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健
亳州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新時期,各種新媒體的形式大量涌現,新媒體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新媒體深受高校學生群體的喜愛與關注,它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
傳統黨建工作都是采取單向傳輸的工作形式,例如會議、講座和論壇等形式,這種黨建工作方式效果不佳,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高校師生的發(fā)展需求。新媒體作為一個多種媒體互動的平臺,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們更好的溝通,從而增加了高校的凝聚力。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黨建工作,能夠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轉換為生動有趣的現實知識,能夠使學生學習到更具時代性、現代化的知識,從而順利實現開闊眼界,提升思想境界的目標。
在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當中,教育者始終都是話語的霸權占有者,受教育的學生是被動的弱勢一方,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潛能受到嚴重的壓抑。但是利用新媒體形式開展黨建工作,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黨建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完善的實現。
處理網絡化時代,信息傳播和交流打破了時空限制。例如微信、微博、論壇等各類新媒體平臺具有交互性、即時性、多元性以及便捷性等特點,受到高校師生的青睞,豐富了黨建工作途徑,提高了載體的活力,使黨建工作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高校利用新媒體深入挖掘有價值的資源,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方式,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教育者應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現有的教育內容和工作模式,積極探究適應十大發(fā)展需求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和新思路。黨建工作傳統的思維模式、工作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已經比較落后,不能適應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需求。所以,黨建工作者,要改變傳統的思想和觀念,樹立先進的理念,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接納與使用新媒體。其一,科學合理的利用新媒體。黨建工作者要把新媒體融入到黨建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例如利用新媒體收集黨建信息、宣傳黨建工作內容等。其二,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有著較大差別,大部分黨務工作者都沒有熟練掌握各種新媒體技術,因此高校只有定期開設新媒體平臺教育課程,不斷提高新時期黨務工作者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全面發(fā)揮新媒體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
傳統媒體下高校的黨建工作形式比較單一,這種模式下黨組織內部互動非常少,難以實現良好的工作效果,也無法滿足網絡時代信息多元化的獲取方式。所以處于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者應該建設新的工作機制,轉變工作方式,借助于新媒體的優(yōu)勢開展黨建工作。黨建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微博、QQ、博客等社交軟件,不僅能夠豐富高校黨員交流的渠道,也可以有效宣傳高校黨建工作的最新動態(tài),加強黨員之間的互動,從而更好的把群眾路線思想落實到位。另外,要想提供黨建工作質量以及管理水平,黨建工作者也可以采取友情鏈接的模式,和其他高校之間進行聯系,實行資源共享,實現共同進步。
新時期,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已經成為各個行業(yè)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主要手段,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也要把握好機遇,充分使用新媒體方式來占領高校黨建工作的主陣地,建立新媒體黨建學習平臺,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因此,應該加強無線網絡的建設,把網絡延伸到校園的各個角落,利用移動終端網絡,宣傳先進典型與人物,真正實現輿論引導,從而為黨的先進性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使校園成為一個高水平的智慧校園。
完善制度、規(guī)范管理是促使高校黨建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新媒體具有空間開放性、信息龐雜性,傳播的信息量較大,并且呈現出無所不包的特點,例如一些消極、負面甚至錯誤的信息,會帶偏學生們的思想,滋生腐敗風氣,給黨建工作帶來很大的威脅。所以,必須要加大媒體環(huán)境管理力度,打造黨建陣地,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健全黨組織管理體系,借助新媒體技術,不斷更新和完善黨員規(guī)章制度以及管理工作,促使黨建工作更加規(guī)范化、制度化。另外黨員干部管理要從日常抓起,黨組織要監(jiān)督好廣大師生黨員,防止不良信息流于黨組織內部。
綜上所述,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新媒體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新媒體的廣泛運用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較大便利。因此,高校黨建工作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實現高校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