生主動和老師進入到對知識的深層次探究中,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老師由于教與學雙方面的因素,都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正是老師的不敢放手,讓學生不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明確自主學習方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靈活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在自學中不斷地閱讀、觀察、實驗、思考、分析、反思,相信在經歷這一系列的自學活動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會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創(chuàng)造潛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比如:在進行有關力學知識的學習時,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力,從定義角度而言“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如果對其字面意義進行深入的解讀和理解,便能夠對力的特點和性質有更全面的了解,“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那么,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有力的存在必然便會有物體的存在,要是沒有物體那便不會有力的存在,這便體現了力的物質性特征,而相互作用一詞又體現了兩者之間的作用關系,力有施力物體便會存在受力物體,不會有一個物體單獨存在,進而體現了力的相互性。通過這樣細致的分析,學生就能夠充分理解力的定義、性質等,這有助于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引導自己的思路實現精確的受力分析。
物理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如果僅從理論視角開展教學活動,既無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又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的機會,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在教學《電磁感應》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操作實驗,而學生實驗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及時指導,指導的內容主要包括實驗操作、實驗難題等,確保學生實驗的順利推進。將手搖發(fā)電機引入實驗中,由學生先搖動發(fā)動桿,之后讓學生們共同對電表指針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們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對磁生電的具體條件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對電和磁間的關系進行了解。通過學生們自主操作實驗,學生們不僅能從中感受到實驗的樂趣所在,還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對知識進行透徹的理解,這將能為學生的學以致用鋪墊。
課后學生通過自主鞏固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還能夠從中發(fā)現新的知識,讓學生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體系。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課程,由于課堂時間短等因素的局限,課中很難真正將理論與實驗結合起來,所以課后的自主鞏固十分重要。在自主鞏固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課后以做實驗的方式對課中所學理論知識進行驗證,讓學生鞏固知識時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并實現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另外,課后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課外活動,練習題和課外活動都可以采取層次推進的方式,讓各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們真正在課下中收獲更多。所以,課后自主鞏固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也比較理想。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因此,老師要精心設計各項自主學習教學活動,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當前的物理教學現狀,促使物理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